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7 10:44

对TP4056恒压阶段的疑惑

在焊接调试YPF白菜移动电源的过程中,对TP4056单锂充电IC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测试过程中产生一个疑问:TP4056的恒压阶段的技术细节究竟是怎样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疑问,主要是因为在移动电源的焊接调试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这个移动电源用外接5V电源向移动电源充电时,当电池电压充到4.20V的时候,充电芯片从烫手变成微温,这个转换很明显,说明芯片已经从恒流阶段转入恒压阶段。但是再继续监测电压的话,发现电池电压仍然在上升,从4.20V逐渐上升到4.21V、4.22V、4.23V…… 到转灯时电池的电压是4.24V。

按照TP4056的DataSheet,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20V,芯片转入恒压模式,就应该恒定在4.20V,然后监视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降低到设定电流的十分之一到时候结束充电转灯。但实际检测结果并非如此,进入所谓“恒压阶段”的时候测量电池电压为4.20V,之后电池电压仍然一路飙升,直到最后的4.24V。

所以我在想,芯片的实际控制模式,恒流之后可能并非恒压,而实际上是限压??因为,如果像数据手册里面说的,对于本例,是在4.20V转入“恒压阶段”,那么往后电池的端电压应该不会高于4.20V。但实际上电池电压仍然在上升,所以我觉得它实际上不是工作在恒压状态的。

另外据坛友反映,貌似最近新批次的TP4056转灯电压比以前的高。例如我这个移动电源,原来是4.26V仍然不转灯(在4.21V就已进入所谓“恒压阶段”),后来从王工处买了三片,把这片有问题的换掉,之后转灯电压就是4.24V了。莫非是拓微对TP4056做了修改?改了那个“恒压阶段”的工作模式?

geniuskim 发表于 2012-5-27 11:27

mraq2002 发表于 2012-5-27 11:44

以前都嫌低,估计是厂家故意提高了。

ckwmail 发表于 2012-5-27 11:45

外围元件精度问题。论坛里有如何使4056恒压达到4.2V的帖子,就是调整一个电阻的阻值。多翻翻。

hyb1975 发表于 2012-5-27 12:17

ypf 发表于 2012-5-27 12:19

4056的CC-CV拐点不明显,不能以温度判断···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7 12:55

不知道几位回帖的坛友有没有仔细读贴。我的问题核心在于:按照数据手册,进入恒压阶段后,电池的电压就不会上升了,只是因为电池内阻及线阻的存在,充电电流会逐渐降低。而我实际监测的情况是电池电压仍然在不断上升。
这跟IC误差及万用表误差无关。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7 12:59

ypf 发表于 2012-5-27 12:19 4056的CC-CV拐点不明显,不能以温度判断···

拐点不明显?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从恒流到恒压不是陡直切换,而是渐变的?
如果这样的话,仍然属于IC精度问题。

geniuskim 发表于 2012-5-27 13:04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7 14:23

geniuskim 发表于 2012-5-27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面说的你同样没仔细思考

为什么锂电要恒压呢?


我觉得你的看法有问题,如果是恒压源接电池的话,哪怕由于电流下降导致线阻上的压降减小,电池端电压上升,但是导线电阻上的压降减小,此消彼长,折算在恒压源的输出端的总电压是不变的。而且,恒压源的功能就是要保持输出电压的一定。
其实你也可以拿一个精密稳压电源调整到4.20V,然后拿一个接近充满的锂电池串联一个0.1欧电阻(模拟线阻)接到稳压电源上测试,可以很容易地验证我所说的情况。结果必然是电池端电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大于4.20V。

我觉得,对于TP4056在进入“恒压阶段”之后,电池电压仍然上升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有:
1、如YPF所说,TP4056从恒流阶段转入恒压阶段,并不是陡直转换的,而是逐渐过渡的。这样,最终的停充电压就是恒压阶段设定的电压。对于本例这片IC,由于离散性,恒压值稍高一些达到上限,不过也在正常范围内。
2、可能TP4056在恒流阶段过后的那个阶段,实际并非恒压模式,而是一个限压模式——电流逐渐下降,只要电压不超过某值就行,然后检测到电流下降到设定值之后就停充。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具体情况只有拓微最清楚。本帖连接我已发给了拓微王工和彭工,截至目前貌似木有反应。

ypf 发表于 2012-5-27 15:25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7 1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拐点不明显?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从恒流到恒压不是陡直切换,而是渐变的?
如果这样的话,仍然属于IC精度 ...

这货目前就这样,CC-CV是渐变的,我不晓得和精度有啥关系,要是想有什么改变就期待有没什么改进产品吧·····

geniuskim 发表于 2012-5-27 16:28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7 16:52

看来405X就这水平了。 至于2%精度的事,曾跟TP的人讨论过这个,只要客户要2%的他们就给出货。我觉得这种做法属于自毁声誉自损前途的短视行为,因为2%精度对锂离子充电IC来说实际上是不合格的,当然那不是本次讨论的主题。

zfl517 发表于 2012-5-27 18:19

本帖最后由 zfl517 于 2012-5-27 18:22 编辑

貌似4056是4V转恒压,
冲电曲线跟K8500相似,证明没有什么问题.
K8500

4056

LZ要求的那种恒压EBC-A完全满足.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8 00:20

zfl517 发表于 2012-5-27 1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貌似4056是4V转恒压,
冲电曲线跟K8500相似,证明没有什么问题.
K8500


数据手册上说是4.2V转恒压,不过看起来实际情况这个转折点不明显,貌似是缓慢变化的。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8 00:35

手册里面貌似转折部位是一条斜线,也不是一个陡峭的拐点。不过我感觉实际测量那电压连斜线都算不上,感觉就是曲线。

cooldiy_cn 发表于 2012-5-28 01:15

按道理都应该是恒压 可是我测试了tp4056 tp5000 没有一个是真正cc-cv的总有一个过渡区 怀疑是由于cc不是真正的cc,而是电压升到3.8v左右时由于电源压差与电池过小导致无法维持高电压。。。可以加散热 提高电源电压试试。。。或者用高压限流3r33做前级试试。。。比如6v的800ma的3r33 可能可以做出比较好看的曲线。。。个人猜测。。。估计只有ebd-a才可以做出标准cc-cv曲线 其他只是“尽可能” 毕竟一个充电芯片也不是单片机,不可能过分复杂,只是一个简单恒流电路。。。在电池电压与电源压差一定范围内恒流 ,超出就只能尽其所能的供应了。再说,国产的话,datasheet上的参数要打折扣的看。。。

zfl517 发表于 2012-5-28 06:53

EBC-A因为是4线连接,检测电压在电池端,而其他的冲电器或冲IC,电压检测在芯片上,IC输出与电池是有接触电阻的,是不是这个接触电阻的分压,改变了恒压曲线?
监测电压去IC输出脚而不要在电池上,估计曲线就会不一样吧,有空试试

Fireflying 发表于 2012-5-28 10:01

zfl517 发表于 2012-5-28 06: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EBC-A因为是4线连接,检测电压在电池端,而其他的冲电器或冲IC,电压检测在芯片上,IC输出与电池是有接触电阻的 ...

如果充电电流比较大的话,线阻的影响可能比较大,用四线接法可以避免线阻对电压检测的影响。不过我觉得4056用在900mA的情况,线阻的影响比较小吧?再说,现在的疑问发生在所谓“恒压阶段”,这个阶段的充电电流已经大幅度减小了,线阻的影响更小。

fangsiiyu 发表于 2012-5-28 10:5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TP4056恒压阶段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