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CCa测试仪
淘宝上很多测试电瓶cca的表才百来块钱。就一个表两夹子,连4线都不是,如何能测得内阻和cca,另外CCA是什么测试原理又是什么。 同好奇,马克cca下面内容摘自百度
所谓冷起动电流CCA值(Cold Cranking Ampere)指的是:在规定的某一低温状态下(通常规定在0℉或–17.8℃)蓄电池在电压降至极限馈电电压前,连续30秒释放出的电流量。例如:有一个12伏特的蓄电池外壳标明CCA值为600,其意义为在0°F时,在电压降到7.2伏特前,连续30秒可提供600安培(Ampere)的电流量.
引进这个概念为的是重点考核蓄电池的放电能力,从而保证给起动机的使用提供可靠和真实的能源。我们可以通过许多国外起动机的实验报告和图纸上看到“110Ah/450A”的标记,其含义是指:该起动机能够在–17.8℃环境下使用具有冷起动电流CCA为450A的110Ah蓄电池满足发动机冷起动试验。如果我们只是注意到蓄电池的容量110Ah而忽视冷启动电流能力的话,按照同样的规范进行发动机冷起动试验,我们的试验就很有可能失败,其结果就是有可能要求起动机厂家更换更高一级功率级别的起动机产品,或增大蓄电池的容量来解决冷起动问题。这是因为中国蓄电池的制造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异造成的,中国110Ah蓄电池的冷启动电流才为370A~400A,国外具有450A冷启动电流的110Ah蓄电池相当于我们的150~160Ah蓄电池。 本帖最后由 myydno1 于 2019-11-20 18:45 编辑
我手里就有,以前干汽车电路时顺了一个全新的{:5_620:}这个是快速测试电瓶放电能力的,一般人用不上的,除非你是专门的汽车电路修理工。其实里面就是一段大功率大电流的康铜丝,短时间放电类似微短路(电流几十A时间10秒左右),放电的同时看电压的跌落情况,就可以知道电瓶的健康状况了。 这个。你注意 汤浅 统一的标注就可以了。其他电瓶我不看的。相信日标的标注。 myydno1 发表于 2019-11-20 18:41
我手里就有,以前干汽车电路时顺了一个全新的这个是快速测试电瓶放电能力的,一般人用不上的,除 ...
那种大功率手持负载嘛。卖电瓶的有。我见过,问题是那个东西对于测试所谓cca有用吗?按照cca标准是在某电流下几百安放电30秒。那个手持的玩意根本做不到。电瓶店的都是放两秒完事。 skyfxf 发表于 2019-11-20 18:20
cca下面内容摘自百度
所谓冷起动电流CCA值(Cold Cranking Ampere)指的是:在规定的某一低温状态下(通常规 ...
这个我明白。电瓶厂家当然有这个条件测试,问题是那些小店甚至4S拿个类似万用表的玩意插一下就出cca数值是怎么做到的。所以我才问淘宝这些个手持表是怎么回事。。 贤德 发表于 2019-11-20 18:41
这个。你注意 汤浅 统一的标注就可以了。其他电瓶我不看的。相信日标的标注。 ...
我现在不是怀疑标注问题。我只是想知道那些100多的表是怎么测的cca,原理是啥。还是瞎扯。 应该用的一种算法,不可能真的几百A放电几十秒的。
我有一个数显的,二十元收的二手,5秒钟出数据的,也过不了600A,但显示是CCA等
我刚换了电瓶,那人过来测了一下,旧电瓶cca只有130A了,换了新的标750cca,装上去测730cca。
shj117 发表于 2019-11-20 22:55
应该用的一种算法,不可能真的几百A放电几十秒的。
我有一个数显的,二十元收的二手,5秒钟出数据的,也过 ...
所以才想问问懂行的,,原理是啥呀 CCA的定义本身就是人为规定的参数,所以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这个测试条件,这样的条件手持机做不到,对电池也无益。我拆开看到,可以肯定测试电流只有CCA的几分之一,测试时间也是大大缩短的,原理应该是电池从新到旧,在某个较大电流下(比CCA小得多)、持续时间和压降、内阻、肯定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折算出真实CCA的大致情况,以判断电池的健康度。简单说是算法。
就如测一页纸的真实厚度很难,不妨测试整本书的厚度,再除以张数,大致上就知道这一页的厚度。
我这个也是两夹子,但是是四线测量的。不知道准不准,就是测过两回,每回换轿车电瓶,发不着的旧电瓶,它显示更换,新的换上再测,上一个新电瓶显示健康度100%,最近一次换新电瓶只有95%
opas01 发表于 2019-11-20 22:39
这个我明白。电瓶厂家当然有这个条件测试,问题是那些小店甚至4S拿个类似万用表的玩意插一下就出cca数值 ...
没看到吗,电压降至极限馈电电压前,连续30秒释放出的电流量。一插就得出cca数值的肯定不是准确的呀
这个我研究过,手上也有四五款CCA表,市面上的手持表的CCA值与电池内阻值有关,电池内阻越低,CCA越高。通过电池内阻估算出CCA值,并不是按国标测试的,想按国标你得去省市检测中心检测了,他们是严格按标准测的。 不按照标准方法测试的,数据都不准确。
其中一个关键测量条件:温度, 有几个能满足? cnit 发表于 2019-11-21 14:57
这个我研究过,手上也有四五款CCA表,市面上的手持表的CCA值与电池内阻值有关,电池内阻越低,CCA越高。通 ...
所以我才很奇怪那些设备的作用和原理啊,问题是,很多4S店出故障单也是随便用那样的设备随便搞搞。。。 dqp05 发表于 2019-11-21 15:09
不按照标准方法测试的,数据都不准确。
其中一个关键测量条件:温度, 有几个能满足? ...
能有那样的设备的也不差个恒温设备了,毕竟cca动不动就几百安持续30秒的放电。这样的负载设备也不便宜了。 cnit 发表于 2019-11-21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我研究过,手上也有四五款CCA表,市面上的手持表的CCA值与电池内阻值有关,电池内阻越低,CCA越高。通 ...
肯定不单单是根据内阻,内阻只是参数数据之一,我发现自己这个里边还有大功率放电电阻和大功率MOS管,大功率放电5-10秒,然后出数据,只是放电电流绝对不可能是CCA的大小。
百度某产品介绍里面抄的传统蓄电池测试方法 1、传统蓄电池测试的依据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所用的蓄电池都是蓄电池,蓄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蓄电池的使用,蓄电池逐渐老化,当蓄电池容量降低到他原本额定容量的80%的时候,蓄电池的容量可能呈“跳水式”下降,这时尽管该蓄电池可能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的能量,但随时可能报废。在国际国内的蓄电池行业,都把80%的蓄电池容量作为蓄电池的一个临界点,当蓄电池容量降低到其原额定容量的80%的时候,这个蓄电池就需要更换了。 2、传统办法健康的判定 判定蓄电池健康状况的传统办法就是放电方式,一般通过放电来测试蓄电池目前的实际容量,从而判定蓄电池的健康状况。对于汽车蓄电池来说,国际蓄电池协会(BCI)规定,在常温下以1/2的额定冷起动电流值进行放电15秒,如果蓄电池电压为9.6V以上,这个蓄电池就通过了放电实验,是个健康的蓄电池。 3、传统检测不足的表现 传统的方法以外加负载来测试蓄电池,其手段不足有以下表现: (1)被测试的蓄电池必须满充,至少有12.4V,由于测试原理是放电,如果测试对象已经部分放电,必然导致测量的结果电压值偏低而造成误判; (2)对于同一个蓄电池,无法连续重复测量,得到相同的的结果。由于测试过程就是放电过程,被测试的蓄电池在测试后,必须重新充电,才能再次测量; (3)测试过程发出大量的热,无法连续测试多个的蓄电池; (4)测试过程要求测试者训练有素,由于必须在放电15秒的瞬间读出蓄电池的电压值,操作者的水平和责任心都会对测试结论产生影响。 4、传统检测造成的影响 正是由于传统测试蓄电池手段不足的原因,蓄电池经销商以及汽车维修站、汽车经销商常常将好的蓄电池作为坏蓄电池退回给厂家,据美国最大的汽车蓄电池经销商INTERSTATE统计,在退回来的所谓的坏蓄电池中,50%的蓄电池实际上是好的,这些蓄电池需要的是充电,而不是更换,这部分好蓄电池,只是因为失误的判断,无谓地往返于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白白造成彼此的耗费。 由于许多的汽车维修网点缺乏高效的测试工具,未能在车主遇上问题前及时发现已经衰弱的蓄电池,从而丧失了潜在的销售蓄电池的机会。传统使用的比重指示、端电压等测试手段反映的都是蓄电池的充电情况(SOC),而非健康情况(SOJ),无法作为检验蓄电池是否需要更换的有效方法。 电导蓄电池检测原理 1、电导测试仪的技术原理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电导值与蓄电池容量呈很好的线形关系。对于同一种蓄电池,随着使用后蓄电池容量的下降,该蓄电池的电导值也会下降,这样的一个线形关系正是电导仪能够正确判定蓄电池健康情况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把电导测试法作为测试蓄电池的测试标准之一,在IEEE标准1118-1996的第15页,明确指出,蓄电池电导的测量是将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加到蓄电池的两端,然后测量所产生的电流。交流电导值就是与交流电压同相的交流电流分量与交流电压的比值,明显的电导值的变化(下降大于20%)就意味着蓄电池性能的变化。 2、电导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蓄电池极表面发生硫化、腐蚀,活性材料脱落,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这是绝大部分蓄电池无法继续使用的主要原因。电导仪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测量极板表面的情况,判定其化学反应能力,并通过极板的变化来推断蓄电池容量的变化,从而判定蓄电池的健康状况。电导仪所进行的测试工作就是以蓄电池目前测得的实际电导值与蓄电池完好时的标准电导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该蓄电池需要更换了。实践证明,电导仪的测试结果与用1/2的CCA值放电的测试结果是吻合的,充分说明了电导仪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
便宜跟贵的测试仪个人感觉最大区别在于长期稳定性,贵的里面都是高精密电阻 一个使用单片机adc 另外一个使用单独高精度adc 软件层次上感觉没多大差异,类似于20包邮万用表跟2000~3000福禄克区别一样,基本功能一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