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3

米勒ML105变身暴力版ML106

米勒ML105 V2.0版,一个内心火热的猛汉子,竟然被米勒拉去阉了做了一位小姐姐,汗呐,不服啊。
首先,米勒ML105定位低于ML106,因为至少拿到手的时候ML105是不具备ML106的USB输出功能的,但是,但是啊,ML105的芯片是IP5306,本身就具备升压输出功能的哦,而且参数比ML106的IP5206还更激进不少。
科普一下英集芯的官方PDF资料:
IP5206:充电1.5A max,放电5V 2A max。
IP5306:充电2.1A max,放电5V 2.4A max。
看到没有,IP5306如果用在单槽充电器/移动电源上还是相当不错的。
于是,今天要做的就是把ML105被米勒切掉的丁丁给它缝回去,要让它玉茎重生。

今天主要做三项工作:
一、加固米勒ML105/106被吐槽出翔的负极卡扣(只针对使用18650和26650电池的情况)。
二、恢复米勒ML105的男儿身。
三、针对IP5306芯片封装体积小但功率比较大的因素,略微增强芯片散热。

首先,要加固一下米勒ML105和106那个比较玻璃心的负极卡扣。其实啊,米勒做成这样的负极结构主要还是考虑到接触电阻的问题,实际上米勒现在这种结构比常见的弹簧滑轨的结构更复杂,但米勒这个强迫症伤不起啊。好在本人只会使用米勒ML105来充18650和26650锂电,因为16340、14500这种小容量锂电用ML105那接近2A的电流来充太暴力了。
好了,不废话了,其实方法很简单:分担负极卡扣的压力,用一根橡胶棒抵住负极滑块后方,这样一来,那个小小的卡扣基本上就不受力了,这下放心了。
橡胶棒直径大约6.5mm,长度11.5mm即可。




塞进去妥妥的稳当,而且6.5mm的直径塞进去刚好不会阻碍MicroUSB口的位置,嗯,棒极了。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5

好了,负极卡扣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帮米勒ML105把失去的丁丁缝回去这件天大的事了,让它重振雄风。
好了,丁丁在这里。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5

对的,这就是丁丁,哦,不,是USB母座,找了个铜壳的,虽然和铁壳的USB母座在输出性能上没啥差别,但铜壳听起来Bigger更高一些。
磁铁试一下,嗯,不吸,确实是铜的。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6

注意哦,要注意USB母座的规格哦,一定要选短款的,而且插脚要在前面的,因为米勒ML105 PCB板上的焊盘就是这种规格的。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7

好了,现在开始把这个丁丁焊在PCB板的焊盘上(米勒还预留了焊盘,真是棒极了),过程就没图了,本人技术有限,尚不能单手锡焊。下面直接上焊好之后的样子。
好了,三围图奉上。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8

接下来进行测试,先来充电测试,水果12W充电头正好合适。
稳定的5.1V 1.92A,比ML106快了不少。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19

再来试试USB输出效果,用负载试试看。
先来个2A负载看看啥情况。
妥妥的5V 2A(哦,对了,焊上USB母座后,米勒ML105空载是5.13V)。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20

本帖最后由 sone88 于 2018-3-17 02:35 编辑

好的,再来试试2.4A负载,反正官方都说IP5306芯片的输出可以到2.4A,看看是不是骗人的。
不错,妥妥的2.4A,只是电压随之降到了4.94V,不过这个压降不算大的了。
本来还想试试2.6A甚至3A输出的,但怕万一烧了芯片本人伤心。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20

第二部分完结,最后一项便是为米勒ML105的芯片加强一下散热。
毕竟IP5306的输入输出都比较猛,再加上IP5306的芯片封装体积又那么小(相对ML106的IP5206而言,体积大概只有5206的一半不到),散热还是要稍微增强一些的,虽然PCB板背面(芯片下方)自带过流孔的敷锡辅助散热,但为求放心还是自己再补强一点吧。
原材料:一块15X15mm的紫铜薄板(厚度0.5mm),一片3M的导热双面胶用于固定紫铜薄板在充电器的底盖上,最后再来一点点导热硅脂。
第一步,把3M导热双面胶剪成大概15X15mm的尺寸,然后粘在紫铜薄板后面。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21

第二步,把紫铜薄板粘在充电器底盖上,注意要测量一下位置,避开电阻和电感。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22

本帖最后由 sone88 于 2018-3-17 14:50 编辑

最后一步,在芯片上面抹一层【薄薄的】导热硅脂,用量尽量的少一点。
盖上盖子,然后再取下来看看接触效果如何。
嗯,效果不错,也没有挨着芯片旁边的电阻和更旁边的电感。

今早起来,又在底盖的紫铜薄板上也可能碰到芯片旁边电阻的位置盖了一层绝缘胶带,这样就完全碰不到了,虽然昨天测试了一晚上没有发现问题,但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加上了这个绝缘胶带以防万一。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22

好了,所有的项目都完成了,充电和放电都测试了两个小时,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充电器底盖位置的发热温度(没加紫铜薄板之前温度不明显),说明热量传递出来了一部分,散热效果更棒了。

淡然的心 发表于 2018-3-16 23:25

不错!原电路带电池保护吗?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30

最后总结一下,并不是说ML105就强于ML106。首先,原版的106肯定是强于105的,因为原版的105是没有USB输出功能的,要自己加USB母座。其次,105的充电和放电功率都比106更大不少,而芯片封装体积却更小,所以最好加强散热(10W功率的发热对于这么小小的芯片压力还是不小的)。106更适合正常用户的日常使用(均衡了功率和发热),105自加USB母座版则更适合个人玩儿。毕竟2.1A充电,2.4A放电,对于单节锂电池而言,压力还是很大的(当然了,动力电池无所谓了),所以说106更均衡,虽然没105那么猛,但各方面都比较平衡,毕竟米勒无法保证所有用户手里的电池都是优质的电池。如果要买一个充电器给我的小白弟弟用,我肯定会给他ML106而不是这台更猛的ML105加USB母座版,因为鬼知道他会不会拿去给山火9900mah电池充放电。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35

淡然的心 发表于 2018-3-16 23: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错!原电路带电池保护吗?

放心折腾,英集芯的IP5306芯片自带低压截止保护的,跟IP5206一样的,只是充电放电功率比IP5206升级了,另外体积变小了。

sone88 发表于 2018-3-16 23:36

本帖最后由 sone88 于 2018-3-16 23:39 编辑

淡然的心 发表于 2018-3-16 23: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错!原电路带电池保护吗?

不过截止电压比较高,3V就截止了(但官方的PDF上写的是截止电压为2.9V)。

sdzjm 发表于 2018-3-16 23:56

那为什么米勒105用了这个芯片,反正不需要usb输出为什么不用很便宜的方案

sone88 发表于 2018-3-17 00:35

sdzjm 发表于 2018-3-16 23:56
那为什么米勒105用了这个芯片,反正不需要usb输出为什么不用很便宜的方案
...

ML105和ML106定位不同,而且米勒出了名的防呆设计,设计都会留有余量,你想啊,万一使用劣质或者内阻很大的锂电池用ML105的2.4A大电流放电烧了,那就不好了,既然批量生产的东西,必要要考虑种种因素,不敢只为了大功率而上更猛的芯片,还要考虑寿命和安全性。正如我前面说的,ML105之所以不给USB输出,估计是考虑到发热的问题,我这个加了紫铜导热片在USB大电流输出时都能感觉到很明显的底部发热,如果没加导热片闷在里面发热肯定芯片温度更高了。所以米勒没给ML105加USB输出是明智的。

sone88 发表于 2018-3-17 00:46

sdzjm 发表于 2018-3-16 2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为什么米勒105用了这个芯片,反正不需要usb输出为什么不用很便宜的方案
...

至于为什么不用比IP5306更便宜的方案?估计一来是米勒比较信任英集芯的方案吧(其实华为、Orico这些一线品牌的移动电源也有用英集芯的芯片方案)。二来估计比IP5306便宜但参数差不多也没选择了(IP5206和5306集成度很高,外围元件要求低而且少)。三来。。。。我也想不出来了。

ivandouglas 发表于 2018-3-17 01:24

自己动手,乐趣无穷。赞楼主!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米勒ML105变身暴力版ML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