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KTank 发表于 2021-1-18 18:33

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性失业危机

环球网发布时间:01-1816:56环球网官方帐号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新闻随笔】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掀起一场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抓手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无疑,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企业多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人力资源困境,也助力许多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上攀升,成为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所引发的社会效应,例如“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及造成的潜在失业风险、技术变迁之下劳动者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等。
2013年就有国外学者预测,机器人和计算机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率可高达47%,其中制造业生产工人属于高风险的被取代职业。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目前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替代率还不足1%。尽管如此,社会和舆论却依然对可能到来的技术性失业感到焦虑。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口自2013年起持续下降,5年间减少超过1000万人,除产业外迁因素外,“机器换人”亦被视为主要因素。
诚如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马丁·福特所言:“智能机器能否有一天侵蚀一般人的工作,这个问题不能从历史中学到,而是要由未来的技术本质来回答。”而本轮技术变革的特征则是,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具备视觉、触觉和深度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已日渐具备在各领域取代劳动者的潜能。
如何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失业危机?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关注“机器换人”的数量和替代率,还应重新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机器换人”一词暗含的意思是,工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可以被机器人这种新的生产要素所取代的,而“机器换人”的决策无非由企业管理者根据投入与回报、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因素制定。那么,人与机器还能存在另外一种关系吗?机器能否成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助力和补充,而不是把工人替换掉?结合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这种“机器助人”的技术变迁路径应该是可行且切实存在的,但必须至少具备以下3个要素。
一是形成社会共识。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选择何种技术变迁的路径应经过全社会广泛讨论,最终形成一种社会共识。然而,过去若干年的企业自动化升级几乎是由企业单方面主导的决策路径,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了企业实施以削减人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的“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方式。
二是对人的劳动价值的尊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轻视蓝领劳动的心态,包括职业技能学校的学生也抱有“学技术是为了不做工人”的想法。“机器换人”归根结底是对部分人类劳动(如重复性的体力劳动)的否定,认为机器可以替换工人将生产流程自动化,甚至还可以监控和管理人工作业。倘若以“机器助人”作为技术改造的核心理念,那么生产流程应以人为中心,机器应成为工人的助手,生产与管理应辅以工人小组作业、车间工人编程、工人参与自动化解决方案等做法。这无疑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由此也需要不断健全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体系。只有当工人掌握了全面且不可替代的技能时,才能成为机器的主人。
三是做好制度设计。能否扭转效率优先、技术优先的“机器换人”策略,不能光靠呼吁企业经营者或工程师改变替换劳动力的思维,而有赖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尽管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率尚且不高,但我们不妨未雨绸缪进行一些设想。
比如,关于市场激励制度。过去若干年各地政府对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倘若社会达成了“机器助人”的理念共识,那么未来的政策激励导向或可作出相应调整,以保障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鼓励劳动者参与技术改造等作为激励准则。再比如,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技术进步引发的就业人口减少也许终将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强大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业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这又不可避免牵涉税收等其他财富再分配制度调整。
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应该服务于人类社会,应成为广大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工具。“技术决定论”或是由企业单方主导的技术革新则可能与该目标背道而驰。只有当社会各方对技术的发展路径展开充分讨论并达成新的共识,“技术之善”才可能被重新激发,技术发展的红利方能惠及每一个人。
(作者:许怡,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ivandouglas 发表于 2021-1-18 18:52

那么,还要鼓励生那么多的孩子将来做什么呢?

freebeing 发表于 2021-1-18 19:12

ivandouglas 发表于 2021-1-18 18:52
那么,还要鼓励生那么多的孩子将来做什么呢?

保持主体民族人口优势,免得被异教徒杀干净

yayuwei 发表于 2021-1-18 19:39

这问题目前无解。还要靠发达国家的慢慢摸索。

xilinmi 发表于 2021-1-18 20:22

这都不应该是没房没车没存款的我应该关心的

pender 发表于 2021-1-18 20:52

你以为机器人便宜?不用维修? 一般的小厂、山寨厂用不起

bypbyh 发表于 2021-1-18 20:56

机器人也是人造出来的!

liuyangczbz 发表于 2021-1-18 23:57

不进则退,你停了别人发展的一炮干掉你,你还停着?不能轻信他人的善良,否则。。。。

szcpu 发表于 2021-1-19 04:33

这个问题有什么好讲的,产业升级的镇痛而已,大到国家层面,小到自我,都还没到享受的时候,努力提升才是硬道理。
父母辈的下岗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但大多数当年的下岗工人,都比当年活的自在,所以,不用畏惧。

今日头条优惠 发表于 2021-1-19 07:41

{:5_639:}

壹筒江湖 发表于 2021-1-19 09:28

赚着卖白菜的钱,操心什么?

拓荒牛 发表于 2021-1-19 09:46

机器的发明,目标就是为了代替和超越人类的啊.
现在技术越来越先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力解放出来.多出来的人口干什么?农业是人力的主要消耗者,服务业也是.含有大量创造性的产业也是.(只是这个对劳动力要求高,所以更需要加强教育,加强教育也需要人啊,比如现在的技术培训),所以我对现在城镇化是持保留意见的.

闪光的UFO 发表于 2021-1-19 10:15

这些是大资本们该考虑的事!一般的民众想的都是少生孩子多种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的利用资源。

mscdex 发表于 2021-1-19 12:19

大趋势

zgj 发表于 2021-1-19 12:31

发展才是硬道理。抵制不了的,就像当年抵制纺织机运动一样。只有提高自己,往产业上游移动,才有生存的空间。

lxl5427351 发表于 2021-1-19 13:21

freebeing 发表于 2021-1-18 19:12
保持主体民族人口优势,免得被异教徒杀干净

用机器可以杀光邪教徒

goyimen 发表于 2021-1-19 13:41

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还有学共产主义社会的,不知道现在还提不提?如果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以后科技高度发达,工作基本都由机器完成,人类基本就没啥工作可干的了,每天只要晒晒太阳啃啃瓜子,想想就激动。

现在最关键的一点是怎样处理大财团的垄断,做到按需平均分配,而不是财富集中到少部分人的手里。

dqp05 发表于 2021-1-19 13:43

自从工业化开始,机器一直在不断取代人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割麦子,以前人工,现在机器;

机器是为人服务的,人操纵机器;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9 17:18

ivandouglas 发表于 2021-1-18 18:52
那么,还要鼓励生那么多的孩子将来做什么呢?

机器人又不住房子。

dstboxu 发表于 2021-1-19 17:44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9 17:18
机器人又不住房子。

机器人不住房子,难道呆着外面风吹日晒雨淋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性失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