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太脆弱了,比人还娇气
这个冬天我专门测了一下电池容量,有刚买的新电有旧电,有品牌也有工包,有镍氢也有仨元锂,有18650/21700也有14500/10440镍氢容量从700~2700(10440~14500),仨元锂容量700~5000(14500~21700)
直接说结果:
室温高于30度时,没测过,天热人懒
室温高于15度时,基本是足容的。
室温低于15度时,镍氢容量只有80%左右,野鸡仨元锂有90%左右,厂牌仨元锂95%左右
室温低于10度时,镍氢容量只有70%左右,野鸡仨元锂有80%左右,厂牌仨元锂95%左右
室温低于5度时,没测过,没条件
镍氢基本以飞狮800/900/2100为主,基本室温一上来立马足容,室温一降就抽风。
啥BPI/倍量黑标几个循环下来容量本来就只剩70/80%了,无法参考温度变化。
野鸡仨元锂一般是配机电,不造品牌或者泓力啥的野鸡品牌,原始容量800~1200。
厂牌仨元锂德朗能、力神、亿纬、汇亿、卓能等,松下、仨洋、索尼等工包。
总的来说,除了厂牌仨元锂,其他都比人还娇气,低于15度就抽风,温度高了又减寿,真是难伺候。 人也是这样 只是人可以根据温度穿衣服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
电池比人娇气啊,人的体温只能36度左右,高几度或者低几度,人就要完蛋 去看看人家登喜马拉雅山的,人家上去了拍照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电池都是贴着身体放着,要拍照了才会放到相机里,原本能拍几百上千张的电池到那种低温环境将会大大折扣。就连带上去的电台对讲机也是这样。 电池存储是低温好。用的时候热乎点容量足 原子的活跃度与温度有关,化学反应又与原子的活跃度有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