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斑很漂亮啊
很好啊,不错的设计。
LZ自己动手就是好.看着舒服.用着舒坦.赞一个
这头灯用得辛苦。。
北桥的散热吧
看来头灯还是用R5做的比较合适些
我也想搞个玩玩
本帖最后由 haozi7802 于 2010-5-10 17:48 编辑
漂亮哈,正好是俺所想,可惜俺设备和动手能力不行,帮弄个灯头怎么样?
要是把散热片做在灯头上或者散热片反个方向应该会更好看吧---俺只烧头灯,不烧电筒,所以到现在都看着电筒眼馋头灯。
学习~~~我也要DIY我的头等~换上MEC~~~哈哈~这样反光就很大很有用了~
樓主假如把製作過程圖貼出來就太完美了。遺憾中~
楼主很强大~学习佩服~
做的真不错,
楼主动手能力强,各位不用担心重量问题;铝质散热器非常轻;如可以的话再加个调光也可。
楼主牛人···顶!
呵呵,用显卡散热片,高。
请教LZ灯头座如何固定在散热片上,是上镙丝吗?
另外灯头座与散热片连接散热和防水如何制作?
能不能上一些详细的制作过程图?谢谢。
支持下。
真是不错,要是能调焦距就更好了
铜基座是怎么固定在散热片上的?是用镙丝孔还是怎么样?
制作过程相当复杂。铜基座是用两颗螺丝固定。钻孔的时候,先用2毫米的钻头钻通,然后用3.5毫米的钻头在钻好的钻孔中重复钻入约1/3,这样的话,螺丝的帽子部分可以没入基座当中,不会影响LED的平整安装。
很多桐油都关心这个头灯的重量问题,在此,我负责任地说,这个头灯一点都不重,甚至比普通的头灯都要轻,我已经带着它,在穿越武功山等8次户外极限活动中充当主照明工具,也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灯非常可靠,倒是德国的镭射头灯出了问题。这种头灯,我一共做了7个,都是户外圈子里的老驴在用,从反馈情况看,可靠性和亮度还是非常让人满意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一下我帖子中说的方法,尝试DIY一下,就是比较花时间。
至于LED用MCE的问题,我不敢苟同。首先,在野外,Q5足够了,如果用R5也行,但用MCE有点浪费,因为户外条件下,必须要考虑电池的续航能力;其次,MCE的光斑不是很好,有空洞,很难看,如果想达到完美状态,反光碗的体积就难以实现小型化;最后,MCE散热是个问题,如果散热不好,LED容易出问题,这个决定会影响头灯使用的稳定性。在户外运动中,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综上,我选择了Q5,这个集亮度、续航、稳定性于一体的LED,还是不错的。这个是个人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