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u
发表于 2014-3-26 10:17
本帖最后由 heliu 于 2014-3-26 10:43 编辑
一个元件可以解决的你用了7个,被老板知道马上抄了你{:1_292:}
直接在保险上串个0.1左右电阻(与线阻一样)就达到效果了。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3-26 11:33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4-3-26 12:08 编辑
heliu 发表于 2014-3-26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元件可以解决的你用了7个,被老板知道马上抄了你
直接在保险上串个0.1左右电阻(与线阻一样) ...
好主意
仔细一想,也能实现近似效果,只是功耗大不少
1 发热
0.1欧 *4A*4A=1.6W发热
原先 80%效率,30W交流输入功率,输出24W,自耗6W
现在白白浪费多1.6W
2实际输出电压
下分压 3.9K, 上分压 4.3K(1K8--->1K6) 空载3.9K=2.5V 3.9K+4.3K=5.2V
带载4A
3.9K= 2.5+0.4=2.9V
3.9K+4.3K=6.10V ---------------+0.9V +15%
补偿高了点
=======================
感觉改60m欧 ,损耗1W ,补偿 0.54V ,比较靠谱
如果大家接受这多出了的1W发热功耗的话(自身6W,+16%)
=======================
我还是愿意加7零件。
三爷
发表于 2014-3-26 12:22
技术贴,学习了。
qdzw
发表于 2014-3-26 12:45
先收藏,在学习,顶楼主
heliu
发表于 2014-3-26 13:38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3-26 1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主意
仔细一想,也能实现近似效果,只是功耗大不少
如果这个电阻损耗达到1W,那么说明线损达到了2W。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线径把线阻减半,那么这个补偿电阻也减半。
你将省下1.5W的功耗{:1_292:}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3-26 13:54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4-3-26 13:57 编辑
heliu 发表于 2014-3-26 13:38
如果这个电阻损耗达到1W,那么说明线损达到了2W。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线径把线阻减半,那么这个补偿电阻也减 ...
线阻线阻,自然有功耗了。但这个发热不是堆积在电源里面,无需担心发热问题。
用超粗的线还不用补偿呢。8平方如何?
自带的线已经很粗了,换线划不来,太硬没意思。
aec.
发表于 2014-3-26 19:22
heliu 发表于 2014-3-26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元件可以解决的你用了7个,被老板知道马上抄了你
直接在保险上串个0.1左右电阻(与线阻一样) ...
这个更简单,一个电阻就好了,有空改个试试。
lajiaomian
发表于 2014-3-30 18:53
收藏资料 谢谢内裤兄
carlsa
发表于 2014-3-30 20:54
LZ 实在很厉害, 记号留作参考。
mayleelife
发表于 2014-3-30 21:12
竟然有和托内库同等的技术高手了。
欢迎在多些啊
heliu
发表于 2014-4-18 17:46
手电论坛里像楼主这样的技术贴太少,今天再细看了楼主的电路,用正激的方向对占空比取样的确是好点子。
我的方法在电流大的时候功耗较大是明显的缺点,楼主的电路没有这个弱点。
回到楼主原来的思路,探讨一下。
我觉得三极管不用加R104增加到56K直接接到C101的负极就有效果了。R102调整补偿比例。R103也去掉。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18 19:25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4-4-18 19:49 编辑
heliu 发表于 2014-4-18 17:46
手电论坛里像楼主这样的技术贴太少,今天再细看了楼主的电路,用正激的方向对占空比取样的确是好点子。
我 ...
当时设计考虑的问题
1 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离散性很大,采用串R103实现深度负反馈,保证特性一致
串R103后是比较线性的V/I变换(在Vbe导通后),调节参数非常容易。
2 C极不串电阻,如果放大过猛甚至饱和,431下分压电阻过小,输出10V都有可能.
串10倍于R15值的R104,保证最高仅提升10%左右。
流过三极管的电流才 64uA( 2.5V/39K )
=========================== .。。..
修正我配套的说明错误, R103可以调节补偿曲线,但和R104无比例关系。
成比例关系是R103/R104的电压比,但现在要的是电流不是电压。
===========================
如果按你的说法,去掉R103/R104,合理设置R101( 注意三极管的电流范围 ,对原先分压电阻网络的影响, 电压提升的极值 ) ,直接电流传输过去, 感觉或许能实现相同效果,零件还少2个,
需要测试--------------这个当然是你来干了
谁提出谁实践
heliu
发表于 2014-4-18 20:27
不好意思没有标标点,
“我觉得三极管不用加,R104增加到56K直接接到C101的负极就有效果了。R102调整补偿比例。R103也去掉。”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18 20:38
heliu 发表于 2014-4-18 20:27
不好意思没有标标点,
“我觉得三极管不用加,R104增加到56K直接接到C101的负极就有效果了。R102调整补偿比 ...
那你可能真的要不好意思了
直接串电阻那么简单就OK的话,我就不用弄的那么复杂
我试过,特性完全不对,因为正激电压正比于负极地,不能直接电阻连通到431输入端2.5V
必需加三极管转换电平才行。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19 09:54
我也试过 R101/R102分压加C101滤波,再通过R104接到431上的简易方法
当R101/R102阻值比R104低好多时,线性度好不少,但因为直流偏置影响需要通盘考虑431分压电阻比例和阻值,而且考虑补偿最大值限制问题需要外加稳压二极管(小电流下稳压特性很烂)钳位电压
还不如加三极管同时钳位和电平转移,而且小电流下不会启动补偿电路(Vbe未导通),空载电压好计算,启动补偿后线性好。
aprilia86
发表于 2014-4-19 14:36
那个写“USB detector”的是什么DD?{:3_101:}
keetian2
发表于 2014-4-19 15:30
HP 5V4A 增加线损补偿,任何TL431光耦反馈的反激式电源都能做
talentfish
发表于 2014-4-19 17:13
标记个,慢慢看。。
pangqs
发表于 2014-4-19 17:33
收藏资料 谢谢内裤兄。 人 不 错还 回 答 过 我 不 少 问题。。
wywx
发表于 2014-5-6 22:40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19 09:54
我也试过 R101/R102分压加C101滤波,再通过R104接到431上的简易方法
当R101/R102阻值比R104低好多时,线性 ...
照着线路改了一个,电容是用10UF的电解,空载电压改到5.2,用迷你EBD以2.5A放电,hp电源输出端电压为5.47V,ebd端电压为5.16左右,问下这正常不??传说中的5.7呢???问题出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