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张35岁年龄的光盘吧
本帖最后由 ivandouglas 于 2019-2-14 22:23 编辑首先声明:我不是光盘粉,只是热爱音乐,以及在拥有电脑的初期安装软件时买过一些D版光盘用于安装软件之用。
从1998年至今用坏了不少硬盘,以至于手头现在能用的、最早的硬盘已经是1T容量的那个了,再往前的希捷160G已经读不出了。所以,我现在依然会用光盘和硬盘同时备份自己重要的数据————当然,备份用的硬盘平常是断电保存的。
我想可能拥有20岁以上光盘的朋友不太多。所以,发此贴的目的只是想说明:质量合格的光盘用于保存数据是很安全。别无他意。
随意找了两张自己手里的光盘,以此说明光盘的耐久度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1、这是一张最迟至1984年压片的正版CD,距今至少已有35年。但它仍然能够正常播放、正常用光驱抓轨(圈中的文字表明了它的制造年代不晚于1984年)。
2、我接触电脑的时间比较晚,1998年初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台式机。当时攒完机器后买了一张安装系统的光盘用于安装WIN95和应用工具,它是我手上最早的纯数据光碟。
这张光盘我一直留着,搬家后在地下室放了6年。很不幸,去年地下室进水,大部分书架上的光盘都被淹了,这张也不例外。下午把它找出来时,封套的纸张粘在了光盘正面。撕掉后放入光驱,依然可以读取。
压盘是最靠谱的存储方式,这个毋庸置疑
然而个人用户根本没那条件。。。 自古三楼之上出真谛! 本帖最后由 hellohello22 于 2019-2-14 22:46 编辑
CD, 软件盘20年多了去, 刻录盘我有一张2001年,照样读取顺利 hellohello22 发表于 2019-2-14 22:45
CD, 软件盘20年多了去, 刻录盘我有一张2001年,照样读取顺利
刻录机我是2003年才有的,从那时刻录的盘到现在还留着不少。怕是要等到2038年才能发帖证明它的安全与否{:5_596:}
光盘压制和刻录是完全不同的技术。理论实践工厂压盘数据保存几十年可能没问题,但是个人刻录,是光盘染料体激光烧录,引起的化学反应,很容易丢失数据。这个和专业厂家物理压制完全没法比,从98年有4速大白鲨刻cd开始,本人前后刻录啄木鸟宝莱紫光先锋等各种盘片几千张,结果数年后都先后出现数据错误,而同期的机械硬盘数据毫无问题,最理想的数据存储首推硬盘!! .... 发表于 2019-2-14 22:51
光盘压制和刻录是完全不同的技术。理论实践工厂压盘数据保存几十年可能没问题,但是个人刻录,是光盘染料体 ...
是的, 压盘和刻录完全2回事,lz显然不知道其中的差别
我能告诉你,我是备份整个论坛数据的吗? 本帖最后由 hellohello22 于 2019-2-14 23:35 编辑
金盘cdr
本帖最后由 .... 于 2019-2-14 23:06 编辑
无论是以前的5.25 3寸软盘还是现在的ssd固态,数据安全可靠性都不如几十年成熟技术的机械硬盘来的放心。前提是你要保管妥当。 .... 发表于 2019-2-14 22:51
光盘压制和刻录是完全不同的技术。理论实践工厂压盘数据保存几十年可能没问题,但是个人刻录,是光盘染料体 ...
我是从1994年开始接触光盘的,当然知道两种制作方式的不同了。只不过之前看到的都是光盘和硬盘用于保存数据的安全性,并没有人提及要对比具体制作光盘的方式。不过很遗憾,我最早刻录的光盘是2003年的,而且都能读取。所以,至今也只能证明16年的安全时效而无法证明35年。但对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而言,这已经超出了我使用过的任何一个硬盘了。
那就mark一下吧,若论坛在2039年还存在的话,20年后再把我当时刻录的光盘拿出来读取一下并把结果发在这里{:5_589:}。
哦,我有一块希捷的u65400转硬盘,还不是液态马达,接近4万小时的通电时间,现在依旧运行良好,里面存了早期的六月月宫珍稀数据,哈哈没事回忆一下56k的开图速度,几分钟眼巴巴流口水。 ivandouglas 发表于 2019-2-14 23:15
我是从1994年开始接触光盘的,当然知道两种制作方式的不同了。只不过之前看到的都是光盘和硬盘用于保存数 ...
和70后握个爪,网上一个你,网上一个我,同是天涯沦落人.... 哎,俺的光驱,刻录机已经全部挂了 2000年左右刻了很多cd唱片,目前还算正常 .... 发表于 2019-2-14 23:29
和70后握个爪,网上一个你,网上一个我,同是天涯沦落人....
{:5_641:}
这张碟估计用的次数不多,保存环境也好.银圈碟最难保存,稍有不注意就内外圈都狗牙边了{:5_611:} 制作成本决定寿命 我是个老软件粉,希望楼主能把手上所有的老软件光盘做成ISO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