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p05
发表于 2020-2-26 01:43
avaya 发表于 2020-2-25 21:53
又找到一个:
LM2596 输出电容用MLCC直接爆电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669654
我的本意是电容本身ESR越小越好,前提是电路支持,如有些电路支持MLCC,就可以用ESR更低的MLCC;有些电路支持铝电解,就可以用ESR更低的铝电解。
而你误解我的本意,认为电容可以随意用,而不管这个电路是否支持。
电容厂家,都是追求更低的ESR,没有哪个厂家追求更高的ESR。
snp1209
发表于 2020-2-26 10:29
我也买了个皮小虾的
星星海
发表于 2020-3-23 19:21
大佬写错了TP的用料公司,是GJT,俺也是刚刚仔细瞅了下电容外面的皮~国产货~~
星星海
发表于 2020-3-23 19:29
avaya 发表于 2020-2-25 21:53
又找到一个:
LM2596 输出电容用MLCC直接爆电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669654
前两天刚买了这个型号的降压片!{:5_590:}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0:59
dqp05 发表于 2020-2-25 17:33
那是因为有些LDO内部没设计好,用低阻抗时会振荡,现在有些LDO改进设计,支持低阻抗,可以用MLCC了。
...
不是LDO没设计好 这个是天性--负反馈电路不能保证反馈信号在各个频率相位一致 某个频率相位变成正反馈 就自激了。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02
dqp05 发表于 2020-2-26 01:22
1117那么大的静态电流,那么大的压降,和7805一个档次,怎么可能是LDO?
LDO静态电流uA级别,MOS管稳压, ...
LT1117 当然是LDOlow dropout regulator 和是不是用mos调整管没关系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10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0:59
不是LDO没设计好 这个是天性--负反馈电路不能保证反馈信号在各个频率相位一致 某个频率相位变成正反馈...
技术在进步,国外大公司早就有可以用MLCC的LDO了。
国内常见的LDO,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14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10
技术在进步,国外大公司早就有可以用MLCC的LDO了。
国内常见的LDO,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
...
这个是设计取向和成本的问题。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25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02
LT1117 当然是LDOlow dropout regulator 和是不是用mos调整管没关系
1117压降最小1V多,和7805差不多,7805也是LDO?
采用MOS作为调整管的,压降最小几十mV,要称为 超级超级超级LDO?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27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14
这个是设计取向和成本的问题。
那是,好东西价格不便宜,否则早就淘汰老芯片了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29
本帖最后由 mdes74 于 2020-3-23 21:40 编辑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25
1117压降最小1V多,和7805差不多,7805也是LDO?
采用MOS作为调整管的,压降最小几十mV,要称为 超级超级 ...
7805 压降必须2-3V 以上, 7805 是 regulator但不是 low drop, LDO除了用mos 管,晶体管多可以 只要是low drop即可,有厂家用锗管做调整管的 以前多用过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37
本帖最后由 mdes74 于 2020-3-23 21:38 编辑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27
那是,好东西价格不便宜,否则早就淘汰老芯片了
出现这种应用主要是MLCC 容量能够做大了,MLCC优势就是小体积,这种需求就越来愈多 芯片厂商才会去开发这种针对性应用, 主要还是在小电流应用,成本实际基本差并不太多,反而可能会低,主要看量,量起关键作用。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41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29
7805 压降必须2-3V 以上, 7805 是 regulator但不是 low drop, LDO除了用mos 管,晶体管多可以 只要 ...
7805,2V;78L05,1.7V,和1117没有本质区别;
但用MOS,差别就大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44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1:37
出现这种应用主要是MLCC 容量能够做大了,MLCC优势就是小体积,这种需求就越来愈多 芯片厂商才会去开发这 ...
大容量MLCC出现的晚;
几十年前,都是用电解电容,IC参数都是根据电解电容设计的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2:03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1:41
7805,2V;78L05,1.7V,和1117没有本质区别;
但用MOS,差别就大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差距大了, LDO 的耐压不够高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3:25
本帖最后由 dqp05 于 2020-3-23 23:27 编辑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2:03
差距大了, LDO 的耐压不够高
耐压不够高?我现在用40V的MOS管的LDO,够高不?
只要有需要,耐压不是问题。
再提醒你一下,我说的这个40V MOS LDO,还是国产的,如果是国外大公司,应该有更高耐压的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3:56
dqp05 发表于 2020-3-23 23:25
耐压不够高?我现在用40V的MOS管的LDO,够高不?
只要有需要,耐压不是问题。
L1117 耐压20V 低饱和压降 必定耐压做不上去 这个也是设计取向7805可以做到35V以上
星星海
发表于 2020-3-24 00:27
小新来了 发表于 2020-2-25 12:36
为什么我的全新电容阻值那么大的?
某宝搜索出来的都是虾米?
dqp05
发表于 2020-3-24 00:47
mdes74 发表于 2020-3-23 23:56
L1117 耐压20V 低饱和压降 必定耐压做不上去 这个也是设计取向7805可以做到35V以上
...
1117和7805都是采样三极管,而耐压和压降间的矛盾,是三极管自身缺点;
MOS就没有这个问题,耐压高些,压降还是可以很低
mdes74
发表于 2020-3-24 01:24
本帖最后由 mdes74 于 2020-3-24 01:29 编辑
dqp05 发表于 2020-3-24 00:47
1117和7805都是采样三极管,而耐压和压降间的矛盾,是三极管自身缺点;
MOS就没有这个问题,耐压高些, ...
MOS管是同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