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mao0000 发表于 2009-6-22 09:20

5A和WC的雾天表现,无图无真相

看到有位老兄发大雷雨的对比贴,突然想起上个星期有天晚上下雾,用Q3-5A和Q5-WC和P3-8C三个做了个对比,筒身都是M3,电路都是中州3*7135
第一个测试是同时开高亮档,果然,5A和8C的光柱不刺眼,WC白晃晃的光柱影响视线
突然想到,是不是Q5-WC的高光通量导致的区别
第二个测试是和P3-8C高亮
神奇的情况出现了,Q5-WC开的中亮档,对比Q3-5A高亮,主观感觉两者差不多,光柱不刺眼,光斑柔和,视物清晰不刺眼,
P3-8C高亮还是老样子,最暗最不刺眼,

大家给评评,我一向认为光通量是硬道理,除了单色的黄光或红光外,雾天中5A和8C占不了什么优势

冬之舞曲 发表于 2009-6-22 09:28

觉得有点趋众心理 什么时髦就说什么好(新人的个人看法)

snakebaby 发表于 2009-6-22 10:02

上图就能比较出来了

828324 发表于 2009-6-22 15:07

有道理,我也有同感,光通量为第一LED都不是连续光谱,可能用黄光LED心理上感觉好一些.

lihaoxi-110 发表于 2009-6-22 22:49

雾天你开大灯看的远还是开雾灯看得远嘛.

冬之舞曲 发表于 2009-6-22 22:59

雾天你开大灯看的远还是开雾灯看得远嘛.
lihaoxi-110 发表于 2009-6-22 22:49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雾灯使用率高还是大灯使用率高?

康卡斯 发表于 2009-6-23 03:30

光通是硬道理,但Q5-WC比Q3-5A高了多少呢?
雾天的散射很厉害,光线一个来回,那点高出来的光通便全没了。

dttfz 发表于 2009-6-23 08:40

上图才是硬道理

梨太白 发表于 2009-6-24 11:13

有图才见分晓

Devote 发表于 2009-6-25 13:48

自己说“无图无真相”。。。

kissyou168 发表于 2009-8-4 18:28

这就是为什么汽车会有雾灯了,不同的灯用处不一样的,不可能集所有功能于一体的。

冬去春来 发表于 2009-9-21 18:50

光通量

artie 发表于 2009-9-21 20:21

我总认为所谓的穿透性的作用只是 光 能给别人(对面)看的更明显,并不是给自己用来照明的,就像汽车的雾灯一样。在雾天或雨天,有水珠的存在,视线被遮挡,什么颜色的光都不能让自己看的更远,看到的依然是白茫茫一片,所不同的只是光色的不同,水珠的反射和折射不同而已。

所以就照明而言,亮度依然是首位

1448441 发表于 2009-9-21 20:22

无图无真相

feeder 发表于 2009-9-21 23:09

色温,也就是光色,单位开尔文(K),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成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分越多,而红色的成份越少。光色大致分三类:暖色<3300K,中间色3300至5300K,日光色>5300K。手电色温越高就越耀眼,越能达到“短时致盲”的效果,战术手电一般能达到3500K以上。普通手电的色温就逊色多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普通手电的光都是黄黄的,很柔和,战术手电的光都是雪白的,不能直视。
显色性,光源对于物体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通常叫做“显色指数”,原则上,人造光线应该与自然光相同,使用肉眼能正确辨别事物的颜色,由于光线中光谱的组成有差别,因此即使光色相同,光的显色性也可能不同。国产的那些多LED手电,色温比较高,通常都严重偏蓝,所以照在物体上很难像普通灯泡那样有比较好的显色性,有的LED甚至让眼睛看物体的立体感降低不少,非常不舒服。

蓝色在线 发表于 2009-9-22 09:3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A和WC的雾天表现,无图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