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p05 发表于 2020-7-27 13:52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3:11
读数稳定度啊。

好的仪器和正确测量方法,读数都稳定的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3:53

PBX2 发表于 2020-7-27 13:41
我个人认为,你的小林电桥不是没做好就是没校准好。
我自从有了同惠的2817A以后,几乎就把小林电桥当做 ...

感谢感谢老哥了。
这块电桥我当时用的急,买的成品调试好的
看了老哥的测试数据,我已经放心了,数字确实是跳动的,一块5μf 400v的从10.7mΩ到14.5mΩ跳变,一块0.3μf 1200v 280.2mΩ-314.1mΩ 之间跳变,跟我手里测试结果是完全符合的。

dqp05 发表于 2020-7-27 13:57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3:53
感谢感谢老哥了。
这块电桥我当时用的急,买的成品调试好的
看了老哥的测试数据,我已经放心了,数字确实 ...

你这个所谓跳动,是不是机器没有预热?

如果预热后,快速大幅度跳动,应该是你仪器不好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4:06

dqp05 发表于 2020-7-27 13:57
你这个所谓跳动,是不是机器没有预热?

如果预热后,快速大幅度跳动,应该是你仪器不好


你看楼上老哥的图就看得出来,1k频率下,跳动应该是1秒钟左右一次变化。

预热倒是没预热,但机器放那里开机几分钟后测试一样的跳变

PBX2 发表于 2020-7-27 14:24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08:31
谢了老哥。前面老哥也说了,薄膜电容需要高频测试读数才稳定
有点纠结的就是,老哥你的电磁炉电容为啥1k下 ...


再继续
小林电桥是属于可以自动判断器件属性的(当然在某些极限条件下,它的判断不可能做到真实与器件属性相符)
我强制换挡到测量电阻,再测量三个电容在串联电阻模式下的测量值,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容量大的此时的稳定性会更好,前面也有好几位坛友提到了原因,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使用5UF来做隔离直流测电池内阻的原因(尽量把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

PBX2 发表于 2020-7-27 14:29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3:53
感谢感谢老哥了。
这块电桥我当时用的急,买的成品调试好的
看了老哥的测试数据,我已经放心了,数字确实 ...

小林电桥在测量电容时,主参数在左边,此时看ESR不如看D值。
另外,测电池内阻,你也必须使小林电桥工作在电阻档来测量。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4:38

本帖最后由 zzqqzzz 于 2020-7-27 14:44 编辑

PBX2 发表于 2020-7-27 14:24
再继续
小林电桥是属于可以自动判断器件属性的(当然在某些极限条件下,它的判断不可能做到真实与器件属 ...
我理一理,我测试电容esr是直接主参数显示电阻的,因为我关心的是esr,所以就切换至电阻为主参数,不然我的这个版本数据显示会不够精准 其他倒是都没动。
电容为主参数时,esr单位是欧姆,显示不够精确

切换到电阻档为主参数时,毫欧为单位了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4:40

PBX2 发表于 2020-7-27 14:29
小林电桥在测量电容时,主参数在左边,此时看ESR不如看D值。
另外,测电池内阻,你也必须使小林电桥工作 ...

我之前测试汽车电瓶时的一个图,正如老哥所说的,是在电阻为主参数测试的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6:40

本帖最后由 zzqqzzz 于 2020-7-27 16:41 编辑

老哥的bridge写成dridge了。找卖家去啊 哈哈{:5_620:}

PBX2 发表于 2020-7-27 17:30

zzqqzzz 发表于 2020-7-27 16:40
老哥的bridge写成dridge了。找卖家去啊 哈哈

眼睛真尖!这张贴纸是我自己打印的不干胶贴,当时在打印店时就搞错了{:5_602:}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有老哥测试过用过这种电容么,西门子 千层糕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