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PBX2

[其他DIY] 给1T大号U盘改善散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22 08:47
  • 签到天数: 5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2-10-2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耐热胶布是?防止塞不进去的哇
    那会不会又隔热了呢

    点评

    我是先用耐高温胶带贴在表面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抽拉搞坏导热贴。 接下来就是大家说的这个耐高温胶带隔热,我就换成铝箔。 最后结果两者使用感觉一样,也许是NGFF硬盘本来就不是很热,也许要是使用NVME这种高发热的硬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4 1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BX2 于 2022-10-24 17:25 编辑
    zzqqzzz 发表于 2022-10-24 16:29
    那个耐热胶布是?防止塞不进去的哇
    那会不会又隔热了呢

    我是先用耐高温胶带贴在表面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抽拉搞坏导热贴。
    接下来就是大家说的这个耐高温胶带隔热,我就换成铝箔。
    最后结果两者使用感觉一样,也许是NGFF硬盘本来就不是很热,也许要是使用NVME这种高发热的硬盘才能体现两者的区别吧。
    反正之前之后我都没用温度探头测试(毕竟不是很热嘛),装好了又懒得再拆,就这样用着就是了。

    点评

    反正内部可以监控温度的。 反正用不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4 17: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22 08:47
  • 签到天数: 5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2-10-24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PBX2 发表于 2022-10-24 17:21
    我是先用耐高温胶带贴在表面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抽拉搞坏导热贴。
    接下来就是大家说的这个耐高温胶带隔热,我 ...

    反正内部可以监控温度的。
    反正用不坏

    点评

    应该是的,哪怕是几千兆速度的NVME温度一高就会降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4 1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zzqqzzz 发表于 2022-10-24 17:55
    反正内部可以监控温度的。
    反正用不坏

    应该是的,哪怕是几千兆速度的NVME温度一高就会降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0-12 14: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10-2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PBX2 发表于 2022-10-19 14:16
    导热帖都带有粘性,不搞个光滑表面怎么插进去?插进去的时候导热帖会不会翻转变形?
    我也是受到我之前买 ...

    我之前是把导热垫压扁一点,然后在还没回弹的时候还是很轻松能放进去的,之后导热垫回弹了就可以自己贴合上了,不过这样子就是每次拆开导热垫都会破损掉要换

    点评

    我这个也是需要轻轻按压才能装进去,可以看得出我再次抽出来,表面的铝片已经出现抽拉的划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7: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9 12:30
  • 签到天数: 48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2-10-2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散热还是有用的啊,之前想买国产致钛硬盘,评论好多说什么过热就出问题


    论坛助手,iPho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8-12-24 21:5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11-3 1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BX2 发表于 2022-10-21 13:14
    我后来去网上看了下Z97那个年代的主板上的M.2走的还是SATA路线,买高速M.2会跑不满速度,还不如直接使用P ...

    考虑到大部分电脑usb3只支持5Gbps速度,10Gbps普及程度不高,如果是做移动硬盘,个人还是倾向于用SATA主控的盒子,便宜很多。不知道以后的新款m2 ssd,兼容sata的会不会越来越难找。

    点评

    反正我感觉除非以后全换成PCIE4.0的硬盘,否则U盘速度再快,写入速度一样会受到目前SATA口机械硬盘读取的限制的,U盘再怎么高速,到时候一样受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3 17: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4 02:0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11-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个侧开盖的盒子,治好强迫症

    点评

    之前有这个想法,现在已经不想了,因为我这个大号U盘并不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3 17: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__ll_ww__ 发表于 2022-11-3 15:19
    考虑到大部分电脑usb3只支持5Gbps速度,10Gbps普及程度不高,如果是做移动硬盘,个人还是倾向于用SATA主 ...

    反正我感觉除非以后全换成PCIE4.0的硬盘,否则U盘速度再快,写入速度一样会受到目前SATA口机械硬盘读取的限制的,U盘再怎么高速,到时候一样受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CLS 发表于 2022-11-3 15:52
    搞个侧开盖的盒子,治好强迫症

    之前有这个想法,现在已经不想了,因为我这个大号U盘并不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1 10:58
  • 签到天数: 42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2-11-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造型跟我的一模一样,不过我买的号称是支持nvme的,掉盘掉的烦人,改善散热也不行,于是就接USB2.0上用,不掉了

    点评

    哈哈哈!SSK的我用着还行,至少至今没出现掉盘或者不认盘的问题。 不过以后学坛友的,买就买带上盖扣上的那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7: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3 20:15
  • 签到天数: 18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2-11-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PBX2 发表于 2022-10-19 14:16
    导热帖都带有粘性,不搞个光滑表面怎么插进去?插进去的时候导热帖会不会翻转变形?
    我也是受到我之前买 ...

    用铝箔包裹是不是散热更好?

    点评

    那肯定应该是的,我最后还是听大家的没用高温胶带而是用的铝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7: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Vital 发表于 2022-10-25 09:05
    我之前是把导热垫压扁一点,然后在还没回弹的时候还是很轻松能放进去的,之后导热垫回弹了就可以自己贴合 ...

    我这个也是需要轻轻按压才能装进去,可以看得出我再次抽出来,表面的铝片已经出现抽拉的划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 发表于 2022-11-4 16:10
    这造型跟我的一模一样,不过我买的号称是支持nvme的,掉盘掉的烦人,改善散热也不行,于是就接USB2.0上用, ...

    哈哈哈!SSK的我用着还行,至少至今没出现掉盘或者不认盘的问题。
    不过以后学坛友的,买就买带上盖扣上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marione 发表于 2022-11-4 16:44
    用铝箔包裹是不是散热更好?

    那肯定应该是的,我最后还是听大家的没用高温胶带而是用的铝箔。

    点评

    新买的佳翼的盒子,是用螺丝的,侧开,不用这么麻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3 20:15
  • 签到天数: 18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2-11-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PBX2 发表于 2022-11-4 17:44
    那肯定应该是的,我最后还是听大家的没用高温胶带而是用的铝箔。


    新买的佳翼的盒子,是用螺丝的,侧开,不用这么麻烦了

    点评

    目前暂时不玩了,有一个64G的一个128G的,这回又添置了个1T的,够我用很久了。 买个盒子还要个固态盘,怎么也是好几百进去了,先缓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marione 发表于 2022-11-4 18:30
    新买的佳翼的盒子,是用螺丝的,侧开,不用这么麻烦了

    目前暂时不玩了,有一个64G的一个128G的,这回又添置了个1T的,够我用很久了。
    买个盒子还要个固态盘,怎么也是好几百进去了,先缓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1-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闲置再利用,我觉得现在直接买成品更好,三星1tb的T7现在jd卖6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8-29 04:35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11-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移动数据量大的时候,只有水冷风冷才可靠,别问我咋知道的,常有1.5T 数据,要部分备份,硅脂什么的都要弱爆了,不是xiao姐姐。

    点评

    NGFF的没那么夸张的我已经试过了。 但是M.2的我就信真的会温度很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2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szywang 发表于 2022-11-4 20:15
    当你移动数据量大的时候,只有水冷风冷才可靠,别问我咋知道的,常有1.5T 数据,要部分备份,硅脂什么的都 ...

    NGFF的没那么夸张的我已经试过了。
    但是M.2的我就信真的会温度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17 17:37 , Processed in 0.238341 second(s), 7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