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5V电源输出电压到底有多重要?
长久以来,论坛给我的概念一直是5V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最后到手机充电口时最好为5.0000V。所以有线损补偿的推崇和看不起额定输出时电压4.8V。 那么到底4.8V输出对手机充电的影响有多大呢?是否相对于纹波,电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呢?手机对电压敏感的话 4.8基本不能满速 过去亚马逊的都是4.8V怎么解 从我的设备来看,4.75V使充电电流降低了1.2A中的0.15A左右.5.05V时是1.2A.
总体来说在误差的范围内.就算是4.55V,电流也就是降到0.8A而已,要说充的满也还是充的满的.
当然理论上更大电流充电的手机,带来的影响也是成倍增加.
不过除了充电慢点,也没什么别的问题. 标题党啊,还以为你要科普呢! 學習學習 看手机,移动电源也一样,芯片不同,电压要求也不同,没有统一,所以一个头走天下不可能。 电压高,电流就大,充电就快;电压低,电流就小,充电就慢。这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影响和手机是采用哪一种充电管理电路有关,从目前主流来看,电压高些速度快些,电压低充电电流小,要充满时间长些,反正都能充满。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都希望一下子就充满了。 锂电池最高才4.35V,只要电路设计好,差点电压完全没有影响。 为了满足负载的要求 充电时电压低于5v就可以。 从没在乎过是不是5.000,线补什么的都像玩音响的那帮烧线的,脑子烧坏了 davidtam 发表于 2015-3-8 18:01
从没在乎过是不是5.000,线补什么的都像玩音响的那帮烧线的,脑子烧坏了
诺基亚的n85还是95插电脑的usb标准5v是充不满的,必须用高过5v的只带充电器才能冲满。是脑袋烧了?不!是技术限制5伏到4.2伏只有0.8伏压差,那时的充电管理芯片还不能小体积下达到理想效果,现在也不是谁都能做到2安不用外扩的 不想扯这个。
1C充电的话,绝大多数手机充电电流应该在1.5A以下,2A的话,插头什么的接触电阻已经不容忽视了,发热比较大,不安全,而且是恶性循环,发热大导致接触面氧化加剧,导致发热进一步加大... 我的lumia手机,5.0xV电流1.0xA
4,7v电流0.7xA
你说,差别有多大吧,大部分1a和1a以上电流的设备,影响是巨大的 就是充电慢点,问题不大.实际纹波200mv的话,即使5.00v电压波动的底线也到4.8了.手机里面都有电源管理的.实际里面核心器件会再降压到3.3v以下供电的. 如果充电管理芯片是线性的,电压高手机发热大,浪费能源,电压低发热小 不过充电速度也慢了。
如果充电管理芯片是DC-DC的,电压高点低点影响不大。 论电压还是充电头好,移动电源电压都在5V以下 多点少点问题都不大,有电路保护在那,不会冲爆就行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