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电路电阻选择,麻烦大家看下,谢谢了
单颗工作电流电压2-2.2V,工作电流350MA,5个串联,寻找恒流驱动方案在本论坛旧的帖子里发现个帖子,里面有电阻计算器,他们说压降就是工作电压,我就输入进去,所以输进去,所需工作电流我填350,数量我填写5,不知道有没写错
发现工作电压输入2v伏和2.1伏和2.2伏出来的结果差很大,电阻到底改怎么选,很纠结,大了会有啥后果,小了会有啥后果,求大家帮忙解释?如果不用电阻,恒流驱动该怎么制作?
虽说灯珠资料上写着工作电流350,我隐约记得如果最求低热量,长寿命,把工作电流限制在300会好点,是不是这样,不知道有没记错,如果这样搞,电阻和驱动该怎么选择?
先谢谢参与讨论的朋友了
简单点 去买个3-5W的LED驱动电源 有300ma的 不是很明白楼主的意思 是想自己做一个驱动还是可以直接买 直接买可以选择这类恒流电压范围合适就行 本帖最后由 buyuliang 于 2016-3-7 22:54 编辑
用电阻的话你得给出输入电压才能算出需要串多大多少功率的电阻,5个串联就是10v左右,也可以直接买个3楼那样的恒流驱动正好合适什么也不用加。话说2.2v的led没听说过啊,一般都是3-3.2v的啊,哦,我明白了,你用万用表直接测的压降,然后说工作电压是2.2v是不是?估计还是3v的,能串3-5个,标明2.2的话就能串5-8个 楼主打算用恒压电源供电LED吗?这样会LED会很短命的哦。像标称350ma的,你最好限流100ma,这样才略有保障。
LED电路通常使用恒流电源,单颗LED压降3-3.3V,特殊的会有6V。
就比如你的情况,5颗LED,额定电流350ma,那么选择3.3*5=16.5V,电流350ma的恒流LED驱动就可以了。一般恒流驱动电压是一个范围,比如12-36V,那么16.5V在范围之内,就可以用。如果你打算用简单点用恒压电源供电,比如你用24V,我们保守一点给100ma的电流,那么加在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4-3*5=9V(近似值,有误差),电阻为9V/0.1A=90欧姆,电阻功率为9V0.1A=0.9W,那么这个电路的限流电阻我们选取5W100欧姆就可以了。选取5W的原因是要4倍工作功率保证稳定性,选取100欧是因为90欧的不好找。你要问为什么LED正向压降有时算3.3,有时算3,这是因为电流大的时候压降大。
重点再问下,做车灯(12V供电)?什么型号的黄光2V灯珠? 可直接买车灯恒流驱动,因你串联使用,驱动会自动适应给灯珠相应的电压。这个你放心不会烧灯珠,自己有四串CREE XPE红光灯珠用一个恒流12V驱动。也用了一年多了。
改电流直接在驱动上改,哪里用自己加电阻这么麻烦的啊,需要多少电流你买驱动的时候叫那个人帮你改好就行了 驱动就用3-5或者4-7的通用驱动就行 本帖最后由 瓯瓯 于 2016-3-8 12:15 编辑
howard113 发表于 2016-3-7 23:10
楼主打算用恒压电源供电LED吗?这样会LED会很短命的哦。像标称350ma的,你最好限流100ma,这样才略有保障。 ...
您好,看您蛮专业的,我说下我的资料,供电电压10到15伏特之间,灯珠是cree的一瓦黄光,工作电压2到2.2伏,工作电流350,卖家焊接在cree3535系列的专用基板上发给我,我想自己做灯板,最后定型有2种方案,最优方案是把那个灯珠5个串联在一起,用哪种方案比较好,体积最小,目前唯一想到的想过用7135驱动芯片,没接触过不懂,网上找了半天那几个芯片针脚要接哪条线也没搞清楚,还想降低工作电流到300,保证灯珠长命百岁温度又低,不知道还要接啥东西,
最麻烦的是2号方案。4个串联,某宝超过10家直接回绝我说没成品驱动,理由是我的工作电压低于2.6伏特,这个要用啥芯片驱动比较好?一下子没头绪,要求体积小热量低
能帮忙解答下吗?
本帖最后由 fish0406 于 2016-3-8 13:50 编辑
瓯瓯 发表于 2016-3-8 12:10
您好,看您蛮专业的,我说下我的资料,供电电压10到15伏特之间,灯珠是cree的一瓦黄光,工作电压2到2.2伏 ...
单个2.2V 是没什么成品驱动
但是4~5个串联,电压就是8.8V~11v , 与3~4个白光的3.0V的电压差不多
你去买个三串的1wX3的驱动就行
瓯瓯 发表于 2016-3-8 12:10
您好,看您蛮专业的,我说下我的资料,供电电压10到15伏特之间,灯珠是cree的一瓦黄光,工作电压2到2.2伏 ...
你先确认一下你得到的数据是否有误,我们都没听说过CREE 1W灯珠有2.2V电压的,只知道是2.85-3.2V。
如果是2.2V的,你要找相应的单颗驱动芯片,确实很难找,估计即使你找到了,成本也是吃不消,十多块一个你都可以买好多灯珠了。
如果测试得知是3V左右的正向压降,那么可以试一下普通驱动,比如明纬APC-8-350之类的,可以驱动5个串联。
所有红色led都是2.2V左右的,可能黄色的也是,这点不必质疑。 瓯瓯 发表于 2016-3-8 12:10
您好,看您蛮专业的,我说下我的资料,供电电压10到15伏特之间,灯珠是cree的一瓦黄光,工作电压2到2.2伏 ...
简单的问题被你自己搞复杂。x宝上直接买一个恒流12V低压驱动或车灯驱动就解决问题。因你灯珠3到5串工作,每个灯珠自动会得到相应的2V左右电压。简单实用。好奇为什么用黄光灯珠做手电,如没有特殊用途,光效会让你失望,5个灯珠也不会太亮。 黑夜和光明 发表于 2016-3-9 07:38
简单的问题被你自己搞复杂。x宝上直接买一个恒流12V低压驱动或车灯驱动就解决问题。因你灯珠3到5串工作, ...
信号用 放心,这样的驱动我串4个XPE红光灯珠(单个电压和黄光一样)用了一年多了。你的也是XPE黄光灯珠? 黑夜和光明 发表于 2016-3-9 17:44
放心,这样的驱动我串4个XPE红光灯珠(单个电压和黄光一样)用了一年多了。你的也是XPE黄光灯珠? ...
卖家和我说是1w黄光,明天新手机给大家拍几张,对了,您那个发热亮大不大,我是打算密封在灯壳里,粘酱油的小碟子罩上去估计多久会烫手?我是打算用超过2毫米的的CPU铝板先做个散热板试试亮不亮,成品的话估计每颗8毫米的基板会分到10毫米的安装面,垂直面2条5毫米长散热槽,不知道会不会烧
你的基板和散热器怎么连的,我手上有卡夫特导热硅胶和705胶水,用705固化在上面充当缓冲层和绝缘层再上导热胶你感觉怎么样?
玩手电就知道小直xml10W手电,1A电流可长亮,参考下自己的散热片就知。你的因该是xpe黄光3w灯珠,如350ma (接上)电流发热不大。基板和散热器只要中间薄薄弄一层就可导热胶就可,想怎样防水再来防水胶。 本帖最后由 dalian1986 于 2016-3-10 19:45 编辑
黑夜和光明 发表于 2016-3-10 17:08
玩手电就知道小直xml10W手电,1A电流可长亮,参考下自己的散热片就知。你的因该是xpe黄光3w灯珠,如350ma ...
黄光LED的VF值是2.2V左右!!所以你说的不成立!你所说的灯珠的黄光只不过是色温黄一点罢了,实际上还是白光LED,VF在3.2-3.6V左右~~他说的是真正的发黄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一样的VF
本帖最后由 dalian1986 于 2016-3-10 21:15 编辑
瓯瓯 发表于 2016-3-9 20:42
卖家和我说是1w黄光,明天新手机给大家拍几张,对了,您那个发热亮大不大,我是打算密封在灯壳里,粘酱油 ...
1、如果你想固定的话,还不如直接用硅酮固化导热胶,导热系数也比较好,价格3元以下一管,固化后基本可以替代螺丝,如果你用普通导热胶的话,需要上螺丝固定。~~~然后你再想办法考虑防水问题。。2、你的灯珠问题,350MA是最大工作电流,实际应用中应该取300MA以下,一般都是260-280ma这样。LED在工作中,随着温度的增加,同样的电压下,电流会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恒流电源给它限流工作。5颗灯珠串联是2.0~2.2*5=10或者11v,反正我所了解的低压驱动,输入电压都要比输出电压高2V左右,也就是说你要保证你电源在12V-13V以上,这种驱动电源在网上有卖的,几块钱一个。
3、其实如果你的输入电压是大于13V小于15V的话,完全可以自己用LM317做一个简单的恒流驱动,一个LM317,一颗电阻就可以做出来(电阻阻值公式为1.25v除以输出电流,比如5欧姆的电阻,输出电流就是0.25a),但是LM317缺点是线性三端稳压,输入和输出压差不能太大,输入要比输出高3V才能实现恒流,11+3=14,所以你的电源最好是14V。15V也可以,但是不能再高,再高的话,LM317发热严重。平时我都是用自己做的LM317板子来点LED的,方便有趣~~
4、如果你实在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电阻和灯珠,那么也简单,用电阻来限流就行,假设你的电源电压是13V,而5个灯珠的工作电压刚才已经算了,是11V,那么电阻要产生的压降就是2v,灯珠工作电流如果设定在0.26a,那么电阻阻值就是2/0.26=7.7欧姆,但是实际上没有这种阻值的电阻,需要你想办法来并联或者串联,力求拼出一个最接近这个阻值的电阻,比如7.5欧姆,可以用15欧姆电阻2个并联出来。电阻限流不如恒流电源稳定可靠。
直接上个线性稳压模块就好了啊,5个最多也就不到20V,TO220封装的LM317或者LM337的限流接法能够让灯珠安全工作在38V以下,最大甚至能够达到1.5A的输出,模块还内置过载保护。如果觉得可能不靠谱,可以在前面再加一个线性稳压模块将电压限制在15V左右,也能减少限流元件的热负荷。这种设计是最简单的,而且电压范围比较宽。缺点是效率是最低的,但也是最可靠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