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轻细"——NING T198 18650钛小直R2版评测
本帖最后由 gzwuyan 于 2009-5-5 11:46 编辑“钛.轻.细”——NING钛18650小直评测
MCE版评测请参见
NING T198MCE 18650钛小直 续航/温度/照明效果实测
结构
尺寸
尾部开关
尾部开关是NING钛18650小直最有特色且最漂亮的地方,因为是轻触开关,按键行程很短,手感很好,力度却刚好合适,不会因为放包里时不小心触及硬物而误开。
尾部开关内部还有一铜压环,因上得很紧,暂时没再往下拆了
头部
头部设计很简洁,电路LED和灯杯估计都是从头部装入然后通过压环上紧,因为压环上得实在太紧,不忍暴力往下拆了
以下图片为引用商家资料
电路
电路与压环
头部结构
筒身
筒身与尾部开关接合得非常好,几乎看不到接缝
钛筒身最大的毛病就是易花及易上指纹,来回折腾了一天,已经有不少印纹
电池轻推就能放进筒里,有些电池倒出时要轻甩一下。
筒壁很薄,但强度足够,手指用力按筒壁也不会感觉有任何变形。
大小比较(月亮湖18650,NING钛18650,998不锈钢AA,ZS158钛AA,D10,ZS158不锈钢15266)
重量
净重
使用重量对比(月亮湖18650,NING钛18650,998不锈钢AA)
光斑
从筒头看,光杯很深,聚光效果不错,可能是专为MCE设计的,感觉用在R2上有点可惜了,测试过18×14光杯的聚光效果,中心照度及泛光跟该光杯也相差无几。
1米
2米
3米
5米
光斑对比(距墙1.5米,从左到右:ZS158不锈钢15266,D10,ZS158钛AA,998不锈钢AA,NING钛18650,月亮湖18650)
本帖最后由 gzwuyan 于 2009-4-24 00:22 编辑
电路与续航
调光方式
4档,高,中,低,暴闪,点亮小于2秒断电后换档,大于2秒保持当前档。
光输出
利用太阳能电池接上微安表,以便连续记录电筒照射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从光输出结果看,NING钛18650在高亮时是恒流输出的,用2600mah充满到4.2V的三星锂电,可连续点亮2.5小时
电池端输入电流基本在1.08A左右,因无法打开头部压环,无法测量输出电流是否有1A。
温度
在测试续航的同时也测了下温度,在高亮点亮一小时后分别测量筒头和筒中部温度,在筒旁边放了一块散热片,用来模拟手握时带走的热量,由于与筒身接触面积很小,散热片基本不热。
室温
高亮一小时后头部温度,(测量时放置了5分钟直致温度不再上升)
高亮一小时后中部温度
也许是因为筒壁薄的缘故,即使用手拿着高亮点一小时筒身的温度也不觉得很烫手,但头部就有烫手的感觉,但也能握着。
锂电保护
因为怕过放,换了个快没电的旧锂电测试锂电保护,放入前电压为3.8V,高亮点至输出很暗再断开,测试电池电压,2.8V
防水
关闭状态下放入水壶15分钟
拿出后点亮正常,但镜片内挂有水珠和雾气,看来防水还得改进。(防水问题已解决,详见“93楼”)
防水解决后的“浴照”
解决防水装的荧光防水圈
正极触点
由于正极触点是平的,我有几个平头的18650锂电正极有点内凹,装进筒无法点亮,由于打不开筒头,只好用电烙铁伸进去在正极触点上点上锡,看来这也是要改进的地方。
配件
附送的皮套+垫圈,牛皮套做工不错。
总结
总体来说,我还是很喜欢NING钛18650小直的,漂亮的尾部开关,钛质轻细,外形简洁,高效恒流,价格不高都是吸引我的地方。另外,如果用这种结构出AA,用15.9*9.7光杯,估计能做到83×16.6,与EZ AA一样的大小,期待AA的产品。 上图啊。 呵呵,慢慢来,工程浩大 上图 我还以为是纯文字评测呢!哈哈 NING的有货了? 这个是好贴啊,很多人等着呢,呵呵 深更半夜的LZ辛苦啊。 好像边缘有伤啊。
刚才去看了,15号出的,楼主下手真快啊 11# 2009
呵呵,都是夜猫,NING一出掏定地址,正好看到就拍下了 样子不错,我就喜欢这种光棍子手电,哈哈! 我现在就等楼主关于
电路与续航
光输出
温度
锂电保护
等数据呢,我也挺喜欢的,上MCE就算了,又光滑又烫手,成烧火棍了,但要是Q5的,我也打算入一支。
不过这回既然你先买了,我就看你评测后在决定吧,一般都是别人看我评测才决定买不买。这回我也偷个懒。哈哈 LZ看来要搞一晚上啊。{:1_223:} 亏了天亮才是星期天。 我想要,跟E3P差不多的外形,呵呵!忍先 14# 2009
呵呵,那就先把续航部分放上来 就是看它筒壁太薄担心强度不够所以没敢买,自己感觉筒壁厚点用着踏实,重量也增加不了多少。 续航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