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ling你究竟会不会看图片?
MAX1879在电池端电压(内部电动势+内阻*充电电流)<4.2V时,PMOS是一直导通的电压>=4.2V,PMOS关断[有最小OFF时间],直到电压<4.2V PMOS导通[有最小ON时间]
结合一下15楼的波形图,难道有点电子基础的还看不出来?
脉冲充电在开始的时候是一直导通,直到电池端电压超过4.2V才能断开MOS,这时候的端电压=电动势+内阻压降(内阻*电流)
断开后,没有充电电流,端电压=电动势,电压会急跌(随便用万用表都能观察到这个现象),这时候能真正测量电动势判断电池是否充饱,而不需理会电池内阻/接线内阻。
-------之前以为MAXIM在导通周期会增加短时间关断来测量电动势,看来是没有也不需要这个动作,电池的端电压无论如何也会慢慢升到4.2V,会进入OFF周期,然后能测得电动势。
如果比较器快速切换,将会发生us级高速震荡
为了防止震荡,所以MAXIM增加了ms级的最小关断时间和最小导通时间
PTC是在意外的情况起截流保护的,并不是快速保护,跟限流作用不同。
在电脑的锂电池计量保护板,BQ2060之类的属于一次保护,S8243之类属于二次保护,PTC属于3次保护。
到了PTC这一步,已经是发生严重发热并维持数秒了。
如果你认为你的正确,上个实测的波形看看,看谁吹谁!!!
1 PMOS在充电初期(18650电池已经放完电)的开关状态
2 9V 5A供电的电流值
BTW 之前说 内阻200mOhm只是作为计算的估值,实际上好的18650/2600mAH 内阻才45mOhm
在电池已经放完电,端电压<3.3V时,即使加上5A电流,端电压也不可能高于4.2V
注意,测量要在电池正负极两头,测量引线或PCB端都已经叠加这些接触电阻,即使增加了x00mV压降,数据就完全不对
mark sure 整个回路保持低阻抗,特备是引线和电池夹(专业测试都是使用锥形电池夹持和4线测量)
我也曾经做过航模的急速充电器产品,多少有点经验。
[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08-10-7 10:43 编辑 ]
我什么时候说5V USB不能用?
我可没说过有 9V USB。是你自己说 5~9V可以用。
我只是告诉你 不限流的9V大功率电源不可用,有些坛友准备用12V/3A 甚至PC电源的12V(高达10A) 来用
你又何必气急败坏呢?
[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08-10-7 10:34 编辑 ]
回复 22楼 L555T_007 的帖子
15楼的是1879的吗?我怎么不知道回复 23楼 L555T_007 的帖子
有意思,怎么玩到底,看谁在那儿不懂装懂回复 22楼 L555T_007 的帖子
我先问你个关键性问题,您认为MAX1879在电池端电压(内部电动势+内阻*充电电流)<4.2V时,PMOS是一直导通的,很坚定是吧?能给出PDF中证明你的观点的东西吗?回复 22楼 L555T_007 的帖子
第二个问题您有英语文档的阅读理解能力吗? 另外5-9V我都是测试过的,限流的电源或者不限流的,不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MAXIM 做一系列产品采用相同的核心技术
DS2770 MAX1679 MAX1879都是锂电池脉冲充电芯片,采用相同的核心技术不要忘记 DALLAS已经被MAXIM收购,DS系列全部都是MAXIM公司的产品。
The MAX1879 uses a hysteretic algorithm with minimum
on-times and minimum off-times to top-off the cell.
MAX1879的快充(top-off)采用洄滞逻辑(类似施密特),有最短导通时间和最短关断时间
The cell voltage is sampled every 2ms.
每2ms测量一次电池端电压
If VBATT is less than the battery regulation voltage, the external PMOS
FET turns on or remains on.
如果端电压<4.2V,PMOS(之前是关断的)会导通或保持导通
If the cell voltag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battery regulation voltage, the FET
turns off and remains off for the minimum off-time.
如果端电压>=4.2V,PMOS(之前是导通的)会关断或保持关断,有最小时间限制
你想想这个逻辑必然是导通逻辑先进行,这个时间按分钟作单位(容量越大,内阻越小,引线/电池夹电阻越小,这个时间接越长 ),直到首次 Vbat(这时测量得到的是端电压)>4.2V才进入关断逻辑,因为电动势还没到4.2V,Vbat马上跌到<4.2V (这时测量得到的是电动势)这次必然很快转会导通,直到再次 Vbat>4.2V又进入关断逻辑
随着电池越充越饱,导通充电升到4.2V以上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断电降到4.2V一下的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通断比<1/8认为快充完成。
参考15楼的图片就可以理解
http://www.guangdongdz.com/special_column/techimages/200411217492039982.jpg
anyway,请其他手上有MAX1879的坛友测一测数据,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我算是无语了
我算是无语了,你很’强大‘,很执着,看来是一定要用白话讲才可以
The MAX1879 uses a hysteretic algorithm with mini-
mum on-times and minimum off-times to top-off the cell.
这说那么清楚了,FET有最小打开和关断时间
Fast-charge
continues until the on/off duty cycle falls to 1/8, then the
CHG LED turns off, indicating that the battery is
charged to approximately 95% of full capacity.
占空比降到0.125以下的时候,Fast-charge阶段才结束。
图画红圈的地方总看得明白吧
还有不要自以为是,人家的片子,难道你比maxim还清楚,又不是你设计的芯片,人家改进了控制方法也得和你打招呼?
做人要能输得起,要低调一点,
不是我说你,你的理解能力也是在太弱了
快速充电是有脉冲状态,我的解释也很明白看图说话也不懂么?
在电池端电压(内部电动势+内阻*充电电流)<4.2V时,PMOS是一直导通的
注意我说的端电压,不是电动势
但在首次到达4.2V这个转换点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用大功率电源的话,这么长时间的大电流合理么?
后面是开/关/开/关。。。。方式,直至通断比<1/8(小学数学 1/8 =0.125 ),
注意只有最小导通时间和最小关断时间----最大导通时间是6.25小时(如果端电压一直达不到4.2V的话)
随着电池越充越饱,导通充电升到4.2V以上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断电降到4.2V一下的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通断比<1/8认为快充完成。
MAXIM可能调节部分细节,但DS2770 DS1679 DS1879关于快速充电的描述是基本一致的。
都说叫你实际测量给个数据啦,笨!
我看你根本没有真正的观测过整个完整的充电过程。
又及 : pls使用 优质低内阻电池,优质低内阻电源线,优质低内阻电池夹
内阻高达0.5Ohm的引线/电池夹很容易导致端电压升到4.2V
[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08-10-7 12:32 编辑 ] 讨论技术哈,人身攻击没意思。
一个很简单的测量方法
前提 优质低内阻18650电池(2400mAH),优质低内阻电源线,优质低内阻电池夹,实验电源关键点是 端电压=4.2V
1 检测PMOS导通时间
电源设成5V/500mA,电池放完电 <3.0V
看看第一次ON周期长达多少分钟,我敢包超过10分钟
2 检测最大电流
电源设成9V/3000mA,电池放完电 <3.0V
看看第一次ON周期电流 ,我敢包维持3A电流超过30秒
这里需要低内阻的引线/电池夹,即使阻抗0.1Ohm都会引起0.3V@3A的叠加,导致提前退出导通周期
可以考虑Kelvin开尔文4线测量避免引线压降,MAX1879的电压检测脚(pin8 BAT)飞线直接测量电池头,地线(pin6 GND)直接测量电池负极
要是我错了,专门发个贴向你认错。
或上淘宝买你的成品5个,支持一下你 ,
其实MAX1879用USB还不错,只是个人用不了太多充电器,最多分几个给朋友用。
[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08-10-7 12:53 编辑 ]
回复 33楼 L555T_007 的帖子
很遗憾,....FET一直是脉冲状态,周期是毫秒量级“一个很简单的测量方法
前提 优质低内阻18650电池(2400mAH),优质低内阻电源线,优质低内阻电池夹,实验电源
关键点是 端电压=4.2V
1 检测PMOS导通时间
电源设成5V/500mA,电池放完电 <3.0V
看看第一次ON周期长达多少分钟,我敢包超过10分钟
2 检测最大电流
电源设成9V/3000mA,电池放完电 <3.0V
看看第一次ON周期电流 ,我敢包维持3A电流超过30秒
这里需要低内阻的引线/电池夹,即使阻抗0.1Ohm都会引起0.3V@3A的叠加,导致提前退出导通周期
可以考虑Kelvin开尔文4线测量避免引线压降,MAX1879的电压检测脚(pin8 BAT)飞线直接测量电池头,地线(pin6 GND)直接测量电池负极
要是我错了,专门发个贴向你认错。
或上淘宝买你的成品5个,支持一下你 ,
其实MAX1879用USB还不错,只是个人用不了太多充电器,最多分几个给朋友用。
[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08-10-7 12:53 编辑 ]”
以上留档保存,你发帖致歉是必定的了 很明显LZ手里没有1879,哈哈,不然是不会这么执迷不悟的 我想应该到不了30秒,原因很简单,
1. 芯片使用的是内部的30Khz 时钟发生器, 充电脉冲应该由此产生
2. 芯片每9秒都会关断PMOS进行电压检查, 所以不可能出现持续的电流 (9秒这个时间应该也是由30kHz时钟产生的)
zhouling PM我掏宝地址
我比较欣赏脉冲充电方式的优点,也买5个成品来分享一下。道歉一事,等我拿到实物测试,如果我错了,就一定会道歉。
不可能KHz开关,这样动态功耗高,会导致PMOS发热。 最快周期也不会低于33ms。
至于大电流的持续性,即使每9秒都会关断PMOS进行电压检查,但xxms之后再次导通,电流依然维持大电流,发热基本不变。
NOKIA手机的变压器型电源适配器采用6V(峰值10V),而手机内部没有充电的降压部件,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终于,他的充电充电方式我在MAXIM网站找到证据,不知道NOKIA,MAXIM是谁先发明这个,2000年左右NOKIA才刚开始出名。
NOKIA的充电过程我观察过
初期是一直导通,配合示波器,并没发现开关现象
后期是时通时断,越到后面,导通的时间越短。
完全符合15楼的图片。 对啊,让楼主也测试看看,都是高手,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