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ieon
发表于 2020-3-29 08:15
装备精良你就觉得这标准定得好了。
mon51
发表于 2020-3-29 09:28
有些线,内部居然串了电阻。
华电人
发表于 2020-3-29 10:44
chiption 发表于 2020-3-28 2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你解释下为什么长距离输电要把380V升压到110KV再降回380V
现在的长距离输电,发电机出来差不多就是2万伏左右,不存在先降压到380再升的问题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2 01:59
cswcwc001 发表于 2020-3-28 23:34
你是来搞笑的还是以为现在手机是大哥大?知道什么叫电源管理芯片吗?检测个压降就是黑科技了?先不充电测 ...
想请问下,什么手机会这样检测压降?我用过的一些手机貌似都不会这样检测压降,只要输入电压稍微高些,用垃圾线一样满速度充电。
比如6.1V左右输入,用几百mΩ的线,一样可以跑满2A,此时应该有1V左右的压降了。
5V输入是这样,9V直接充一些手机也是这样。米5手机,低电量状态直接输入8.8~8.9V,电流1.1A~1.2A,输入9.3~9.4V,或者再稍微高点,可以跑到1.7A多(短接数据)。用调压模块输出接近10V的电压,就算用长数据线加usb延长线增加线阻,一样可以跑1.7A(不过不能再高了, 10V以上好像就没电流,不能充了)。
jiang12345
发表于 2020-8-12 04:16
chiption 发表于 2020-3-28 22:42
手机是怎么识别线上的压降的?黑科技吗?
你用5V充电器,好线压降0.05V,到手机端4.95V;
我用6V充电器, ...
这个还是有办法实现的,测试电流为零的时候的端电压就可以了。
cswcwc001
发表于 2020-8-12 05:16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2 01:59
想请问下,什么手机会这样检测压降?我用过的一些手机貌似都不会这样检测压降,只要输入电压稍微高些,用 ...
有一些旧手机会,起码我就遇到过一个,只要线差,提高电压电流也上不去
PBX2
发表于 2020-8-12 09:28
A2134321 发表于 2020-3-28 13:33
5v这个标准最早是从电脑USB接口开始的,而5v又是比电脑更早期的数字电路传承来的,几十年历史不是想变就轻 ...
看到这才出现正解!{:5_639:}
充电头只不过是引用和适配电脑里USB的接口罢了,反过来说电脑端是不带什么QC2.0.3.0的,充电头这个QC快充才是后来手机为了快速充电才对USB充电头定义的延伸。
kpj001
发表于 2020-8-12 15:23
先把技术标准放一边。一旦漏电,你擅自改装走到哪里都打不赢官司,保险也是拒赔。
PBX2
发表于 2020-8-12 15:39
本帖最后由 PBX2 于 2020-8-12 15:43 编辑
chiption 发表于 2020-3-28 23:48
那你解释下为什么长距离输电要把380V升压到110KV再降回380V
长距离输电时先升压的目的是在相同的用电功率(瓦或者千瓦兆瓦级别,另外楼上有人也说了,发电机出来的电压不一定就是380V)下,电压越高,流过导线的电流就越小,而电流小了不但发热减少了而且线径可以更细重量可以更轻用料成本也就越少。
拓荒牛
发表于 2020-8-12 22:52
你确定想用6v的标准吗?很多芯片的极限电压是6.5v,如果输入6v,一个电压波动就玩完了.
bike201
发表于 2020-8-12 23:17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2 01:59
想请问下,什么手机会这样检测压降?我用过的一些手机貌似都不会这样检测压降,只要输入电压稍微高些,用 ...
好像韩国手机是这样,用过两部都是
litguy
发表于 2020-8-13 09:03
现在都转向快充了
垃圾充电线不是问题
lcocktail
发表于 2020-8-13 15:19
chiption 发表于 2020-3-28 23:48
那你解释下为什么长距离输电要把380V升压到110KV再降回380V
纯电阻功率P=I²×R,在导线上消耗的功率越大传输效率越低,相同终端负载下发电厂要发的电就越多。380V传输,电力损耗是110KV的83795倍,几万倍的导线截面积
按照规范110KV系统导线截面积最小值是70平方毫米,那么同等损耗的380V系统截面积要5.86565平方米,相当于边长2.42米的正方形
即使抛弃历史原因,单纯看给手机的锂电充电,加压也不是好选择。
最理想情况是电压永远处在刚好能满足满速率充电,这时候压差最小效率最高,手机发热最低
早期手机电池容量都很小,而且充电速率都很低(要充很久才能满),输入电流仅仅0.1A 0.2A的样子,而锂电满电电压也就只有4.2V,而且CV阶段电流小。
假设有这么一根充电线,线材+接触电阻达到巨大的0.5欧姆,如果用这条线2A电流充电,5V直接掉压到4V,永远充不满,以此作为垃圾线的代表
在4V时CC转CV,那么0.2A充电5V输入进入手机还有4.9V电压,与4V之间还有0.9V压差,满足0.2A电流非常轻松,所以对于早期手机充电系统来说5V电压已经非常够用了。
5V真正大规模出现问题是在5V2A时代,垃圾线材会导致充电掉速。但是解决方案也很简单,线粗一点就好。
加粗铜线的物料成本并不高,目前铜1吨5万,截面积0.5平方毫米(接近AWG20规格,在5V2A时代绝对算良心好线)总长度2米的一对导线,体积1000立方毫米,也就是1立方厘米,纯铜质量8.92g,折算成铜价值不到5毛钱。
扩大线径的成本极低,带来的是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而且可控。在线材质量可靠的情况下满速,线材差的话降速但不会导致手机过热。
反过来加电压适应垃圾线材,那么好线材依然满速,但是因为压差**热会显著提高。
两种方案对比,一个是让用料过差的降速,一个是让用料好的发热,定标准的时候让良心用料发热就为了照顾偷工减料,显然不合理。
事实上5V2A方案的电压已经有了一定的冗余,而microusb接口的安全上限也就是2A,电压已经足够。
如果是从今天回看过去,为了实现超级快充,线材的电阻完全应该定在等效1米长度AWG20以内,几毛钱的料实现战未来,免得大家都自己在搞非标线材。
目前的超级快充分2派,一个是4.5-5V输入超大电流的低压快充方案,一个是倍压输入后电荷泵降回去的电荷泵方案,只有效率够高才能在不过热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充电速率
Dr.Z
发表于 2020-8-13 16:46
这和标准有毛的关系?看来中国古语削足适履啊,刻舟求剑啊这些典故不是瞎编的{:5_604:}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3 17:22
lcocktail 发表于 2020-8-13 15:19
纯电阻功率P=I²×R,在导线上消耗的功率越大传输效率越低,相同终端负载下发电厂要发的电就越多。380V传 ...
5毛成本对于廉价线来说不低了,毕竟那些线也就几元还包邮。论坛里很多人都买那些线。
另外我觉得也有可能不是压差不够,而是为了输入电压防止被拉的太低导致故障,手机限制了充电电流。
试过qc头加垃圾线给qc充电宝充电,电压9V,电流还是很小。充电宝单锂和9v压差完全足够,不过用垃圾线,电流还是只有0.几A,跑不到2A,用好点的线可以跑2a。估计就是充电宝防止输入电压被拉的很低。看来,如果用垃圾线,qc头可能也要线补。
twetsd
发表于 2020-8-13 17:51
哈哈哈,你这个做法和我爸之前做法很像,车上之前有个行车记录仪,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烧保险,我爸说把保险换个电流大点的,我说不要换,换了要烧电器的,就是烧行车记录仪的,不听,然后果然烧了,七八百块钱的行车记录仪啊。。。心痛啊。。。。。。
lcocktail
发表于 2020-8-13 18:04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3 17:22
5毛成本对于廉价线来说不低了,毕竟那些线也就几元还包邮。论坛里很多人都买那些线。
另外我觉得也有可能 ...
充电过程在受电端是可控的,在不超越充电头输出能力的情况下,取电情况由被充电设备决定。很多设备有保护模式,在协议电压和实际电压差很多的情况下,可能会触发保护降低电流。比如有些设备支持12V输入,但是无协议直接DC电源给个7V输入只会有很小的输入电流。
而且这个充电宝可能是QC4之前的版本,不支持PPS,或者干脆就是QC2的,在协议电压和实际电压像差太大的情况下触发保护,限制了电流输入。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3 18:13
本帖最后由 __ll_ww__ 于 2020-8-13 18:16 编辑
lcocktail 发表于 2020-8-13 18:04
充电过程在受电端是可控的,在不超越充电头输出能力的情况下,取电情况由被充电设备决定。很多设备有保护 ...
充电宝是18W双向快充的,micro usb支持qc快充输入,usb-a输出支持qc3。
我用micro usb口输入充电,插qc2/3的充电头一般都是直接协商到9V进行充电。
短接数据线,直接给9V,如果只给8.5V左右,电流小,到9.3V的时候基本可以跑满2A。
直接给12V,如果只有11V多,也跑不满,12.2V左右可以跑1.5A。
cswcwc001
发表于 2020-8-13 18:17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3 17:22
5毛成本对于廉价线来说不低了,毕竟那些线也就几元还包邮。论坛里很多人都买那些线。
另外我觉得也有可能 ...
并不是怕电压拉太低,如果单纯考虑这点,那只要压差够,电流上去又有什么影响呢?厂家主要考虑的是,如果压差太大,说明数据线差,如果是导线的原因,大电流的话在导线上消耗功率大,数据线会发热,加上用户如果卷起来用或者在床上有枕头或者被子盖着,甚至会着火,如果是插头质量差引起的,大电流插头会发热, 线坏都是小事,重的损坏手机插口,所以设计好的手机,决定充电电流应该检测数据线压降,而不是单纯检测电压
__ll_ww__
发表于 2020-8-13 18:19
另外,有些充电头好像用的是固定电压输出的方案,找不到反馈电阻,不能改电压。就像一些高度集成的充电宝芯片方案一样,外围没有反馈电路,应该是芯片内部集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