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3

主流七款HID之全面对比评测(完成度100%,更新穿透力)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10-10 11:18 编辑

索引
Part 0说明
Part 1外观、重量、简介
Part 2远射
Part 3泛光
Part 4显色性
Part 5照度、光斑、光通量
Part 6穿透力
Part 7散热和续航
Part 8防水性


Part 0说明

① 该评测主要从玩家的角度出发,项目都是论坛上这些年约定俗成的,场景也是家中和小区附近的,使用到的设备也是筒友一般都有的(光通量测量除外);
② 户外评测要携带这些筒子、选场景、拍照,是件麻烦的事,在此要感谢筒友lbmouse的大力支持;另外要感谢huohuoadams提供了三锂公版用于评测;
③ 这些评测项目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例如穿透力,就要等大雾天气的出现;
④ 除HID之外,部分评测还有两款主流的LED参加,分别是C8 MCE(2.8A),阿木 SST-50(4.2A);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3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7 22:11 编辑

Part 1外观和简介

A. 总体外观对比

首先上一张七款HID的全家福:

从左到右依次是新佳220、火狐2009、火狐2010、三锂公版、新款三锂公版、威火、九锂公版;
所有筒子除火狐2010为40W外,其余均为35W;
备注:
①三锂公版原本的设计功率为24W,近来出现了多档的改版,也具有了35W的输出功率,但发热实在是太猛烈;
②火狐2010使用的是滤紫外宽带增透镀膜镜片,未使用蓝宝石镜片;

再来一张带有LED外援的:

最左侧为C8 MCE,旁边为阿木SST-50;

B. 手持外观和简介

我的手比较小,因此筒子看起来会显得略大些;

① C8 MCE(2.8A)

来论坛马上就两年了,LED版块经常去转转,玩过的LED筒子也有一些,个人认为C8的经典程度无人能及;
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被山寨的重点对象,差不多每种LED核心都有出现在C8之上,例如:Cree P系列、Q系列、R系列、MCE,SSC P7,SST-50;

② 阿木 SST-50(4.2A)

阿木版使用的是26650电池,拿在手里比18650的筒子更舒适些,随身携带而言,粗细正合适,份量也足,散热和续航比一般单锂18650的筒子要好;

③ 火狐2009

这个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仍是目前最小的35瓦HID,在体积方面而言,我自己现阶段也很难超越;

④ 火狐2010

所有的评测对象中,它的各项配置都是最精良的,作为手电的三大件,发光单元、反光杯、镜片,均为顶级,因此性能也最彪悍;
体积方面,目前除了火狐2009版外,35W和35W以上级别中,它应该是最小的了;
这是企业版的验证样机,做工有些粗糙,外观和定制版略有区别,具体请参考置顶的动态贴;

⑤ 公版三锂

在HID手电的发展历史上,它功不可没,真正的价格大跳水,就是因它而起,被贴过很多品牌,各种DIY也争相使用其外壳;
最让筒友们不爽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光杯,工艺为旋压,效果和车削相比太过悬殊,但正是这种工艺使得价格更为低廉;

⑥ 新款公版三锂

最初拿到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打击,光杯仍和旧款相同,使用旋压工艺,但镀膜的质量有所改善;

⑦ 威火

大名鼎鼎的威火,新机3980的售价实在不容易认人接受(这支是我收的二手);
实际使用中,除了被筒友们深恶痛绝的7000K高色温外,和其价格相比,性能也让我很失望,例如28℃环境温度下,仅7分钟灯头即达45℃,随即自动跳转为24W输出;

⑧ 九锂公版

应该是HID手电中的老将了,多年以来其外观没有什么变化,也同样被贴过无数品牌,甚至是所有配件都已成为标准件;
其巨大的体积和夸张的重量,使照片拍摄时间极为仓促而显得发虚,因为左手实在无法在这个位置保持足够的时间;

⑨ 新佳220

我的第一支HID手电就是新佳改的,当时用的55W安定和灯泡,花了不到400元,而现在这支原厂的35瓦HID,仅售不到300元;
它满足过无数筒友的HID梦想,因为其改装性能天下无敌:巨大的内部空间、可以直接使用H3规格的灯泡;
论便携性,完全没有,图上的手持方法,只是为了拍照,现实中估计没有人会采用,因为我的右手已是青筋迸裂;

C. 重量

测量工具是市面上常见的电子称,最小量程10克;
因测量时阿木SST-50和三锂公版不在场,只能回忆当时的感觉估计一下,另外,所有重量均包含电池在内;


手电                重量(克)   估计重量(克)
C8 MCE         190
阿木SST-50      320
火狐2009         620
火狐2010         970
三锂公版                            700~800
威火                850
九锂公版          1450
新佳220          2950

根据toud提供的阿木版数据,以及多次反复称量后,对数据进行了修正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3 20:13 编辑

Part 2远射

A. 100米(户外)

该对比可作为实际户外活动的参考,地点选在夜间不开灯的公园,拍射场景为人工湖中的小岛,效果与肉眼观察基本相同,所有HID拍摄时均点灯一分钟以上。
相机参数:ISO 400,光圈1/5.6,快门0.5'',焦距35mm。

环境


C8 MCE(2.8A)


阿木SST-50(4.2A)


公版三锂(色温4300K)

使用最高亮度档,较奇怪之处在于光色不是正常的4300K的偏黄,而是偏绿,可能和灯管有关;

威火(色温7000K)


九锂公版(色温6000K)


火狐2009(色温5500K)


火狐2010(色温4300K)


新佳220(色温6000K)


B. 200米(市区)

该场景选择了前后方均有公路的高楼,楼下公路旁的路灯,每盏均为数万流明的低压钠灯,可以代表光污染程度一般的市区(商业区和主干道的光污染要严重的多);
通过这个对比,说明要想在城市亮骚,起码要装备35W级别的HID;
相机参数:ISO 400,光圈1/5.6,快门1/1.3'',焦距24mm。

环境


C8 MCE


阿木 SST-50


三锂公版


威火


九锂公版


火狐2009


火狐2010


新佳220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3 20:47 编辑

Part 3泛光

首先,结合自己玩手电的经验,谈谈泛光的重要性;
泛光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新手,基本上只追求远射,因为我当初也是这样;
实际使用中,尤其是真正的户外环境,泛光比远射更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使用新佳220这样的超级远射的巨炮,就连夜间在树林里捉知了这样简单的任务,都很难完成;今年初在戈壁滩上的徒步,让我体会更为深刻:
A. 眼睛需要看到的距离,主要有两个,首先是脚下,手提虽然照的远,但是脚下却看不清,如果倾斜向下照,刺眼的光斑会严重干扰眼睛的判断力,在精疲力尽的长途跋涉时,一旦摔倒,后果非常严重;其次是50至100米的泛围,因为再远些的距离,心理感觉就是“太过遥远,暂时顾及不到”;
B. 眼睛需要看到的范围,自然是越大越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超级远射”在实用性上完全就是鸡肋,你无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前方景物的整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光斑那片小小的区域,会无形中感到不安全和增加心理恐惧;

接下来上图,拍摄环境为夜间的树林,相机参数:ISO 400,光圈1/5.6,快门0.5'',焦距38mm。

环境


C8 MCE


阿木 SST-50


三锂公版


威火


九锂公版


火狐2009


火狐2010


新佳220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4 19:48 编辑

Part 4显色性

关于显色性大家关注和讨论的比较少,就像泛光一样,往往被忽略;
打个简单的比方,或许不是十分的恰当:黑白电视没有显色性,即便是彩色电视,也有对比度,饱和度等来衡量显色性,越接近真实色彩越好;
低显色性对于短时间的户外活动,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例如形状、材质、远近等等等;

下面开始上图,每张照片右侧均用日光场景作为参照,因为任何其他光源的显色性都不可能超越日光(显色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显色性,例如日光和白炽灯的显色指都是100);
距离约50米,相机参数:ISO 400,光圈1/5.6,快门1/3'',焦距32mm;

环境


C8 M CE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阿木 SS T-50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三锂公版(4300K)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威火(7000K)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九锂公版(6000K)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火狐2009(5500K)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火狐2010(4300K)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新佳220(6000K)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41946ebab1aded9e2bfa1.jpg

小结
无论色温是高还是低,筒子的显色性都无法和日光相提并论;
高色温的显色性差,例如7000K的威火就被戏称为蓝色灰度型手电;
如果非要用手电来衡量真实的场景色彩,大概介于火狐2009和火狐2010之间,但后者的色彩更醒目,就好像一些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真实场景更鲜艳。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7 22:09 编辑

Part 5照度、光斑、光通量

(后续的评测中,阿木SST-50和三锂公版缺席,部分之前已测数据除外)

A. 照度

照度是光源照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常被筒友作为评测的手段,而3米照度值是做评测最常用的距离;
另外,除了发光单元的光通量以外,这个数值还和灯杯的光学性质有很大关系,其数值大小不能全面的代表手电性能;
下图是所评测所使用的照度计,很常见:


对于HID手电而言,由于氙气泡中金属卤化物会受到重力影响,因此当手电处于不同角度时照度会有区别,例如水平照射时,旋转手电,光心照度就会发生变化(一般是变大),静止一会儿之后又会恢复如初,因此,HID手电的照度分为正常及峰值两种。
下面的测量数据均使用光心最高照度值(C8 MCE除外,因四核LED手电的光心照度比周围要小,取周围的最大值),单位是LUX;
-------------------
手电            3m照度值      峰值照度
C8 MCE         1400
威火            10800            12000
九锂公版         11500            11500
火狐2009       13500            16500
火狐2010       24000            26000
新佳220         63500            74800
-------------------

B. 光斑

手电距墙面约2.5米;
第一组,相机参数:ISO100,光圈1/3.5,快门1/320''

C8 MCE


威火


公版九锂

右下角象长出了一个尾巴,估计是光杯精度不高造成的

火狐2009


火狐2010


新佳220

新佳的聚光性非常好,因此光斑看起来比较小


第二组,相机参数:ISO100,光圈1/3.5,快门1/640''

C8 MCE


威火


公版九锂


火狐2009


火狐2010


新佳220



C. 光通量

由于使用积分球测量,还要一段时间,在此,就以筒友常用的土办法来初步做个衡量,方法就是照射白色天花板,用照度计测量反射回来的照度,虽然不能和真正的光通量测量相比,但可以作为参考;
测量的方法是:手电倒置在地板上,室内高度约2.7米,天花板白色,照度计放在手电旁读取照度数值;

对于这种方法,九锂公版可能比较有优势,因为它的个儿最高;

-----------
手电            漫反射照度值
C8 MCE         28
威火            120
九锂公版         145
火狐2009       177
火狐2010       243
新佳220         140
-----------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10-10 11:19 编辑

Part 6穿透力

好不容易等到了中雾的天气,拍摄了几组照片;
光线穿透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波长,波才越长,绕过尘埃的能力就越强,射的就越远;通常情况下,可以用色温来衡量,因为色温越低,长波光线所占比例就越高,但这并不是唯一因素,显色性(和色温没有直接关系)也很重要,低显色性下的灰度效果,有时会很难辨别景物的层次、边缘,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穿透力的真实效果很难在照片上有效体现出来,仅能供大家粗略参考,尽管多次调节相机参数,但始终和真实视觉的差异较大,照片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彼此间的差距;

中雾环境

桔色的低压钠灯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在中雾环境下已显的有些力不从心;

第一组场景
照射约80m外的小屋,相机参数:1S,F/8,24mm,ISO400
环境

C8 MCE

威火

公版35W

火一

火二


第二组场景
照射约120m外的桥洞,相机参数:1S,F/8,32mm,ISO400
环境

C8 MCE

威火

公版35W

火一

火二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10 09:22 编辑

Part 7散热和续航

这两项指标对于衡量手电的实用性相当重要,尤其是前者,直接关系着是使用体验;

A. 散热

为了对散热有较全面的认识,首先说一下温度和手感的关系;
对于手电而言,通常采用铝合金做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不同导热系数的材料,在同样温度下给人的感觉区别非常大),其温度和人体的热感大致有如下关系:
---------------
铝合金温度人体感觉
15℃         很凉
20℃         较凉
25℃         稍凉
30℃         凉
35℃         不凉不热
40℃         热
45℃         很热,不愿手持
50℃         非常热,握不住5秒
55℃         不愿触碰
60℃         带来痛苦
---------------
其中,35-40℃是从热感突变的一个区间,虽然只有5℃的泛围;
小于35℃的大泛围区间中,人体都不会出现不适,仅仅是在凉到不凉之间变化;
高于40℃时,人体会出现不适,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感在逐渐加剧;
总结一幅铝合金温度与人体感觉的关系图:



其次,有一个我们必需接受的现实:
环境温度28℃以上时,目前已知的,尚未有任何大功率手电(手提除外)能无限时使用;手电也许可以耐受高温,但人手不行,体积最大散热最好九锂公版也不行;
下面开始散热性能对比,共分为以下几组:

第一组环境温度28℃,无风,手电满电,测量灯头温度,达60℃时退出(LED单元和HID安定在此表温下已有较大压力 )

http://www.shoudian.org/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0109163bfc1ab5f085abee.jpg

--------------------------------------------
时间(分) C8 MCE   阿木SST-50   公版三锂    威火      公版九锂   火狐2009   火狐2010
10            62℃          60℃          55℃         47℃(注) 42℃       49℃         40℃
15                                             65℃         53℃          49℃       60℃         45℃
20                                                            58℃          52℃                     49℃
25                                                            60℃          56℃                     56℃
30                                                                           58℃                     57℃
35                                                                           60℃                     60℃
--------------------------------------------
注:威火在10分钟时跳转为大概24W(根据照度判断所得,24W的光通量约为35W的40-50%),后续均以24W工作
小结:
1. LED的散热性能,是极容易被忽略的,在这组测试中最先退出的就是LED,其实也很容易理解,LED的功率约为HID的三分之一,而体积又远不如HID的三分之一,加上散热是靠传导,不像HID那样能辐射出去;
2. 另外,以上数据为灯头温度,手持处的筒身温度要低于灯头温度,一般手电越长,筒身与灯头的温差就越大,例如火狐2010筒身比灯头平均低5到7℃,而九锂公版则要低10到12度,因此散热性能要更好一些;

第二组环境温度28℃,微风(在室内使用风扇模拟,低档,4米距离),手电满电,测量灯头温度,测试时间30分钟,LED未参加
----------------------------------
时间(分)公版三锂      威火      公版九锂      火狐2009   火狐2010
10               50℃      43℃      36℃         43℃            36℃
15               60℃      47℃      41℃         48℃            40℃
20                           50℃      45℃            52℃            44℃
25                           54℃      46℃            56℃            47℃
30                           57℃      47℃            59℃            48℃
----------------------------------
小结:
1. 在有风的环境下,手电散热的效果会大幅提高,平均能降低大约10℃,由于真正的户外使用基本都是有风环境,所以这组数据相对更有参考价值(户外一般为手持,筒身的环境温度较高,多少又会有差异)。
2. 这个测试中,火狐2009连续点亮了30分钟,之前在说明书中说明“请不要连续点亮超过10分钟”,完全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十分钟的时间非常保守;很多手电说明书中,是不会提及此项的;
3. 对于环境温度改变时,例如环境温度为22℃,简单的,我们用所测数值减去6,即可大概估计出22℃同样环境下的手电温度,当然,实际数值可能需要多减一些;

第三组50分钟续航 环境温度28℃,无风
这一组测试使用了散热最好的公版九锂和火狐2010


----------------
时间(分) 九锂公版火狐2010
10            42℃      40℃
15            49℃      45℃
20            52℃      49℃
25            56℃      56℃
30            58℃      57℃
35            60℃      60℃
40            61℃      62℃
45            62℃      64℃
50            64℃      65℃
----------------
小结:
1. 两者的数据比较接近,火狐2010开始的温度较低,后来较高;
2. 综合来看,九锂公版的散热性更好,因为其筒身较长,手持处温度要比火狐2010低5到7度;


B. 续航

对于续航,由于人手不能承受过高的温度,大功率手电很少有一口气跑到没电的情况,都是分多次使用的,其实使用电池容量进行估算是很准的,测试数据也不会有太大偏差;
------------------------------
公版三锂                   威火    公版九锂   火狐2009    火狐2010
42(2600mah电芯)   50       100          42            50
35(2200mah电芯)
------------------------------
说明:火狐2010的50分钟续航,是企业版的数据,定制版要略少些,大概在45分钟左右,因为企业版的电芯是大概45元一节(每千颗的单价)的优质电芯,性能要更好一些,另外,定制版使用了电池架,内部电路中有反接保护,MOS管产生的压降又损耗了一些电力。

shinetop 发表于 2010-8-1 08:04

本帖最后由 shinetop 于 2010-8-10 09:24 编辑

Part 8防水性

对于防水性的测试,由于筒子的新旧不一,磨损程度差别较大,火狐2010的样机由于之前的无数次拆装,部分密封圈已遗失,因此该项内容不太好做对比,在这里就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简单说明一下防水;

防水性的好与差,主要取决于设计定位:
① 一般手电很少在水中使用,因此只要实现防水溅即可,在设计上常使用径向O形圈,也就是一般手电尾盖所采用的方式,O形圈的压缩为径向;使用双O形圈,可以使防水性尽一步提升;
② 对于较高的防水性,则使用轴向O形圈,例如在镜片和顶盖之间,O形圈的压缩为轴向,其压缩程度比径向方式要高,所以密封性好一些;
③ 对于更高的防水性,通常使用轴向矩形圈,因其截面为矩形,在压缩后,有比O形圈更大的接触面积,边缘也有更大的压缩力,所以性能更好;

所评测的手电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前两种方式,威火的镜片和顶盖间使用矩形圈,火狐2010由于考虑到防水性和抗震性,一共使用了13支硅胶密封圈,其中7支为矩形圈;

最后,也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灯杯内有水气,实际上,即便是能潜水的手电,也同样会产生水气,因为再好的塑胶类密封圈也无法挡住气体分子的进入,一般数小时后就会消失,所正常现象,举个例子,卡西欧的运动手表非常出色,即便是潜水100米的型号,说明书上也会标明不要在浴室中配戴。

ak47fans 发表于 2010-8-1 08:05

本帖最后由 ak47fans 于 2010-8-8 15:15 编辑

{:1_268:}2010. 毒,太毒{:1_208:}

新佳的远射果然无敌.

brucejiang 发表于 2010-8-1 08:16

慢慢等

特工Z 发表于 2010-8-1 08:18

好大的坑!
坐等楼主填坑

scaniahino 发表于 2010-8-1 08:21

前排观望

名将 发表于 2010-8-1 08:25

等着看火狐

dean310 发表于 2010-8-1 08:29

搬个板凳等看图。

艾克 发表于 2010-8-1 08:33

还能挤进第一页啊

玉皇大帝 发表于 2010-8-1 08:44

占位观看

蓝帝 发表于 2010-8-1 08:52

首页观望

koma1407 发表于 2010-8-1 08:57

首页留名!

zp868889 发表于 2010-8-1 09:03

养肥了再看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主流七款HID之全面对比评测(完成度100%,更新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