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2:21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16
你不用弄这么高端,做个简单的实验就行了.
实验器材:卤素灯泡一只,较大的反光碗一个.



我的结果也很清晰,而且是有定量结果的。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38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2:21
我的结果也很清晰,而且是有定量结果的。

你的结果高端但失掉了常识.
我不是学光学的,但我有实际的相关经验.我动手试过.
记得以前我有个帖子也是你弄来一批公式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你喜欢理论但没吃透理论.我没有理论基础但我的实验结果简单明了.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2:41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38
你的结果高端但失掉了常识.
我不是学光学的,但我有实际的相关经验.我动手试过.
记得以前我有个帖子也是你 ...

你这样试,能试出什么呢,能试出圆柱面发光体? 前面的帖子?我有哪个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47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2:41
你这样试,能试出什么呢,能试出圆柱面发光体? 前面的帖子?我有哪个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
...

你不愿意动手做实验我不跟你争论了.因为付出的代价不一样.
我要搞懂你的公式软件需要几天的时间,你动手做实验只需一个小时(连准备器材都算上)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2:49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47
你不愿意动手做实验我不跟你争论了.因为付出的代价不一样.
我要搞懂你的公式软件需要几天的时间,你动手做 ...

这样试,只能看到一个聚光光斑,随着移动,光斑的形状和位置会变化,你想说明什么?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53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2:49
这样试,只能看到一个聚光光斑,随着移动,光斑的形状和位置会变化,你想说明什么?
...

大师,光源沿三维空间分布要比只是沿二维空间分布更有利于远射.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3:01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53
大师,光源沿三维空间分布要比只是沿二维空间分布更有利于远射.

又是猜的吧。
其实你的想法很容易就证明是错的,圆柱形发光体不可能维持原来一致的发散角度。这张图有个很简单的演示:


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所以入射的发散角等于出射的发散角。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3:07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3:01
又是猜的吧。
其实你的想法很容易就证明是错的,圆柱形发光体不可能维持原来一致的发散角度。这张图有个 ...

我投降了.你在理论当中去转圈吧.以你的身手,能证明同样直径的园面积等同于球表面积.这是颠覆世界观的发现.我看好你.

NightView 发表于 2015-12-21 23:17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3:07
我投降了.你在理论当中去转圈吧.以你的身手,能证明同样直径的园面积等同于球表面积.这是颠覆世界观的发现 ...

既然你说实干,那你说得再多也不如做一个出来看看你要是能拿出一个远射能力达到300万以上光强的LED远射手提出来,那还有意思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3:28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3:07
我投降了.你在理论当中去转圈吧.以你的身手,能证明同样直径的园面积等同于球表面积.这是颠覆世界观的发现 ...

你错了,我的理论恰恰是基于实践中的观察,以发光强度公式为例,其实最早只是想研究一下反光碗的深度和发光强度的关系,后来发现曲线趋近于某个定值,这才引起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

laser63588 发表于 2015-12-22 10:24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22:16
你不用弄这么高端,做个简单的实验就行了.
实验器材:卤素灯泡一只,较大的反光碗一个.



我们缺少一个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大多数人的实践缺少理论的指导。简单的实验只能定性的说明问题,很难定量的说明问题。软件仿真首先在理论上可以说明问题,理论上如果行不通的话,就不用再去折腾了。所以很对funder大师支持一个。

laser63588 发表于 2015-12-22 10:35

想提高远射,只有提高亮度,就像xp-l的HI版本,去掉果冻。现实中同样做法的就是车用LED,比如欧司朗的KW H4L531 ,完全平面设计,就是为了让汽车灯光能够打的更远。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2 19:56

我想明白与软件大师分歧的原因了.
软大师强调的是LED位于理想焦点那一点的绝对亮度,这个亮度决定了远射的射程.具体到某一款的LED,这个绝对亮度是定植.
我强调的是投向目标范围的光通量.

从学术用语上说软大师是正确的,从投射效果体验上说我的经验没错.软大师缺乏用浅白语言把问题说透的能力.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2 20:21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2 19:56
我想明白与软件大师分歧的原因了.
软大师强调的是LED位于理想焦点那一点的绝对亮度,这个亮度决定了远射的射 ...

如果只是强调光斑内的光通量,那么用更大核心的LED,或者用多头LED就好了啊。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2 22:14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2 20:21
如果只是强调光斑内的光通量,那么用更大核心的LED,或者用多头LED就好了啊。
...

大师你又绕回来了.你的思路很怪异.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你我各拿一只手电,你的电芯是3*3平面,我的是圆柱体.亮度一样.光碗一样.


两只手电投向远方五百米处的一栋楼房.
光斑如下:
两只手电光斑会一样大.两个光斑的中心亮度一样.
但你的光斑总体显得暗淡.

所以我说我的电筒远射体验好.
现在你明白了吗?
你是学术用语正确,我是直观体验正确.

用更大核心的LED,聚焦会变差.使得远处光斑变暗影响远射效果.
多心也会使聚焦变差,同样会使光斑变暗影响远射效果.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2 22:22

异行者 发表于 2015-12-22 22:14
大师你又绕回来了.你的思路很怪异.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回去看光斑图吧,圆柱发光体在发光面积达到3.14倍的同时,光斑面积也增加了不少,最后的结果是照度不增加。实际上也就是等效于换一个亮度不变面积增加的LED。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2 22:31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5-12-22 23:29 编辑

另外有个细节,仿真里面圆柱发光体的光强还是高一些,这是因为我建模的时候为了省事没有给发光碗开洞。XPL平面以下的反光碗部分(中央部分)是无效的反光面积,而圆柱发光体由于圆柱可以往下发光,所以这部分面积仍然有利用,所以有一点点差距。

前面的光斑图,两者发光强度一样,但是光斑大小不一样,这是因为平面发光体设定为2x2mm,也就是4平方毫米,光通量设定1000流明; 圆柱发光体设定为2x2mm圆柱体,面积增加到3.14倍,光通量也增加到3.14倍,光斑面积也随之增加。这样不好比较两者的感官程度,毕竟后者的功率是前者3.14倍,为了公平起见,保持亮度不变,把平面发光体放大到原来的根号π倍,同时光通量也增加到3142流明。再看两者的光斑比较:

很有趣的结果,投射能力不分伯仲,从心理感官上也很难说出哪个更好,圆柱发光体的结果更类似于高深径比发光碗的表现,中间有一个比较小的亮核,周围的过渡层比较多。
进一步,伪彩色是为了更清楚看清分布,为了和人眼看到的接近,我进一步把他们变成黑白图,这一轮仿真是重新跑的,为了省时间光线从1000万条减小成100万条了。


基本上人眼看到的就会是这样的结果,当然这个标尺是线性的,实际上由于人眼的对数响应特性,黑白之间的差别会小一些。 左边是3142流明的平面发光体,右边是3142流明的圆柱发光体。两者发光面积保持一致。

wave02 发表于 2015-12-23 16:00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1 23:28
你错了,我的理论恰恰是基于实践中的观察,以发光强度公式为例,其实最早只是想研究一下反光碗的深度和发 ...

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完美聚焦的情况。

如果不是理想的聚焦情况下,我想不能这么简单的套用吧。

就像20多元的变焦手电,在透镜直径没变,LED发光强度没变化下,变焦,确实远射能力有变化(几十米外的墙上,广角看不到明显光斑了,远射很明显的能看到很亮的光,而且实际上远射时候进入手电透镜的光还没近射时候多斑),虽然此时达不到完美情况下的理论值,但是离理论值差一点和差好几点还是有区别的。

可能你们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一个说的是理想汇聚条件下,一个是非理想条件汇聚的情况。

funder 发表于 2015-12-23 16:25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5-12-23 16:29 编辑

wave02 发表于 2015-12-23 16:00
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完美聚焦的情况。

如果不是理想的聚焦情况下,我想不能这么简单的套用吧。

因为讨论的是远射能力,当然都是聚焦正确的时候。就好比汽车比最高时速,都是比油门到底的状态。
顺便说一下,变焦手电在散光状态下远射能力降低,就是有效聚焦面积减小的结果。

NightView 发表于 2015-12-23 18:09

楼主敢想还是不错的,只是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柱状体Led的焦点是个问题,只有顶端的圆面才最适合作为焦点所在,那柱体侧面就必然不在焦点了,而且离开顶面哪怕只有2个毫米,对于远射能力的贡献度也会急剧下降,几乎就相当于泛光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设想一种圆柱状的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