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代工厂:充电宝一个赚2毛,卖一百多元的耳机出厂价...
[摘要]还有厂商自称生产充电宝一个赚2毛上周结束的东莞加工贸易博览会(下简称加博会)上着力推出的智能手机展区,有200多家智能手机相关企业参展,格外引人注意。南都记者在展会现场走访中向企业了解到,目前,东莞智能手机零部件企业许多还是以代工为主,获得的利润点较低,有企业反映他们生产一个移动电池,只赚2毛钱;一百多元的耳机出厂价仅20元。代工和自主品牌两条腿走路,也是他们正在摸索的道路。
自称生产充电宝一个赚2毛
位于大朗的东莞市安德丰电池有限公司,7年前他们从深圳转移到大朗。作为手机产业链上的零部件企业,他们也给一些品牌做代工手机电池。比如,全国手机出口量位居前列的某品牌就是他们的重要客户。此外,这两年,安德丰也开始自创品牌,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旗下移动电源自主品牌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在本届加博会上,也有一些手机经销商找到他们,希望接下来能洽谈代理事宜。
据负责现场工作的电池三部总经理母飞介绍,以他们代工的一款移动电源为例,他给记者列了一笔账:机芯8元、铝合金外壳3元、保护板4.5元、散料1.8元、人工费1.5元、税费1.8元。“成本是20.6元,给品牌商的价格是20.8元,也就是说一个产品赚2毛钱。
而另外一家同样是做电池的企业主李先生告诉记者,“利润低”在东莞的手机工厂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很多工厂做5个产品,往往是有3个产品是不挣钱的,甚至亏本的,其他一两个产品赚钱。亏本为什么要做呢?“因为,往往品牌商需要的量大,代工厂今年不挣钱,就希望下一年挣够赚回来。在生产的过程中,工厂再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等各方面,去降低自己生产的成本,一点点挤出多点的利润。”
厂商:一百多元的耳机出厂价仅20元
“也有国内的手机大品牌商去年做的很好,但今年市场下滑很厉害,配套零部件工厂也随着下滑。同时,他们也把价格不断压低,我们怎么算都没钱赚,所以今年我们干脆不跟他们合作了。”
“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赚钱的。”李先生说,工厂只是赚取品牌厂商的加工费,这个很廉价的。”例如一个为某国际著名手机品牌手机代工耳机的工厂,他们的出货价格也只有20多块钱,市场上都卖到一百多元。”
“主要是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有点产能过剩。”据母飞分析“自主品牌的产品利润点会相对高几个点,现在很多工厂都有意识到而且也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在做,一边代工,一边做自主品牌。但自主品牌也很难做,工厂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资源都比较少。只能慢慢摸索。”
建议政府把手机零部件龙头企业招引进来
http://img1.gtimg.com/gd/pics/hv1/113/13/1866/121340078.jpg
不少代工厂开始走自有品牌路线。 资料图片
在自主品牌方面,东莞石龙的富华电子有限公司要相对有经验一点。前几年,他们就推出了自主品牌。在今年的加博会上,他们主打推出一款可以在全球通用的充电电源。也吸引了中域电讯等国内较大的流通商的关注,他们也希望可以在展会上找到专业的代理商,去开拓他们的国内市场。富华电子也是行业里的佼佼者,现在他们也是代工和自主品牌两条腿走路。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经验是“首先是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就可以跨过门槛,跟优秀的品牌商合作,或者还可以做自主品牌,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利润。如果是企业自身没有核心技术,你能做的别人都能做,那只能挣点加工费了。“
他说,目前东莞普遍的手机零部件生产厂家的核心技术不是非常突出,但这方面也是逐年在不断提高,集聚,很多企业的转移和带动,也会带来更多优秀的配套企业生产厂家。目前,东莞是也不乏很多做得好的企业。
母飞建议说,现在东莞在打造智能手机产业基地,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除了把品牌手机企业招进来,还可以着力把手机零部件的龙头企业也招引进来,这样对整个产业的带动和提升效应会比较大。
在加博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加博会执行秘书长陈仲球表示“这次的智能手机展,引来政府高层的重视,派了很多考察团和调研组前来考察调研,相信,这也将为接下来政府层面出台扶持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所参考。”
报少点可少纳点税 本帖最后由 whseen 于 2015-6-24 18:24 编辑
耳机那玩意不用说了,好的几百块到几千都有,什么声音的感觉,自行车好像也跟耳机一样,买最好的配件非常贵,买稍微好点的配件就够了,有能力自己网购买代工的自行车配件换上更好了,。DIY能力好的话可以买代工的耳机单元,主要分辨耳机单元真假是个大技巧,加一些质量好的二手耳机线组装一个,几十块的效果也很好,不过大阻抗的耳机单元很难直接用,需要耳机放大器一些麻烦等。 一百多的耳机,成本能有二十,不错了吧,好些耳机还不到10元呢 不是光看生产成本,,,别个产品研发和维系产品形象都要需要成本的。。。 哪个做买卖的不哭穷赚的少 这不是很正常吗{:5_617:} 想想上万的电源线,什么都明了 一直都是厂家微利,中间商暴利 我真信了,我就是SB 人工费1.5元、税费1.8元
真是这样的话, 这国家估计没多少年活头了. 厂家只算物料成本,没算知识产权,当然便宜了。一看就是山寨抄袭惯了,没有研发费用。 一个元件赚2毛 几千的耳机成本分析都是几十块,这东西主要就是个信仰,说好听包含研发费用,说不好听就是包含装X费用. 开发个软件就去点电费成本是吧{:5_589:} 身为总经理,也只有这个认识。这种外行且纯劳动力企业,赚2毛也是正常的事
===========
机芯8元、铝合金外壳3元、保护板4.5元、散料1.8元、人工费1.5元、税费1.8元
===========
机芯应该是指18650电池
保护板应该指电路板(保护,充电,升压。。。)
对他们来说,所有产品就只有 组装 一个技术要求。
研发什么的,都是供应商的事。 差不多了,没技术含量的产品现在的利润都是几毛几毛的 ice_ss 发表于 2015-6-25 10:49
开发个软件就去点电费成本是吧
程序猿不吃饭?不养家?
平流层 发表于 2015-6-25 10:32
几千的耳机成本分析都是几十块,这东西主要就是个信仰,说好听包含研发费用,说不好听就是包含装X费用. ...
我小时候就曝光的,SONY 818 EXW价格1.5美元, 当时市场价貌似也就100多。
所以几千元的耳机, 其配件成本估计不会低于50. 然后分摊成本几元钱, 包装和说明书小几元, 装逼成本几千。
话说那里有靠谱的耳机单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