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v
发表于 2021-10-23 07:45
本帖最后由 kvv 于 2021-10-23 07:49 编辑
PBX2 发表于 2021-10-22 20:42
如果你是说的这一款,自己看结果(100KHZ下ESR已经远远低于8毫欧了),但是到了100KHZ时电容量减小很多了 ...
按规范手册里介绍的静电容量是20℃、120Hz条件下的值,ESR则是20℃, 100k~300kHz条件下的值看来购买电容时选择的规格比实际需要的规格越高越好
PBX2
发表于 2021-10-23 09:01
kvv 发表于 2021-10-23 07:45
按规范手册里介绍的静电容量是20℃、120Hz条件下的值,ESR则是20℃, 100k~300kHz条件下的值看来购买电容 ...
“按规范手册里介绍的静电容量是20℃、120Hz条件下的值,ESR则是20℃,”
这就对了,普通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其实很难做到上百千赫兹还能有很低的内阻的。
你说的100KHZ-300KHZ时测量那是人家闹着玩的。真品固态电容本来就应该是频率越高ESR值越低(这本来就是固态电容的优势,当然也会有个频率限度)这是普通铝电解电容做不到的地方。就好比某些主板上说使用了军规电容或者某某电容一样。
kvv
发表于 2021-10-23 17:58
PBX2 发表于 2021-10-23 09:01
“按规范手册里介绍的静电容量是20℃、120Hz条件下的值,ESR则是20℃,”
这就对了,普通大容量的电解电容 ...
我不是太明白,手册上本来就是这样标注的
电解电容ESR是100kHz 20℃和-10℃各有一个标示值
PBX2
发表于 2021-10-23 19:09
本帖最后由 PBX2 于 2021-10-23 19:10 编辑
kvv 发表于 2021-10-23 17:58
我不是太明白,手册上本来就是这样标注的
电解电容ESR是100kHz 20℃和-10℃各有一个标示值
我没有看过规范,但是我们平时只要是说到“电解电容”无非就是很大容量的东西了,真正到了很高频率的整流后滤波,其实还继续依靠大容量的电解电容真的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此时简简单单串一个电感得到的结果远比使用一个更昂贵的高频电解电容更给力更划算效率也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开关电源里面的输出端都会带有电感线圈的原因。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1:01
本帖最后由 ycg9603 于 2021-10-25 11:06 编辑
PBX2 发表于 2021-10-22 18:35
给你拿个带正负极的尼康电解电容,上两张调换极性的测量图看看,220UF的显示197.674UF和197.670UF难道会 ...
实践出真知,{:5_625:}。莫非低电压有极性的电容可以当无极性的电容随便用?
又想了想,不对。正因为你没有加偏,因为是交流测量,所以你交换正负极前后没有区别,所以才测出同样值,这个证明不了加偏后的情况。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1:08
PBX2 发表于 2021-10-22 16:58
按照你的理论,几乎所有的LRC电桥都没有什么用处了,厂家也不应该生产销售了。
...
这不是我的理论,是哪里看到过,觉得有道理,才有此一问。
PBX2
发表于 2021-10-25 16:16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1:01
实践出真知,。莫非低电压有极性的电容可以当无极性的电容随便用?
又想了想,不对。正因为你没 ...
你去想想当年的OTL,OCL功放以及前置放大,输入端是不是都是用的5-10UF有极性电解电容?要不你自己仿真一个试试正负半周是不是不一样不就结了。
现在是条件越来越好,无极性BP电解电容也出来了,以前费好大劲去测量配对的孪生差反对管也有了,不可同日而语了呀!
PBX2
发表于 2021-10-25 16:20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1:08
这不是我的理论,是哪里看到过,觉得有道理,才有此一问。
你的意思就是按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加入一个带极性的直流电压源再测量,对不?
那么把电容极性反过来重新测量的时候,你加入的带极性直流电压源是不是也要反过来?
那么测量的时候是不是还是一样的?{:5_604:}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6:36
PBX2 发表于 2021-10-25 16:20
你的意思就是按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加入一个带极性的直流电压源再测量,对不?
那么把电容极性反过来重新测 ...
加入的偏至电压大于等于检测的交流电压幅值,这样,相当于把交流电压曲线沿y轴向上平移了一个偏至电压值,加在电容两端的电压就不是变极性的了。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6:38
这样,正反都对应加偏测量当然是一样的,但是跟你不加偏比可能不一样。这是我的疑问所在。
PBX2
发表于 2021-10-25 16:42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6:36
加入的偏至电压大于等于检测的交流电压幅值,这样,相当于把交流电压曲线沿y轴向上平移了一个偏至电压值 ...
是的呀,但是此时当你把电容以及加入的偏置翻转插入,是不是还是一样的?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6:43
毕竟极性电容的应用场景都是直流而不是交流,测量尽量还原应用场景也应该对吧。
kvv
发表于 2021-10-26 08:40
PBX2 发表于 2021-10-25 16:20
你的意思就是按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加入一个带极性的直流电压源再测量,对不?
那么把电容极性反过来重新测 ...
BP电容貌似也有应用场景的限制
我之前将极性电容替换为BP电容,但是替换后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还原后一切正常。
网上搜到在电路里充当滤波电容时,极性电容和BP电容可以互换,但我尝试在直流电路中将极性电容替换为BP电容就不行~~~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6 10:02
PBX2 发表于 2021-10-25 16:42
是的呀,但是此时当你把电容以及加入的偏置翻转插入,是不是还是一样的?
...
我说的是加偏和不加偏对比,不是加偏以后对调正负极再测试的对比(加偏后对调电容正负极,如果加偏电源正负极不变,还能一样吗?)。
PBX2
发表于 2021-10-26 10:08
kvv 发表于 2021-10-26 08:40
BP电容貌似也有应用场景的限制
我之前将极性电容替换为BP电容,但是替换后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还原后 ...
BP的无极性电容也分很多种,像这个大的(至少比100UF同等耐压电解电容大)就很好,小的就不行。
PBX2
发表于 2021-10-26 11:09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6 10:02
我说的是加偏和不加偏对比,不是加偏以后对调正负极再测试的对比(加偏后对调电容正负极,如果加偏电源正 ...
电解电容的正负极能加反向的电压吗?加了以后会怎样?
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5_596:}
PBX2
发表于 2021-10-26 12:05
本帖最后由 PBX2 于 2021-10-26 12:16 编辑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6:38
这样,正反都对应加偏测量当然是一样的,但是跟你不加偏比可能不一样。这是我的疑问所在。 ...
那再请问,就先不说测量的电容量了,就说这个“加偏电源”是不是也有内阻?会不会带来电容的副参数的改变?就比如说ESR值(除非这个“加偏电源”的内阻无穷大,那岂不是相当于静电了?此时如果有静电加入,而电容器本身的ESR又很小,会不会使这个“加偏电压”相当于短路而立马消失?),如果这个“加偏电压”不是静电,而是真正的电源,那这个电源的内阻是不是相当于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从而使真正的电容器的ESR值变小(电阻并联后的阻值公式就不用我说了吧,那不就是欧默定律吗)。
PBX2
发表于 2021-10-26 14:06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5 16:43
毕竟极性电容的应用场景都是直流而不是交流,测量尽量还原应用场景也应该对吧。 ...
再比如电容他也有耐压,低的2.5V高的上千上万伏的都有,那么怎么加偏?是自动加偏还是手动?就比如上面我给出的这几种该加多大的偏置直流电压?450V你加进去10V有什么意义?反过来2.5V耐压你给它加10V难道不击穿?我倒是记得使用LRC电桥测量电容时需要先短路放电的(其实有不少人的电桥都是因为电容没放电而损坏的了!这个估计本论坛里就有人干过{:5_625:})LRC电桥一般都会在说明书首页就写出警告,一般都是不能带电超过30V的,而且LRC电桥的内部测量端都会有好多个二极管在做保护的。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6 16:41
本帖最后由 ycg9603 于 2021-10-26 16:44 编辑
可能我的表达有问题,我不是跟你争论,我只是没有设备又想知道加偏和不加偏的区别,如果可以只是想麻烦你帮忙试试。没别的意思。
加偏就是为了抵消交流电测量时对电容的反向电压即可,好像交流测量电压是1v左右吧?这样加偏后,电压最高也就2v多点,基本不用考虑电容耐压。另外,加偏不是应该串联加吗?并联是什么目的?
PBX2
发表于 2021-10-26 20:15
ycg9603 发表于 2021-10-26 16:41
可能我的表达有问题,我不是跟你争论,我只是没有设备又想知道加偏和不加偏的区别,如果可以只是想麻烦你帮 ...
额,对不起,我不会去试的,原因就是我自己都没有根据和理论上的支持,比如需要多高的电压?或者说加偏电压需要达到电容耐压的百分之多少?需要使用电池之类的纯正直流电还是可调电源的直流电?如果是电池,那是使用锂电池还是镍氢还是铅酸电池?而且当电容的耐压不同的时候如果加偏也不同我怎么知道那个更有说服力?等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