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wg
发表于 2009-8-24 19:34
越研究,越接近真理了
确实,刚刚看了我的几个LED的屁股,都有这种胶,太普遍了
就是5毫米的LED 屁股后面个个都有这种胶。呵呵
高科技!确实高
透光性不用怀疑,本来也叫LED封装胶 ...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4 19:29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5mm的确是环氧封装,本来电流小,发热也小,大功率LED不可能用这样的封装,不然金线很容易断掉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4 19:42
5mm的确是环氧封装,本来电流小,发热也小,大功率LED不可能用这样的封装,不然金线很容易断掉
xiewg 发表于 2009-8-24 07:34 PM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围个圈子,总没有问题吧,呵呵
谢谢关注!
兄弟找的资料非常有用!!!
kaisersyk
发表于 2009-8-24 19:44
yugx
发表于 2009-8-24 19:47
55# xiewg
99%的透光率?波长?光程?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4 19:48
做个平头,再加LZ这个透镜么?还是在透镜里充惰性气体?后者好像不太可能
想法很好
kaisersyk 发表于 2009-8-24 07:44 PM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看帖要看全文,呵呵
去掉透镜,直接加环氧的话,以前胶的痕迹难以掩饰,会有气泡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为围一个圈子,加点环氧胶,还不要把原来的透镜顶部盖住了。
因为顶部只能产生泛光,对于远射是没有用的
因为光线根本没有到杯子。
菜鸟不飞
发表于 2009-8-24 19:48
做个平头,再加LZ这个透镜么?还是在透镜里充惰性气体?后者好像不太可能
想法很好
kaisersyk 发表于 2009-8-24 19:44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非也,我是发表我的透镜,一哥是揭露高科技,殊途同归。不,还是我先进。{:1_217:}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4 19:53
本帖最后由 LAUREN2 于 2009-8-26 01:07 编辑
都是为了MCE,采用的方式不同,
菜鸟兄是做学问的,
一哥是怎么用最小的成本改善现有情况,改善MCE的聚光
菜鸟兄可以叫CREE 定制透镜,估计起步价不小。
看哪个大虾能一口气吃掉几个W就行
本人不相信什么高科技,纳米技术,基本上都是商家的忽悠,
一定要扫盲,提高群众的科普意识,要花冤枉钱。
特发帖,大家一起研究。
robby1878
发表于 2009-8-24 20:28
支持lz,有想法就好!
xiewg
发表于 2009-8-24 21:25
55# xiewg
99%的透光率?波长?光程?
yugx 发表于 2009-8-24 19:47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透射率在400nm(在150℃,72小时)95或>90%
yugx
发表于 2009-8-24 21:34
透射率在400nm(在150℃,72小时)95或>90%
xiewg 发表于 2009-8-24 21:25 http://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还是不明白,反正99%有点夸张了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4 21:59
不管是多少,这么做就是一条玩家DIY的途径,呵呵
闹闹她爸
发表于 2009-8-24 22:48
lxq
发表于 2009-8-24 22:57
长见识了! {:1_268:}
wpjyqxz
发表于 2009-8-24 23:32
电子幽灵
发表于 2009-8-24 23:33
5mm的环氧封装胶不是紫外光固化的,是高温固化的,在150度的烤箱上烤2小时。大功率的led用的是硅胶,日本信越的每公斤大概5000元左右。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5 00:46
5mm的环氧封装胶不是紫外光固化的,是高温固化的,在150度的烤箱上烤2小时。大功率的led用的是硅胶,日本信越的每公斤大概5000元左右。
电子幽灵 发表于 2009-8-24 11:33 PM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见过世面的就是不一样啊
Q5里面的确是硅胶,软的,透明的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MCE原有核心外围的自己加的那一圈材料,
不是说的MCE核心的封装材料
简单讲:只要高透光,没有气泡,干了以后是硬的,能耐150温度就够了。
环氧也有AB添加剂固化的,也有紫外固化的,慢点没关系的。。。。只要操作简单就行
有机会老子直接拔透镜,再自己覆盖薄薄的一层 RTV 905硅胶算了,玩死了,也就两桶鸡钱
正在构思中,MCE还是比较好玩,呵呵
成功了,一定分享
透露一下:4核心独立驱动。。。。。。呵呵呵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5 00:49
有技术讨论的帖子一定要顶啊,楼主这个想法和飞龙的双重透镜技术貌似差不多,希望楼主开发啊,效果应该不错的。
闹闹她爸 发表于 2009-8-24 10:48 PM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差不多,是揭开高科技的面纱,几毛钱成本的东西
呵呵,这个高科技,看过全贴的人都明白了,呵呵
什么双重透镜,什么这个那个,商家的忽悠
就像联通的什么新时空,不就是一个CDMA嘛,故弄悬殊,好像大家都不懂似地。。。。
欢迎指教!
GREE
发表于 2009-8-25 02:49
LZ你这本质上是长焦短焦的问题。而对策多种多样,有更简单的方法。
先说焦距。透镜也好,抛物面反光镜也罢,有自己的特征值:焦距。对于发射成像,焦距越长,像越小,引申到手电上,就是光斑越集中。而对LED,即使LED本身透镜的影响 不 忽略,其最终成像大小还是主要受附加的透镜或抛物面镜的焦距影响,因为LED自带透镜很靠近发光体,其物距远在焦距以内。
所以,要使光斑集中,或者说成像变小,使用长焦距的透镜或抛物面镜,带来的效果更显著。而这两样又加工,装配更容易,且有很多成品可买。
kaisersyk
发表于 2009-8-25 07:17
LAUREN2
发表于 2009-8-25 08:12
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以现在的MCE的原有透镜的光学特性,中小型的杯子,也就是我们理解的手电
基本上不能做到比较好的聚光,虽然我们要求不高,但是也不要一照一大片吧
拔掉透镜最简单,呵呵
据说,可以直接拔,我去找干过的兄弟要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