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份记述上海电筒工业发展的专业志
找到一份反映上海电筒工业发展历史的专业志,很有可读性,贴过来与桐油分享。正文
第三节 手电筒2003/3/7 14:20:05一、沿革中国最早生产手电筒的厂是广东南海陈定宇等人在民国12年(1923年)合伙开设于广州的三益金属品厂,产品为“三益牌”300英尺(射程,下同)手电筒。约于民国14年,三益金属品厂在上海大连湾路(现名大连路)开设分厂,生产“三益牌”手电筒。此后陆续开设的有环球、永明(汇明电筒电池制造厂的前身)、通明、永丰和精大等电筒厂,生产铜皮镀镍电筒,因价廉物美,销路日广,行业户数不断增加。到民国22年已达20余家,年产大小手电筒216万只,其中以江苏无锡人丁熊照开办的汇明电筒电池制造厂的“大无畏牌”最为著名。抗日战争前夕,沪产手电筒年产量最高达720万只,并少量远销印度、南洋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厂均停止生产。后汇明电筒电池制造厂、通明电筒厂迁至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复业,并继续向南洋等地出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再度停产。抗日战争胜利后,行业短暂恢复,并推出固定光手电筒和活动式手电筒等新产品。民国36年,上海手电筒业恢复到12家,其中4家兼产电池;从业人员1317人,年产量722万只。民国37年因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和国内政局动荡等影响,手电筒产销萎缩,行业由盛转衰。建国前夕能勉强维持生产的仅汇明、通明和永昌等3家电筒厂。建国后,轻纺工业在国家扶持下逐渐恢复生机。1953年为节约用铜,手电筒原料改用铁皮和少量铝皮、赛珞璐。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部分产品的开关由2档改为闪亮、长亮和保险等3档,并增加高度,防止横放时滚动坠落。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手电筒业(不包括电池)户数为12家,从业人员1454人,手电筒的年产量为625万只。后经多次裁并,1959年归并为汇明电筒电池厂1家,职工1943人,年产量1142万只,占全国手电筒产量的33.7%。根据196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手工业三十五条”中有关手工业产品归口的要求,汇明电筒电池厂将电池车间划出,单独设立汇明电池厂,留在上海市轻工业局,上海汇明电筒厂仍在原址继续生产。1964年5月,该厂划出第三车间和代管厂复兴电镀厂合并成立汇明电筒二厂,并于1966年内迁四川自贡。1967年起,全国兴起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手电筒十分旺销。当时塑料电筒一度风行,由上海汇明电筒厂和上海塑料制品九厂2家进行生产(后因塑料容易老化变形于1979年停止生产)。70年代,沪产手电筒花色品种有较大发展,由原后校光型和固定光型2大系列11种规格扩大为前校光、后校光、固定光型等4大系列近30种规格,其中2大系列的手电筒头部加装塑料防震圈,防止坠落时损坏电珠和玻璃片。1978年,上海汇明电筒厂随上海市日用五金工业公司归口市手工业局。80年代改革开放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开发了信号、磁吸、袖珍、放大镜和铁塑结合等新品种;通过建立联营厂、扩大外发加工等横向经济联合,年产能力由1975年的1817.6万只提高到1985年的2192.2万只。1984年后,全国手电筒连年产大于销,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生产和经济效益滑坡。1990年,上海汇明电筒厂生产手电筒938.8万只(仅为生产能力的一半左右),出口交货量479万只,分别比1980年下降49.72%和53.64%;共有职工1077人,固定资产原值931万元、净值520万元,厂房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全年亏损308万元,上缴税金183万元,创汇180万美元。1990年底,上海生产手电筒的工厂除上海汇明电筒厂外,还有崇明乡镇企业光明电筒厂,年产手电筒100多万只,大部分出口。二、工艺手电筒由筒身、筒颈、头盖、尾盖和反光罩等20余个小零件组成,主要采用冲压、滚螺丝、焊接和电镀等工艺。筒身焊接成形。传统由手工铜焊、手工敲打平整焊缝。1956年改为手工气焊机械滚平,与旧工艺比较,提高焊接牢度,易于控制筒身直径大小。1965年又改为半自动高频焊接,生产效率高出气焊10倍,同年开创筒身整体拉伸新工艺,拉出的筒身光洁无缝,强度、外观和正品率均优于气焊和高频焊接。反光罩的表面处理。传统采用镀银工艺(黄铜皮制坯)。1959年改为铝镁合金带制坯、2次抛光。1980年采用塑料制坯、表面真空镀铝新工艺,光照度达到1000勒(克斯)。电镀工艺。1985年前沿袭两镀两抛工艺。1986年采用一步法光亮电镀新工艺,一次性完成电镀全过程,取消两次抛光,使电镀工艺大为简化。三、技术装备1955年前,生产手电筒的主要设备是电动压力机、脚踏冲床、手扳滚线车、手工抛车和镀槽。1960年前后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自制各种多工位专用设备170余台,使冲压工序由手工或单机操作改为以专用设备为主组成的生产线;电镀工序淘汰原来的手工抛车和镀槽,代之以自动抛车和半自动镀槽;装配工序实现部分机械化和流水线生产,促进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1966年与1960年比较,人数减少20%,产量提高84%,产值利润率由18.2%提高到43%。70年代淘汰全部直流发电机,代以硅整流器。80年代,自制和从国外引进光亮电镀自动生产线各1条。1990年,上海汇明电筒厂主要设备有冲床151台(包括筒身整体拉伸生产线4条),半自动筒身高频焊接生产线2条,各种专用设备176台,光亮电镀生产线2条,真空镀膜机6台,硅电力整流器53台(2107千瓦),蒸汽锅炉2台,机修及模具加工机床59台。四、质量50年代初,手电筒由国营商业订购包销,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采购供应站的验收标准主要是聚光性能、开关性能、螺纹连接、电镀和外观。当时电镀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的检测仪器,镀层厚度和防腐性能不够稳定,反光罩镀银层在霉雨季节如保存不好,易氧化泛点。1959年添置电镀镀层测厚仪和盐水喷雾箱(测防腐性能)后,锌基合金和铬镀层厚度分别达到7微米和0.25微米以上;反光罩改为铝镁合金带制坯抛光后,光照度达到600勒(克斯),比镀银光亮耐久,霉季变色泛点现象基本消失。1962年试订企业标准。1964年,轻工业部颁发手电筒标准,1985年颁发国家专业标准。沪产手电筒质量均能达标。上海汇明电筒厂生产的“白象牌”手电筒于1981年和1984年分获轻工业部和上海市优质产品证书,1988年获全国轻工业出口产品银质奖,1989年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1985年和1988年获全国手电筒行业质量评比第一名。五、原料1952年前原料以黄铜皮、镍板和氰化钠为主,铜皮由铜厂供应,镍板和氰化钠依赖进口。50年代原料、配件由企业自行采购,1953年起以进口薄钢板代铜,1958年以国产锌铜合金代镍,1959年以铝镁合金代铜制作反光罩。进入60年代,原料、配件改为国家计划分配。1961年以国产冷轧带钢代替部分进口薄钢板制作筒身,1969年以焦磷酸盐代替氰化钠实现无氰电镀,1980年部分反光罩用塑料代替,力求用料国产化和节约大量有色金属。80年代开始,制作整体筒身、筒颈、头盖和尾盖使用日本产SPCC—SD冷轧薄钢板。制作高频焊接筒身使用上海第十钢铁厂生产的08F或B2F热轧带钢,自行冷轧。其他尚有H68黄铜皮、线材、弹簧钢丝,聚乙烯塑料,盐酸、铬酸、液碱等电镀用化工原料,平板玻璃和小电珠等。这些原料、配件以上级分配为主,市场采购为辅,薄钢板仍依靠进口。六、销售30年代起沪产手电筒即有少量通过洋行销往印度、南洋、北非等地区。民国28年汇明电筒电池制造厂自营出口。50年代初外销一度停顿。1958年起由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收购出口,销售地区扩大到中近东、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上海汇明电筒厂被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为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七五”期间(1986~1990年),上海汇明电筒厂出口交货量为2677万只,占总销售量的31%,创汇951万美元。建国前,手电筒业一般自设发行所或由电料批发商运销全国,汇明电筒电池制造厂在天津、济南和重庆等各大商埠均有代理商进行推销。建国后改由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采购供应站包销,1986年改为订购,工厂恢复自销,销售地区以华东、华北和东北为主。“七五”期间(1986~1990年)内销量5936万只,总销售金额1.75亿元,上缴利税2751万元。
此文值得一看,有些问题可以研究。
1.中国最早的手电筒是“三益牌”。
2.上海产手电筒的反光罩,59年以前为黄铜皮制坯;1959年改为铝镁合金带制坯;1980年采用塑料。 3.手电筒头部加装塑料防震圈,是为了防止坠落时损坏电珠和玻璃片。 4.关于手电筒筒身的材料,前文有一句:1953年为节约用铜,手电筒原料改用铁皮和少量铝皮、赛珞璐。后文说:1953年起以进口薄钢板代铜;1961年以国产冷轧带钢代替部分进口薄钢板制作筒身;80年代开始,制作整体筒身、筒颈、头盖和尾盖使用日本产SPCC—SD冷轧薄钢板,制作高频焊接筒身使用上海第十钢铁厂生产的08F或B2F热轧带钢,自行冷轧。-----这里的铁皮与薄钢板有何区别、是不是同一种材料?还要请行家们指教。但直觉上,感觉上海产的电筒,无论是大无畏牌还是白象牌,其用料都比虎头要厚实一些。
那种铝碗的塑料电筒,正是上塑九厂的产品,原来是与汇明厂合作的产品,这样,用金属碗就得到了解释,此品应该生产于80年代之前。那种金属碗的小白象,看来也是80年代之前的产物了。80年代以后就改成塑料碗了。 还发现,上海产的电筒,大头的很少,一般都是小头居多,筒头直径在50mm以内,没有象虎头大头75mm这么大的。 看看去
嗯,我就是自贡的,电筒厂老宿舍区还有很多讲上海话的。
好帖!
这才是论坛该出现的贴子,那种电池撕逼贴看着就闹心
kikawa 发表于 2017-6-17 14:05
嗯,我就是自贡的,电筒厂老宿舍区还有很多讲上海话的。
呵呵,汇明电筒二厂,1966年于上海内迁自贡。{:6_670:}
不错,历史不能忘记。 去查了查本市的内迁单位,大部分都是上海迁来的。
有谁知道铁皮与钢皮的区别吗?还是仅仅叫法不同?虎头是铁皮,白象是钢皮,是同一种材料?有懂金属材料的xd吗? 拉毛果 发表于 2017-6-20 20:28
有谁知道铁皮与钢皮的区别吗?还是仅仅叫法不同?虎头是铁皮,白象是钢皮,是同一种材料?有懂金属材料的xd ...
还有,汽车外壳是什么材料?铁皮?有知道的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