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kent
发表于 2021-1-9 02:28
大伙先看看用料吧,e1300低音箱板材那么的薄(目测有没有9mm?),
能出什么好低音?忽悠谁呢?满满的廉价货卖相。
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4/847186929/TB2FO4gspXXXXXUXFXXXXXXXXXX-847186929.jpg
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4/847186929/TB2cGWlspXXXXXMXXXXXXXXXXXX-847186929.jpg
cqslot
发表于 2021-1-9 08:49
flik2010 发表于 2021-1-8 12:35
音箱是要经历煲喇叭单元的,特别是喇叭单元的橡胶圈。我的是惠威M1.2书架箱(铝带式高音,6.5寸中低音), ...
胶还是老化的好
PBX2
发表于 2021-1-9 09:11
jie_shen 发表于 2021-1-8 21:50
换一根秋叶原Q565A的信号线没有多少钱。
惠威M200MKIII+和漫步者e3100不是一个等级的产品,而且
几百几千的设备千万别谈烧线材,实话说这是白花钱!根本听不出与鸡线的任何区别来。这都是自己瞎买来的教训!
chonggao
发表于 2021-1-9 09:56
看了楼主的音箱摆放,左边的不要放在低音炮上面,一般2.0的书架箱最好上架子,不过多媒体箱可以不用架子,放在电脑桌最结实的地方,下面可以垫几本厚重的书本,因为音箱喇叭发声会带动箱体共振,箱体共振又传到桌面,桌面又传导到地板,这样叠加的低音虽然量感多了,但是出来的是假低音(不是音源里有的声音),所以听感浑,低音拖尾,没力量,你可以用耳朵贴近桌面就能听到很大的谐振声,这么大的桌面把声音传递出来的量是可观的。
还有音箱离墙不能太近了,加上m200的低音反射口在后面,这样出来的低音量感更多了。
再就是音箱的摆位,因为书房的吸音系数都不高,而且房间都是成比例的,这样非常容易产生驻波,可能就是你说的疑似大鼓的声音,这个必须要抑制。
其实,调整音箱就是减法,就是把除喇叭、倒向口以外的声音调整到最低,比如叠加的声音在3分贝,听感就是音量翻了一倍,这段频率提高了,其它频率就被听觉忽视了,所以缺少细节。
只要认真调整,相信低音就潜下去了,也会干脆利落一些,而且整体会通透很多,低音速度快了,收尾就快,不是大鼓一敲就听不到别的声音,不管录音棚还是室外,大鼓是有回音的(像那种堂音),用高端耳机能听到,只是喇叭震盆大了一下子刹不住,控制不住低音的细节。
说白了,买音箱就是买低音,这个最难,所以听耳机最划算,不用考虑外在环境,只要安静的地方就能享受到音乐。
LJun
发表于 2021-1-9 10:05
本帖最后由 LJun 于 2021-1-9 10:12 编辑
几千块音箱听不到鼓声?? 200块的喇叭低频都能到20HZ了,口径大即可,就怕你耳朵听不到
特别贵的线,声音的区别主要是线本身有调音效果吧,信号线可以买好点,喇叭线相对要求略低些很多电子产品的DIY现在已经不如买成品了,而线材方面的DIY性价比高的多。貌似我这个比楼上的线粗。。。
12寸低音炮,独立数字功放,声音60%已经有点吓人了。音箱虽然频响不如耳机,有的耳机低频能到5HZ,但体验不一样,炮的声音,身体能感受到。。
chonggao
发表于 2021-1-9 10:07
PBX2 发表于 2021-1-9 09:11
几百几千的设备千万别谈烧线材,实话说这是白花钱!根本听不出与鸡线的任何区别来。这都是自己瞎买来的 ...
就是,一万块的线材还没有挪动一下音箱位置的变化大
那一束光
发表于 2021-1-9 10:45
flik2010 发表于 2021-1-8 12:35
音箱是要经历煲喇叭单元的,特别是喇叭单元的橡胶圈。我的是惠威M1.2书架箱(铝带式高音,6.5寸中低音), ...
这肯定是耳朵退化了。其实楼主也可以去医院检查下听力。是不是每个频段都能听见
ppace
发表于 2021-1-9 10:48
两件事,我不烧,但是,128和320用手机外放听就能分得开。
1分55秒那鼓声,我用笔记本自带喇叭外放都能听得见,
是不是你器材设置有问题,或者看看耳朵?
waterhouse
发表于 2021-1-9 11:29
木马有个木耳朵,哈哈
宇文清熙
发表于 2021-1-9 11:54
PBX2 发表于 2021-1-8 15:40
难怪喽!!!
4499更醇厚丰满!!!
4499一个芯片前一阵炒得价格超千,据说是工厂失火了,是不是很眼熟的理由?哈哈
yufei8051
发表于 2021-1-9 12:17
至少我认为128kbs跟无损没啥区别
PBX2
发表于 2021-1-9 13:08
chonggao 发表于 2021-1-9 10:07
就是,一万块的线材还没有挪动一下音箱位置的变化大
对,音箱摆放的确是一门技术手艺,大音箱还有避震脚钉的配置也是。
lcocktail
发表于 2021-1-9 13:11
实际听了下,1分55秒那里有明显的鼓声,就是那种敲击大鼓的声音,如果听不到,说明低频衰减很严重,至少频响曲线是有问题的。
试了下调QE把32Hz-125Hz全拉到最低,敲击大鼓的那种震荡感就几乎没了,说明那部分声音就是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漫步者的频响曲线要么严重凹陷要么就是低频衰减严重。
价格和音质不是同步提高的,而体验和价格相关性就更低了。
大体上说高价产品只是更能发出该有的声音(杂食取向,不考虑专门为特定音乐类型听感设计的),但这不代表听感就会更好,听感是很主观的东西。
PBX2
发表于 2021-1-9 13:13
宇文清熙 发表于 2021-1-9 11:54
4499一个芯片前一阵炒得价格超千,据说是工厂失火了,是不是很眼熟的理由?哈哈 ...
哈哈哈!反正我现在已经能忍住,以够用为原则了{:5_625:}
Hassid
发表于 2021-1-9 13:29
本帖最后由 Hassid 于 2021-1-9 13:31 编辑
dqp05 发表于 2021-1-8 21:47
频响曲线平直,就是低失真,保证原汁原味;
其它指标? 你指哪些指标?
最常见的thd+n失真噪音指标。
又比如,下面的图可以反应低频瞬态指标。输入30hz方波,看输出波形好坏。左边HD600,右边LCD2这两个耳机,HD600的低频瞬态明显要差点,听感会“糊慢”
dqp05
发表于 2021-1-9 13:50
本帖最后由 dqp05 于 2021-1-9 13:58 编辑
Hassid 发表于 2021-1-9 13:29
最常见的thd+n失真噪音指标。
又比如,下面的图可以反应低频瞬态指标。输入30hz方波,看输出波形好坏。左 ...
测试频率响应,都是使用正弦波;
方波,有无数的谐波,不能用来评价频率响应;
再者,频率响应要看0--30KZ范围内的完整曲线,才能准确评价,单独一个频率,没意义;
Hassid
发表于 2021-1-9 14:11
本帖最后由 Hassid 于 2021-1-9 14:21 编辑
dqp05 发表于 2021-1-9 13:50
测试频率响应,都是使用正弦波;
方波,有无数的谐波,不能用来评价频率响应;
单独一个特定方波频率来看这个特定频率的再现质量。其他还有各种指标,不过音箱的比较难找,耳机的能找到一大堆远不止频响曲线的测试指标。
光看频响反映不了真实音质。比如光看频响音箱耳机可能差不多(不看极低频),但一般来说音箱瞬态会比耳机差得多,失真也大,像交响乐更容易糊,小提琴的速度感比较慢。
其实一个最简单道理,随便买个便宜音箱,再用EQ和麦克风强行校准频响,这音箱就能变高级货了?没有这么简单的事
宇文清熙
发表于 2021-1-9 14:29
lcocktail 发表于 2021-1-9 13:11
实际听了下,1分55秒那里有明显的鼓声,就是那种敲击大鼓的声音,如果听不到,说明低频衰减很严重,至少频 ...
漫步者这几年被吹捧太过了,,我印象里也就是个多媒体音箱的水平,没想到现在好多坛友觉得他能代表高保真了,,,
dqp05
发表于 2021-1-9 14:30
Hassid 发表于 2021-1-9 14:11
单独一个特定方波频率来看这个特定频率的再现质量。其他还有各种指标,不过音箱的比较难找,耳机的能找到 ...
音箱的频响曲线比耳机的频响曲线差远了,频率范围也比耳机小;
建议你了解一下真力的监听音箱,就是使用数字校准,把频响曲线校准接近水平线;
再说一下,真力的监听音箱,使用数字功放;
dqp05
发表于 2021-1-9 14:32
宇文清熙 发表于 2021-1-9 14:29
漫步者这几年被吹捧太过了,,我印象里也就是个多媒体音箱的水平,没想到现在好多坛友觉得他能代表高保真 ...
很多人把 好听 理解为高保真,其实是错误的;加了添加剂的菜,好吃,但不是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