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beii 发表于 2010-8-5 15:52

本帖最后由 yubeii 于 2010-8-5 15:59 编辑

我研究过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

在碰到地面的一刻

会产生2种力的作用,



一:所有元件都有 高速——>停止 的G值,这是不可避免的

二:物体会产生高频的自身震荡,而引发共振






先说第一种,要缓解第一种的话基本上

除了使用橡胶材质边缘缓冲外,没其他办法。





而第二种,是被很多人忽视了的

灌胶的软硬程度一定要把握好,太硬的灌胶可能会因为共振而扯裂元件。

太软的灌胶又不能缓冲元件下坠的G数值。

ak47fans 发表于 2010-8-5 15:52

电路的散热有影响吗?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5:56

呵呵呵 电路板四周满焊处理呵呵呵散热只会比先前好 电路板的散热有2个硬指标 覆铜面积 也就是电路板直径大小决定 还有就是与电路仓的接触程度

匿名! 发表于 2010-8-5 16:00

拍什么啊{:1_236:}
总比那个一米摔裂的强吧。

mzbbs 发表于 2010-8-5 16:06

几个月前XX兄我们一直探讨手电如何做到性能稳固的问题,今天看到此贴无不称好啊!!!XX兄对手电稳定性能的追求实在令人佩服, 强贴啊。。 如果各个DIY都有兄弟这么搞细节那手电耐用不知道超越多少倍去呀。

匿名! 发表于 2010-8-5 16:07

对了,这是什么手电
哪家的?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6:08

我研究过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

在碰到地面的一刻

会产生2种力的作用,



一:所有元件都有 高速——>停止 的G值,这是不可避免的

二:物体会产生高频的自身震荡,而引发共振






先说第一种,要缓解第一种的话 ...
yubeii 发表于 2010-8-5 15:52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21楼好像很清楚哦还请赐教
硬要多硬 软要多软?
硬到陶瓷那般如何 软到橡胶又如何?
仅指 电筒注胶防震 来说呢?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6:09

晕 连发了   编辑掉

电筒防震防摔 确实需要下很大功夫

UUA800 发表于 2010-8-5 16:09

很结实的手电{:1_268:}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6:28

本帖最后由 xxc3235797 于 2010-8-5 16:31 编辑

事实证明 好电筒是摔打出来的
电筒的原型筒是 mzzlg老周的M1X
M1X基本上是目前AA筒中 壁厚最大 用料较足的了
当然 我这个M1X虽然外观没大变化 但内部已经做过很多精细处理了
由于实验还没最终完成结束 所以现在量产的M1X和我这个是有内在的不同的

这仅仅是个开始 而远非终点结束 日子长着呢 慢慢来折腾

最终的目标就是搞出世界上最结实耐用的AA电筒

DERRICK 发表于 2010-8-5 16:30

结实的手电

yubeii 发表于 2010-8-5 16:45



21楼好像很清楚哦还请赐教
硬要多硬 软要多软?
硬到陶瓷那般如何 软到橡胶又如何?
仅指 电筒注胶防震 来说呢?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6:08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以前用汽车的氙气灯变压器(安定器)做过抗冲击测试

里面是模拟环境,用洞洞板随便了些元件上去,有大铁牛有一般插脚电容有小的贴片元件

用了几种灌胶

全部灌满后上好外盖。


+++++++++++++++++++++++++++++++++++++++++++++


安定捆绑1米的绳子,人手做旋转加速然后撞击地面,G值大概是自由落下的10倍


+++++++++++++++++++++++++++++++++++++++++++++


全硬胶的,贴片软件被扯裂

全软胶的,铁牛飞出,电容插脚脱离

灌了一层薄软胶再全部灌硬胶的,铁牛脱脚,





最后使用了一种混合方法:变压器壳体——厚软胶——厚硬胶——薄软胶——元件——电路板——这种方式来灌

所有元件全部没事

也就是先减震,再缓冲共振,

壳体共振、硬胶共振、元件共振互相不干扰。而G值也会很好的缓冲

++++++++++++++++++++++++++++++++++++++++++++++++


至于手电这种情况,本身不重,下坠情况大多数都是1米左右,

G值不会达到很高。随便灌也没所谓的

重点在于电路板上有一定重量的软元件。

玻璃可用前后都上胶圈来缓冲

etao01 发表于 2010-8-5 16:49

看了半天只知道玻璃没碎,摔完还能电亮不?行的话这么重要的图片得上

etao01 发表于 2010-8-5 16:51

或者说照汽车那张就是跳完照的?

who 发表于 2010-8-5 17:01

事实证明 好电筒是摔打出来的
电筒的原型筒是 mzzlg老周的M1X
M1X基本上是目前AA筒中 壁厚最大 用料较足的了
当然 我这个M1X虽然外观没大变化 但内部已经做过很多精细处理了
由于实验还没最终完成结束 所以现在量产的M1X和我这个是有内在的不同的
这仅仅是个开始 而远非终点结束 日子长着呢 慢慢来折腾
最终的目标就是搞出世界上最结实耐用的AA电筒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6:28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好,我等它出世.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7:10

本帖最后由 xxc3235797 于 2010-8-5 17:12 编辑

呵呵呵 如果没法点亮LS的LS你觉得我还有必要发上来么 呵呵呵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7:11

或者说照汽车那张就是跳完照的?
etao01 发表于 2010-8-5 16:51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汽车那张不是M1X的照亮图 但确实是M1X的实际 跳楼高度和地面状况
四楼阳台 嘿嘿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0-8-5 17:15






以前用汽车的氙气灯变压器(安定器)做过抗冲击测试

里面是模拟环境,用洞洞板随便了些元件上去,有大铁牛有一般插脚电容有小的贴片元件

用了几种灌胶

全部灌满后上好外盖。


++++++++++++++++++++++++++++ ...
yubeii 发表于 2010-8-5 16:45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狼族电路表面使用了硬质的环氧树脂胶封装
而电路仓内2次灌装的是聚氨酯胶固化后是带有弹性的类橡胶状态
不知道这个做法 是否符合您所说的 先减震 再缓冲共振 的做法?

lang610 发表于 2010-8-5 17:27

好强悍

雀巢 发表于 2010-8-5 17:33

关注一下
顺便想问一下,大家都是用什么胶来灌注的呢?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电筒也疯狂!!DIY一支全能电筒引发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