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中道电子 发表于 2018-7-19 11:49

3个科学角度剖析,为什么上山容易下山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9/06f93a8a87bc4c23ae8b324a9e7a4cee.jpeg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酷爱户外运动。爬山,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项目,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但每次爬山结束总会有人感叹: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那么,这究竟是而为什么呢?探客户外手电今天告诉你为什么!很多人就纳闷了!在同一条件下,从人的生理特点看,如果上山与下山的环境是一样的,都是一样条件的石阶,同样的体力(或是从山下起步,或是从山上起步),下山应该比上山容易才对啊!为什么下山反而比上山难呢?也有人说:上时人的头在上脚在下,可以看到攀登的“道路”和条件,所以就容易;而下山时,还是头上脚下,看不到下山的“道路”和条件,摸索着下山,危险性增加,难度也就增加了,所以,下山就难了。 那究竟为什么下山更难呢?3个科学角度剖析1 重力与作用力方向不同其实除了山路险峻外,和上山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下山的动作又大异于平常行走有关。因为上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两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状,除了费点力气外,危险性较小。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这样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冲力过大,会发生危险。并且下山时速度如果太快,腿脚会发酸并且发抖。2 相关肌肉收缩方式不同登山最重要的是大腿前面的肌肉--股四头肌。这块肌肉在上山时会边缩短边施展力量,下山时则边拉长边施展力量;前者称为「向心收缩」,后者称为「离心收缩」。简单地说,前者对肌腱而言是自然的收缩方式,但后者则是不自然的收缩方式;肌力不足的人若进行像后者般的运动,就会造成肌肉细胞的损伤。若肌肉细胞损伤,肌力就会降低。在上山时会进行向心收缩,所以肌力不会降低太多。但是下山时由于会反复进行离心收缩,所以脚力较弱的人,肌力会急速降低。若脚力降低,双腿用力支撑体重的动作会变得不灵活,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倒。下山時常会出現「双脚使不上力」、「腿部颤抖」、「膝盖摇晃」等問題,這些都是反复进行离心收缩,使得脚力降低的明显表现。3 下山的着地冲击力是上山的两倍一项实验表明:使用压力板装置进行平地步行、 平地慢跑、 爬上落差30cm 的台阶(假设是上山)、走下落差30cm 的台阶(假设是下山)等4种运动时,測量脚部受到地面的冲击力。平地步行时,只有几乎与体重同样的力道缓缓反弹,但慢跑时却有两倍体重的力量在着地的瞬间一举反弹。上下楼梯时的狀況又是如何呢?上楼梯时,只有与体重几乎同样的力道缓缓反弹;相对于此,下楼时是上楼的两倍(亦即体重的两倍)力量,在著地时的瞬间一举反弹。這个实验是空手进行,若背着背包当然会造成更大的冲击力。上楼梯、下楼梯时受到的冲击力,若以平地运动来举例,上楼相当于步行、下楼则为慢跑。登山时的下山,即使看起来是在步行,但实际上却是如慢跑般、受到巨大压力的运动。在扭伤脚时试着上下楼梯看看,从疼痛的差异即能深刻体会。另外,下山容易造成膝盖和腰部的疼痛,若將它視為是慢跑般的运动就能理解。

E=mc^2 发表于 2018-7-19 17:02

从没觉得上山比下山容易。。。。

SDKTank 发表于 2018-7-20 22:06

E=mc^2 发表于 2018-7-19 17:02
从没觉得上山比下山容易。。。。

他说的是华山,上山有方向,而且不用往下看,下山。。。。嘿嘿嘿{:5_62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个科学角度剖析,为什么上山容易下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