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之全新移动电源,退烧专用~开发ING
{:1_303:}移动电源太多功能,会不会觉得很烦呢~~移动电源输出波纹太差,效率太低,是不是也很烦呢~~
现在移动电源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要么就是极低价格的通路货
要么就是较高价格的奢侈品~·
定位中端的厂家,似乎没看到几个了~
在第一代白菜做完以后,也很久没有折腾移动电源了。
由于最近上班位置的改变,需要用移动电源的概率又被提升了那么一点点~
老白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长途使用和符合现在移动电源的趋势了,虽然它依然很坚挺~~~
SO,就有了今天的主角,一台,不发烧,追求实用的移动电源~
设计目标:
在合理的性价比范围内,提供较高的实用效率
充电尽可能快(那种1A-2A充电驴速还没放电快,受不了)
电池寿命尽可能长
有一定的可玩性,可拓展性~
差不多就这些了
目前硬件设计已经完成,过一段会开发一个基础板的程序,先能跑起来,然后,会将部分硬件开源以供大家自己DIY程序之用。
基本配置:
3A同步升压
10*10一体电感(升压用)
2个USB输出
0.5W LED照明
4个电量指示LED
3路独立充电(单片机参与部分控制)总计组合充电电流为5A
SANYO OS-CON电容(BAT一个,VOUT一个,电池端波纹同样需要照顾)
经过特别设计的PCB散热系统,可以将热量尽量导出而非累积在电路仓内部
目前测试稳定充电电流BAT端可达5A(带外壳),理论极限可达6A+(OPEN CASE)
板子属于测试用途,还是手焊的,以后会考虑机器贴装
单片机虽然halt模式静态电流已经不到1uA,但是仍然有加入self kill部分电路,可以彻底关断单片机电源
、
正面大概就这样
背面,3路DC-DC充电,主要IC都在此地
差不多先介绍到这里,有问题OR意见可以回帖提问~{:1_303:}
我来顶一下。。。 本帖最后由 sypf 于 2014-2-5 18:02 编辑
Q&A第一期1:和小米价格相比?
不会比小米便宜,不做烂货。想和小米比价格的请买小米。
2:边冲边放?
硬件上可支持,micro冲,USB大口放,软件上还未决定
3:充电用什么电源?
5V 2A电源2个,插2个大口(与输出复用),5V1A电源一个,MICRO,全插电脑USB上也行
4:成本多少?
还没合算,软件都还没写完呢
5:输出电压?
空载输出电压会做在5.1V中心点这样。
6:是否可换电池?
不可换,电池焊死,通过优化的放电保护机制,电池寿命可以做到比较长。会提供更换电池组的服务。
7:micro usb是否可以2A充电?
可以,需要修改一个检流电阻,但是就无法兼容1A电源了。
支持退烧产品。 期待早日出成品,另外充电方式是脉冲式充电么?
接笔记本电源充电?也要照顾下2A、1A的电源吧 支持!不过不懂这些 肯定会火 板子在这了, 外壳呢?算过一套裸平台(不含电池)成本是多少呢? 既然是退烧专用,还望楼主尽量不要采用没有档次没有质感的塑料外壳, 还没有移动电源,等楼主的退烧版看看 没有外壳?? 说句不中听的话,小米电源一出,再折腾这些就没太大意义了 不用折腾了,春节过后小米电源分开购买了 收藏一下 个人觉得,充电部分需要深入细化考虑功能。
1、要考虑方便性,尽量用主流的5VUSB充电头提供充电电源,不要对充电头有太高的要求;
2、基于用户手头充电头各不相同,如果能通过单片机的某算法,实现充电电流自适应那就比较好了,在充电头的输出能力比较强的时候,用大电流充电,缩短充电时间;而如果充电头的供应能力不足的话,可以自动以安全的电流充电,仍然可以充,不至于罢工;
3、之前的白菜移动电源,外壳是个软肋,虽然性能不差,但是比较丑陋,这次的外壳能否提升一下品质?尽量美观一点?
4、插针方式连接,可靠性怎样?插针需要过大电流吗? 本帖最后由 zkjj 于 2014-2-3 19:30 编辑
希望大电流放电电压尽量能高一些,比如5.2V以上,有些手机和平板大电流充电对电压要求比较高,小米移动电源这方面就不行。 看看学习 充电电压不是5v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