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隋唐年间即有人造激光照明...
<P> 据书《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中记载,在秦琼之母过寿之时,秦琼的绿林好友王伯党曾献一宝灯做为秦母的祝寿之用,名为“百宝莲花万寿珍珠灯”,此灯只需点上一根蜡烛,即可“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珠光宝气,夺人眼目,把个“贾柳楼”大厅照得好像天宫一般”。</P><P> 灯的外形如是“只见这灯高有一尺五寸,八楞形,上方下圆,用金丝银线作胎,经过能工巧匠之手,编成龙凤花纹,八个赤金的灯柱,金顶、金托,锃明瓦亮,用百宝串成了一朵九瓣莲花,还有无数宝珠镶嵌在灯内:有定风珠、夜明珠、避尘珠、定海珠、子母珠、避火珠、避水珠,珠分红、绿、蓝、白、黄各种颜色。”</P>
<P> 另有文形容此灯挂于高塔之内,百余里外仍可见夺目强光。如此分析,根据古代的照明水平,如果是普通的发光材料(镁粉?),根本无法达到如此效果,因此可以判断这种光源很有可能就是现代的激光,当然古人不一定知道其工作原理,就如近几年发现早在商周年代就有了电镀技术,只是古人不把乘着电解液的容器当电池罢了,根据激光所需的工作条件:放大介质,激励源,谐振腔进行分析,几乎都具备,蜡烛-光源,红宝石-工作物质,其形“八楞形”-谐振腔(谐振腔肯定是有的,如果只是一根蜡烛,没有镜面反光物质,何来“霞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待考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9 0:18:19编辑过]
这个......太离谱了吧......偶晕...... <P>我一向都不怎么进激光区的,刚刚被楼主骗进来了,想法很好,但是这几本书都是倾向故事的书,说不定只是古人的想象罢了,古时想象力丰富的人比较多</P> 效率真高。。。。蜡烛几十公里外都能看见。。。。看来SF还是该做两只“战术蜡烛”才好,呵呵 马上叫管理员出来组织筒友们仿制,我打头阵,提供蜡烛一支 五大发明 五大发明<IMG src="http://www.shoudian.org/Skins/Default/emot/em01.gif"><IMG src="http://www.shoudian.org/Skins/Default/emot/em01.gif"><IMG src="http://www.shoudian.org/Skins/Default/emot/em01.gif"><IMG src="http://www.shoudian.org/Skins/Default/emot/em01.gif"><IMG src="http://www.shoudian.org/Skins/Default/emot/em01.gif"> <P>真是强,想像力真好</P> 如是小说,则无必要考究其真实性,例如某人想象到了自己能单独穿过大气层,并写成了一部小说,读者是否也要考究其真实性呢? 我都打头阵出钱买光源了,怎么没人响应了/? <P>又看了一下楼主引用的原著,根据物质守恒定理,这样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了,激光之所以能传播的远,是因为其有极好的方向性,如果用透镜将激光的发散角扩大,就会发现其亮度只能用可怜来形容</P>
<P>如原著中:“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珠光宝气,夺人眼目,把个“贾柳楼”大厅照得好像天宫一般”。</P>
<P>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光,且有如此大发散角的东西,光源仅仅是一支蜡烛,这点我觉得不可采信</P>
<P>如果真如原著所说,是否一只普通灯泡经过一定谐振什么的(激光原理我不是很懂)就能变成MAXBEAM呢?显然,这是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所矛盾的</P> <P>宝灯里充满了能量,</P>
<P>5000年后有想改变世界的大坏人把高功率激光当能量充入水晶中,想送到6500W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的最初几年里代替一小块地区里太阳的部分功能,让恐龙活下来进而改变历史.没想到送错了地方被人搞到秦琼之母那里去了.</P>
<P>蜡烛是一个光控开关的钥匙,可将里面的光能慢慢引导出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