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量 发表于 2006-5-22 08:41

讨论灯碗的设计

<BR>
<P>今天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总结了一下反光碗特性,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指正。</P>
<P>如图,是全内反射碗,透镜和抛物面反光碗的光路图。点击上面图片可以放大,可正常观看。</P>
<P>大家可以看出,</P>
<P>1、透镜如果要高效率,必须要尽量靠近LED,或表面尺寸(半径大),或焦长短(LED在其焦点上)。</P>
<P>满足这些要求的透镜其实是高数值孔径(可以说是光圈)的透镜,目前最高直径、焦距比的透镜一般是1左右,</P>
<P>显微镜物镜达到0.8,也就是说普通玻璃(非高色散,低折射率)的透镜必定要损失一部分led光。</P>
<P>但是,透镜的聚焦效果最好,光束准直性最好,可以产生理论上的平行光柱。所以高平行光束的方案尽量采用透镜。</P>
<P>但是,由于LED发光并不是一个点,而是有大约几个平方毫米的小平面,所以,单个透镜产生不了高平行光束,</P>
<P>即单一透镜只能产生较好的平行光柱,远处光束仍散开。要想对LED产生高度平行光柱,必须采用透镜组,至少3片,</P>
<P>但是效率下降,即损失光更多。</P>
<P>由于透镜光柱平行度高,故直视效果亮度高。晃眼,但是效率并不高。</P>
<P>2、抛物面反光碗,依靠金属反射成平行光束,led位于抛物面焦点处。金属反射率一般(铝)为90%-94%,</P>
<P>所以效果还可以,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泛光的来源。减少泛光必须加大反光碗直径,但是准直光柱直径也随之加大,</P>
<P>使用不便,且手电照明仍需要泛光。同样由于LED发光部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小面积,故无法做到高度准直。</P>
<P>光束远处仍发散。合理设计碗的尺寸,可以调整泛光和直光亮度之比,调整光斑内强度分布。</P>
<P>3、全内反射碗,利用不同折射率介质的全内反射原理,碗表面不镀反射膜,反射效率高于98%,(优秀的望远镜内部</P>
<P>都有两个全内反射镜子,单反相机顶部的五棱镜就是全内反射原理,D70省却五棱镜,使用了五面镜子拼成五棱镜状,</P>
<P>代替五棱镜,减少成本,虽然效果尚可,但是取景器亮度下降,不如D200的取景明亮,d200采用了全内反五棱镜)故全</P>
<P>内反射碗反射效率高,如光路图,大家可看出灯碗准直效果直接逼近透镜,而且光损失少,由于发光LED不是一个点,</P>
<P>全内反射灯碗无法理想准直,而且加工误差,造成同样存在泛光,但是比抛物面的泛光少,准直效果同透镜相当或略差</P>
<P>(透镜加工精度要高)。但是透镜不禁磕碰,塑料灯碗禁使用,恶劣环境下塑料可靠。这也是我看中这个产品的一个</P>
<P>原因。</P>
<P>当然HID灯的发光点小,热量高,使用透镜损失大,使用金属灯碗散热好,耐高温,禁磕碰,准直性好,</P>
<P>虽然有泛光,但是仍是最优方案。</P>
<P>希望大家一起讨论。</P><BR><BR><BR>

TommyD 发表于 2006-5-23 00:56

<P>不错,行家!! </P>

灯泡企鹅 发表于 2006-5-23 01:53

<P>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P>

刹那激情 发表于 2006-5-23 18:33

<P>看楼主的意思是说全内反射碗性能好?那为什么采用此类形式的手电筒不多,大多还是用普通深椭反光镜?</P>
<P>我也觉得理论上来说全内反射碗应该很好,但没有试过,也就没有发言权,呵呵呵……</P>
<P>希望实际比较过的朋友给解释一下,谢谢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灯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