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蛋
发表于 2018-6-12 09:01
rafish 发表于 2018-6-11 17:14
当年拿了13张软盘去拷东西,回来发现坏了两张然后就一狠心买了个64Mu盘,顿时感觉爽歪歪了
...
试过买一盒10张,拷一次,过段时间到时拿出用,只有几张能读…………每次听到读磁盘的声音,心里都在祷告不出问题直至朗科出了第一个优盘8M还是16M,那个价……{:5_633:}……最后还是咬牙买了,现在还能用
qipaolong
发表于 2018-6-13 12:55
有次移动硬盘提示损坏,命令行扫描一下就恢复了。
假风度
发表于 2018-6-13 14:16
不要用任何闪存保存重要数据。闪存长期(室温下一年/55℃下2周)掉电,数据很可能丢失。想长期保存用磁盘、光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711364/answer/265989824?from=timeline&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假风度
发表于 2018-6-13 14:18
cyradg 发表于 2018-6-9 18:58
是的,我DIY的东西是有些,SSD,U盘都有,但是就是这个U盘经常掉链子,而且用的最少,SSD没有。我同事买 ...
U盘我个人只用来暂时转移文件,比如给同学拷贝文档、去打印店等等。真正需要长期保存的,都用HDD。
cyradg
发表于 2018-6-13 16:49
目前看来硬盘是最靠谱的,我目前未碰到一例硬盘罢工的情况,当然,我一般对硬盘较好,不那么粗暴。
让我意外的是我99元买的建兴32G SSD,买来用途主要是数据二次复制,准备坏了就扔,所以平时蛮粗暴的,各种随便插拔数不清,目前没挂,有些意外。
说到我的U盘,当然是隔壁DIY的,不过即使Intel SLC 只剩1%寿命也有1000次啊,比TLC总好吧,虽然平时不像对待数据硬盘那么温柔,好歹也不算粗暴,怎么这么容易掉链子?是U盘天生是这样还是其他原因?
最后,我说的U盘保存数据是指保存获取途径有些困难的数据,丢了还可以找回,对于那种丢了就彻底没了的数据,我有两块希捷2T机械硬盘伺候。
cyradg
发表于 2018-6-13 16:53
本帖最后由 cyradg 于 2018-6-13 17:00 编辑
假风度 发表于 2018-6-13 14:16
不要用任何闪存保存重要数据。闪存长期(室温下一年/55℃下2周)掉电,数据很可能丢失。想长期保存用磁盘、 ...
U盘和SSD的区别应该就是主控那玩意吧,同样是存储芯片,咋就差别那么大?至少我那个32GU盘根32G建兴SSD相比稳定性差远了,价格还远比建兴32G贵。
==========================
不太懂U盘,U盘和SSD盘其实有很多相似处,但是我看见过的U盘掉链子的案例比SSD多了去了,抛开主控和存储芯片因素,是不是U盘工作方式真的烂,要被SSD取代?正如光盘肯定完蛋一样。至于光盘要完蛋,只是我个人认为,为什么这么讲,现在机械硬盘1G的价格非常逼近1G光盘价格,光盘容易出现N种读不出数据的情况,光盘这玩意就该淘汰,我现在都是机械硬盘存储数据,从不考虑光盘。那U盘,是不是也该淘汰,换身成SSD?
wave02
发表于 2018-6-13 18:35
U盘,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方便短时间存储和不同电脑间转移数据用的。所以可靠性肯定不是首位的。因为转移数据的时候,没谁会把原电脑的数据剪切到U盘里,所以一般U盘坏了原电脑里还有。
当然质量好的U盘也可以用很久的。
jimmy_xt
发表于 2018-6-13 19:50
ssd主控都有op空间,flash有坏块可以替换掉,而且还有磨损均衡算法。
U盘主控就没有这些功能了,flash一旦有无法修复的坏块,数据就完蛋。如果恰好坏块影响文件系统(例如影响fat分区的FAT,或者ntfs分区的MFT),全盘数据都完蛋,需要重新量产了。而且,由于没有磨损均衡算法,频繁读写的块(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很容易到达寿命极限,产生坏块。
daiya
发表于 2018-6-14 10:04
金士顿的质量比较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