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3:46

纳丽德NexTorch TA40的X光透视图~

本帖最后由 sfwjsxg 于 2014-11-5 14:53 编辑

因为在这里通过展示X1,赢得了一个X1的升级版——E1,估计这几天就到了。说等E1到了,要拍X光片,所以论坛一位老朋友,“手电照过的国度”,就把他之前试用的TA40给我寄了过来,一起拍X光。没想到TA40竟然先到了,所以今天做完实验就顺便拍了。就当是“手电照国国度”评测贴的后续一点补充吧。两张图,区别就是沿筒身轴向旋转了90度而已。里面的电池也是纳丽德自家的带保护板的18650。原本扔了个带磁铁的浅蓝头进去无奈够不到,幸亏同学手里有rt3,把里面的原厂带保护板电池拿来用了。上图吧~




扫描仪出问题了,直接用观片仪+相机拍的,效果也还行。
可以看出,头部攻击头和抱夹的不锈钢以及尾盖压环的铜,比筒身的铝合金要对X光阻挡高的多。头部电路仓里面的电路,竟然是歪的,觉得应该是被导热胶包裹在中间吧,不过竟然是歪的,和之前发的surefire的U2,KX1头部的电路比,感觉上让人不那么舒服。应该做一个台阶,起码别歪嘛。。。强迫症伤不起。。。猜测承载LED的那个板子,应该不是铜的,因为导线穿透其中的时候,导线仍然可见,估计是铝合金吧,铝合金导热率也还不错的。有一个充电指示灯在18540电池前面那个凹环的位置,但两个角度的图里面都看不出来,也没看到导线什么的,开始的时候着实没搞懂,后来从屁股往里看到电路,才发现原来那个“指示灯”只是一个透光的窗口,真正的指示灯是在电路板正极弹簧旁边的一个贴片LED。整个筒身最薄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尾部抱夹夹着的地方,另外一处是头部电路仓放入顶着筒身内壁的那个台阶处(看起来薄,但加上电路仓末端的厚度,就一点也不薄了)。毕竟是铝合金,强度也应该是没问题的。
That’s all~

补充:在8楼,有结构方面的新猜测。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3:47

沙发自己占了~

觉得图片不够大,可以点击,有更大一些的。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3:49

对的,充电指示灯是贴片,贴在电路板,红光通过筒壁和电池的缝隙泄露到筒壁上的硅胶柱里,然后透出来。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16

太好了,终于知道ta40的内部清晰构造了,一直想打开公鸡头看看内部,{:5_639:}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4:18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16
太好了,终于知道ta40的内部清晰构造了,一直想打开公鸡头看看内部, ...

嗯呢,x光不就是干这个的么。哈哈

攻击头打开,估计最多能取出光杯。如果要获得不错的导热,电路仓和筒壁之间应该用导热胶都封死了。。。。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32

怎么看到led下面承接板,好像是单独的,led隔板散热看不清,电路仓是一体的,桶身为一体。

2720330 发表于 2014-11-5 14:41

不错不错,LZ真是真是真是--一个好人。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4:48

本帖最后由 sfwjsxg 于 2014-11-5 14:53 编辑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32
怎么看到led下面承接板,好像是单独的,led隔板散热看不清,电路仓是一体的,桶身为一体。 ...
本来我也觉得led载板是单独的,后来仔细看,在电路仓和光杯之间,有一个套环。
如果是单独的,那个一半接光杯一半接电路仓的环,就不好固定了。。。电路后面是压环,那电路从后面装入就可以,led载板可以本身就和电路仓是一体的呀。。。
基本应该是这样,从屁股往头部,顺序是:

电路压环,两层电路,电路仓(和LED载板可能是一体,都是铝的),LED,一个环(大概半个电路仓厚,后面内径细,前面内径粗,它的后部拧在电路仓前部,它的前部拧着光杯的后部),光杯。



本来我也觉得led载板是单独的,后来仔细看,如果是单独的,那个一半接光杯一半接电路仓的环,就不好固定了。。。电路后面是压环,那电路从后面装入就可以,led载板可以本身就和电路仓是一体的呀。。。


也都只是推测,但估计差的不会太多吧。


圈起来的几个近似圆的都是有螺纹痕迹的。那个长椭圆,是那个套环的一部分,一端接着光杯,一端接着电路仓前部。个人是这样猜测滴。。。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49

稳压滤波电感及内置mos管的芯片可见,恒流电路无疑,使用18650时咋不是恒流的?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4:58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49
稳压滤波电感及内置mos管的芯片可见,恒流电路无疑,使用18650时咋不是恒流的? ...

是前期降压恒流,末期升压线性。并非不同电池时候整体维持效果不同。
TA40在用123A和18650时候,各档电流是不同的,18650时候各档电流都自动下调了,这点老衲已经在以往帖子里解释过了。
TA4也是同理,只是TA4功率比40小的多,因此极亮维持时间更持久而已。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4:59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4:49
稳压滤波电感及内置mos管的芯片可见,恒流电路无疑,使用18650时咋不是恒流的? ...

我还真没联机测,就算测也只能测电池端电流和led的照度。

早晨刚到手,就最亮档开了10min感觉了一下发热,还没来得及其他把玩呢。

不知道具体的续航图是啥样。如果能像flashlightguide测试筒子一样出照度-时间图,就一目了然了。

莫非电路上有热敏电阻之类的,来通过温度调节么?真不晓得啦~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5:07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4:58
是前期降压恒流,末期升压线性。并非不同电池时候整体维持效果不同。
TA40在用123A和18650时候,各档电流 ...

{:5_639:}学习了,还以为根据电压判定不同,同时存在着两种分支电路。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5:24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4:48
本来我也觉得led载板是单独的,后来仔细看,在电路仓和光杯之间,有一个套环。
如果是单独的,那个一半接 ...

估计和你说的差不多,分析的很到位了,桶身一体又足够厚,散热面积及热熔没的说,挡板也够厚,散热确实也无啥问题。其实我觉得TA40用18650时没有10分钟降档保护最好了,够亮够用。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5:28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5:07
学习了,还以为根据电压判定不同,同时存在着两种分支电路。

不敢,个人拙见。
前期降压恒流,电池端输入电流可以很小,电压下降慢。等电压越来越低,电路为了维持输出功率稳定,只好增强输入电流来弥补,这样电池电压会加速下降。
到了后期,电池电压低于LED的电压时候,开始进入升压状态,此时需要很大电流来维持,如果不降低输出功率,电池将会被很快耗尽,因此此时选择线性减小输出功率,目的就是减小电池端电流,延长续航时间。

手电照过的国度 发表于 2014-11-5 15:30


lz的能量很强大

发射出的x射线完全穿透了号称坚不可摧的TA40

膜拜一个先

顶顶然后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5:34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4:48
本来我也觉得led载板是单独的,后来仔细看,在电路仓和光杯之间,有一个套环。
如果是单独的,那个一半接 ...

LED发热巨大,因此必须和与筒身一体的超厚底座直接接触,这样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散热。
电路发热相对很小,因此可以利用卡环或者压环额外固定。
顺便说下,TA4和40的灯珠底座也是超厚的,这样无形中和筒壁连接面积也大大增加了。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5:34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5:28
不敢,个人拙见。
前期降压恒流,电池端输入电流可以很小,电压下降慢。等电压越来越低,电路为了维持输 ...

原理上应该就是这样没错了~{:5_639:}

sfwjsxg 发表于 2014-11-5 15:37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5:34
LED发热巨大,因此必须和与筒身一体的超厚底座直接接触,这样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散热。
电路发热相 ...

TA40的LED底座,不是和筒身一体滴,图里很明显的。应该是和电路仓一体的,然后电路仓外壁和筒身接触。不过导热应该不慢。

当然,筒子体积一共就这么大,一直在xml2的极限10w续航,久了这个体积没有一个能受得了,设计成10min将挡,也是很合理的。足够使用。

llzz 发表于 2014-11-5 15:40

炽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4-11-5 15:28
不敢,个人拙见。
前期降压恒流,电池端输入电流可以很小,电压下降慢。等电压越来越低,电路为了维持输 ...

有道理,长姿势了。{:5_639:}

xfdqz 发表于 2014-11-5 16:37

{:5_628:}都太牛B了吧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纳丽德NexTorch TA40的X光透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