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yte 发表于 2018-4-26 16:14

21700电池会普及起来吗?

21700电池会普及起来吗?本家的也在搞21700电池加兼容了,有没有市场啊???

MAGLITE 发表于 2018-4-26 16:38

如果特斯拉还能继续搞下去,其他厂商也愿意用这个标准,能让这个规格电池火起来,兴就行。反之,就不行

npyyl 发表于 2018-4-26 18:38

有可能,笔记本都内置电池了

dsldavid 发表于 2018-4-26 20:56

能量密度比18650高就有可能

mscdex 发表于 2018-4-26 21:25

火不火无所谓吧,做手电,套装带两个电池一个充电器就行了。或者内置电池,直充。手电什么奇葩电池都有。

火老Q 发表于 2018-4-26 21:26

也许会。
也许不会。

不过,至少现在,以及未来的这三年,它不可能压过18650。

将现在的无数产品的标准,不管是笔记本电脑还是电动工具,从18650转到21700,其成本之高,远远压倒用21700省下来的。
所以,只有特斯拉这种全新的、没有历史包袱的产品,才能直接上21700。
现在已经在普遍使用18650的产品,要转变,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

xingjilang 发表于 2018-4-26 21:37

引用:现阶段,国内电池企业产线基本以18650圆柱为主,产线改造主要涉及中后段的分切、卷绕、装配、化成等环节,针对半自动线的模具调整费用较低。电池厂商由原来的主流18650转型到21700较为便利,不会投入太高的设备技改费用及新增设备投资,计未来21700电池将可能会迎来增长期。

MAGLITE 发表于 2018-4-26 23:53

xingjilang 发表于 2018-4-26 21:37
引用:现阶段,国内电池企业产线基本以18650圆柱为主,产线改造主要涉及中后段的分切、卷绕、装配、化成等 ...

不影响化成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7 11:52

MAGLITE 发表于 2018-4-26 16:38
如果特斯拉还能继续搞下去,其他厂商也愿意用这个标准,能让这个规格电池火起来,兴就行。反之,就不行 ...

也是,按照这个标准,估计很多用户一时间无法适应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7 11:54

mscdex 发表于 2018-4-26 21:25
火不火无所谓吧,做手电,套装带两个电池一个充电器就行了。或者内置电池,直充。手电什么奇葩电池都有。
...

前期做兼容,后期分开?

mscdex 发表于 2018-4-27 12:03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7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期做兼容,后期分开?

可以做成两个系列吗,还是必须达到一定量才能做一个产品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7 15:30

mscdex 发表于 2018-4-27 12:03
可以做成两个系列吗,还是必须达到一定量才能做一个产品

估计难,分开两个系列需要量化{:5_577:}

mscdex 发表于 2018-4-27 15:43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7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估计难,分开两个系列需要量化

怪不得品牌筒更新比较慢,原来如此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

三原色2012 发表于 2018-4-27 17:26

我倒觉得,国内电动自行车应该采用26650电池,现在用18650串并联的个数太多,出故障的可能性也越大。当然18650是现在圆柱体锂电的主流,相对成本低些。

timwang 发表于 2018-4-27 22:03

个人认为在工业集成用途(如电动汽车,都是大规模的电池组)上,21700或有优势。
而对于单支使用(如我们玩的18650单锂筒及玩电子烟者、还有部分数码产品)、小规模电池组(如笔记本电脑 、电动工具)上,21700空间不大。

一、能量密度
不知道能否用纸卷来比喻锂电池,由于越是靠外部的每一圈都对应着更大的面积,如果仅仅从能量密度来说,那当然是直径越大、能量密度越高。
就像理论上三洋18650GA理论每立方厘米的容电量为0.750WH、而三洋UR14500Y只有0.379WH一样。
当技术成熟并且处在同一个产品等级上(比如同样18650有3450mah的、也有2200mah甚至更低的),21700的理论能量密度可以大于18650,但改善有限。
我们来看两个数据,比克公司对外曾宣称计划把21700做到6000mah,若然,那么其每立方厘米的理论容电量将达到0.903WH,密度比三洋GA高20.4%,但国内的、预期的有没有灌水只好猜了;换一个特斯拉已有的来说吧,18650时代用的是2200mah和3500mah两种,我觉得大家都能猜得出大概是啥,那么21700时代呢?是3000mah和4800mah两种(分别对应354公里续航款和499公里续航款),这么一看,4800mah款单电池每立方厘米容量仅0.723WH,比18650的高配版(3500mah)反而更低了。
这实际和产品成熟度、技术和工艺投入度都有关系。更极端的例子就是26500了,我所知道的松下26650(5000mah)每立方厘米的理论容电量仅0.529WH,只有松下18650B的7成左右。

二、成本优势
单体单位容电量上,21700相比18650有没有优势我不清楚,理论上18650做为成熟产品线应该相差不大。
但在电动汽车上,21700的优势就出来了,为了同等电量而配置的单体少了约1/3,电池包的金属结构件、导电连接件就少了,特斯拉PACK成本占电池组总成本24%,这部分成本减少了。
顺便一提,三星说过,改用21700后,组件重量可以降低10%,轻量化提升续航这大概也是电动车希望使用21700的原因。

三、其他因素
还记得“卷纸”的比方吗?电池大了,电阻就够、循环数就降低。
这几乎就是特斯拉及一些电池厂商着眼21700而不是42700、841400的原因。理论上,841400一定有更高的容电比甚至更好的轻量化效果。

四、总结
相比18650,21700单位体积、重量下的容电比提升是有限、甚至不那么确切的。
在面向电动汽车等大规模电池组应用上,它会通过个数以及联接件的减少带来成本和电池集成包轻量化的优势。
但在手电、数码产品等单枚单池和电动工具、笔记本电脑等小规模电池组上,18650凭借成熟的技术、已经规模化的生产线、相对平衡适中的体积和与21700相差有限甚至不分伯仲的能量密度,继续广泛存在和应用下去。
放心玩咱们的18650手电、囤我们的18650电池吧。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8 11:31

timwang 发表于 2018-4-27 22:03
个人认为在工业集成用途(如电动汽车,都是大规模的电池组)上,21700或有优势。
而对于单支使用(如我们玩 ...

目前的21700很多都是小试牛刀,基本上都是做兼容,若是分开做,估计很难量化吧

timwang 发表于 2018-4-30 13:48

brinyte 发表于 2018-4-28 11:31
目前的21700很多都是小试牛刀,基本上都是做兼容,若是分开做,估计很难量化吧
...

我相信会量产的。
首先,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量比较大。
而且中国的事情您也知道,且不管是否具备充足竞争力(指具体品牌),热点项目会各地鼓励上马,就像光伏一样、不到产能严重过剩根本停不下来。
其次,我查资料时,查到过某项目“上马21700(兼容18650)”多少多少产能的说法,生产线可能不是完全分开的。

中大哥 发表于 2018-5-1 18:46

有可能

MAGLITE 发表于 2018-5-1 22:29

timwang 发表于 2018-4-30 13:48
我相信会量产的。
首先,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量比较大。
而且中国的事情您也知道,且不管是否具备充足竞争 ...

也就封装需要单独的线。涂布裁剪卷绕都不要换设备的

MAGLITE 发表于 2018-5-1 22:39

timwang 发表于 2018-4-27 22:03
个人认为在工业集成用途(如电动汽车,都是大规模的电池组)上,21700或有优势。
而对于单支使用(如我们玩 ...

无论18650还是21700这些小单体,能量密度是不可能比同工艺数十数百安时大单体能量密度高的。
小电池的优点在于散热好做。大电池大电流充放电电芯内部温度传到出来好慢的。实验室里吹牛几秒钟几分钟能充满电的黑科技电池,就是两片集流体中间夹着隔膜,不说大电池,你就让他们卷个18650出来,看看他们的黑科技还行不,隔膜都得熔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1700电池会普及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