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吃饱撑,发个模拟电池并联的分析,看环流有多大多久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2-3-17 09:24 编辑电池不好模拟,不过根据恒流充放电的电压近似线性规律,暂且用大电容代替做分析
不考虑其他温度/压力...etc等因数
可能有一些模拟不正确的地方,希望有这方面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指正
模拟图纸,恒流充放电 仿真状态图
测试方式是2个 1000F 电容,内阻分别是1m/2m,模拟2种容量相同但内阻不同的电池
先用 I3 恒流预充到3.7V电压左右后断开(其实这个不影响恒流充放电的分析)
第一步I1 以10A电流充 20秒 ,
第二步静置 20秒,观察环流
第三步I2 以10A电流放 20秒 ,
第四步静置 20秒,观察环流
重复1,2,3,4截图是400秒后的稳定态
重点提示
1电动势差 决定环流是否存在
2电动势差+内阻 决定环流大小
3电动势差+内阻+容量 决定环流的存在时间
充电时,好像内阻低的电池,充电电流大,电动势上升快,咦,岂不是2节电池的电动势压差越来越大?
no !
不要忘记充电电流是(端电压-电动势)/内阻,2节电池的端电压一样,电动势升高了电流就会减少,所以电流最终是趋向一致。同样的电流作用于相同的容量,电动势下降率一样,所以后期电动势差维持不变
反过来,放电也是一样。
充电末期,充电器由CC恒流模式转为CV恒压模式,2节电池的电动势肯定是一致的。这是充电器的特性
------------------------------------------------------
感觉1000F 电压上升太快,还不能模拟电池特性
再来一个 100000F的,同样10A恒流充放电,内阻不变
时间为10分钟充/停/放/停
模拟得出10A充10分钟,端电压上升35mV,有点靠谱
充放电功率为 3.8V*10A=38W
不同内阻的电池,充/放电流慢慢变成一致且均分,电动势差维持不变
可以看到环流的最大值为 2A,电动势差为5mV,损耗峰值为10mW,且慢慢降低,直到消失
10mW(peak) VS 38000mW (avg)
可以说这个损耗发热跟实际输出功率差得N远,也明显远远低于内阻的发热。
充电/放电时,内阻发热的功率是 (5*5*1m+5*5*2m)=75mW(avg),这个不是峰值功率而是平均功率。
而环流只在停充/停放时发生一次而已,指数衰减,每次发热很低。
比方说内阻发热能令电池升10度,环流损耗连0.1度都升不了
请专家发话,环流损害究竟有多大
两个同容量不同内阻的电池,电流稳定后的环流情况计算
1 电动势差峰值
Vdiff= ((Icha or Idis) /2)*(R1-R2)
2 环流峰值
Iloop=Vidff/(R1+R2)
Iloop=((Icha or Idis )/2)*(R1-R2)/(R1+R2)
充放电流越小,内阻相差越小,电动势差越小,环流峰值越小
===================================================================================
关于大小电池并联,模拟得出一个有趣结论,
RC乘积(内阻*容量)一样时,充放电电流正比于容量,反比于内阻,电动势差最小,环流就最小,
通常容量小的电池内阻大,容量大的电池内阻小,刚好能配对
下图是100000F 1mΩ 和 50000F 2mΩ的模拟结果,完全无电动势差,自然也没有环流了,
这是理想情况,实际电池并联多少有点环流的
看来,只要自放电不大,不要烂到短路故障,电池并联并没什么大问题。
同容量不同内阻,ok
容量小内阻大+容量大内阻小,ok
RC乘积越接近,环流越小
--------------------------------------------不过第一次并联时最好保证电压一致到mV级,否则@#¥%
充电和放电的电流脉动过大依然会产生环流,不过环流分量一如既往的低,无需考虑。
滤波电容能减少脉动,是电池者居家旅行杀人放火的必备良药。无论是单个/多个并联还是多个串联。
====================================================
可能是温度/压力等原因会导致环流异常增加,本人没有条件分析这些东东
否则,我实在不相信中国的 XX院 / xx所 / xx公司 那成千上万的数目庞大的来势汹汹的 博士 砖家 叫兽 会如此害怕传说中的【环流】
&&&&&&&&&&&&&&&&&&&&&&&&&&&&&&&&&&&&&&&&&&&&&&&&&&&&&&&&&&&
希望那些说环流有害论的人举出有效的证据,
不要看多了中国古装侦探,以为一拍脑袋就能破案,那是扯蛋!工作中这个态度,基本是一拍屁股走人【国有单位除外】
摩托车的12V电池是什么工况?
这个充放够频繁了吧?脉动电流够大了吧?
一边是几十W白炽大灯负载,一边是发电机半波整流脉动充电,电压还跟转速同步忽高忽低,而且连滤波电容的毛都看不到
这些电池用个3年5年都是easy job!
$$$$$$$$$$$$$$$$$$$$$$$$$$$$$$$$$$$$$$$$$$$$$$$$$$$$$$$$$$$$$$$$$$$
网上资料,实践,结论一致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的研究
http://wenku.baidu.com/view/b26a463131126edb6f1a1060.html
环流个屁!
我要看结论 问题是,恒流放电的时候。。。。不是cv而是cc 更新100000F 电容模拟图
本人结论,只考虑容量/内阻的话,环流损害就是扯蛋。
但是温度/压力...etc本人未做分析 更新结论
看来,只要自放电不大,不要烂到短路故障,电池并联并没什么大问题。
同容量不同内阻,ok
容量小内阻大+容量大内阻小,ok
RC乘积越接近,环流越小
--------------------------------------------不过第一次并联时最好保证电压一致到mV级,否则@#¥%
====================================================
可能是温度/压力等原因会导致环流异常增加,本人没有条件分析这些东东
否则,我实在不相信中国的 XX院 / xx所 / xx公司 那成千上万的数目庞大的来势汹汹的 博士 砖家 叫兽 会如此害怕传说中的【环流】 电池并联用,目的是扩大容量,而电池串联用,是为了提高放电功率同时减小铜损,都是电池在实际应用场合必须的手段。 精确到mV,这个基本上很难。电压,内阻,容量都要匹配。数百串后再并联,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先并后串就没那么麻烦。
BTW:配对的电池再精确、几十个充放后也会有差别。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2-1-13 17:09 编辑
MAGLITE 发表于 2012-1-13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精确到mV,这个基本上很难。电压,内阻,容量都要匹配。数百串后再并联,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先并后串就没那 ...
唉
精确到mV,只是减少电流冲击而已,这个是说给DIYer听的,很多坛友喜欢虐电池,比较变态
而且采用专业充电器预充电,例如 3.700V+/-10mv ,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测试聚合物锂电池时,4.2V电压差1%,容量差好大的
因为越到后期电流越小耗时越久。生产效率低
变态一点就是电池间接个0.1电阻,放一天就均的差不多了
使用时间长了,差别肯定有,但是上面的分析都指出,没啥大不了的。那个把单体2000次组成电池组后就阳 痿到200次的砖家,是因为他的电池砖太烂,老出故障,而且基本是短路,所以200次后报废
btw:
有空问一下你们公司的几百个博士,看看环流方面有什么因素俺没考虑啊?
本人刚换了 风 骚 的头像,难免 风 骚 了一点
学习了... 其实这个帖子,斑竹居然没来加精,我都有点失望。
难道是因为本人太扯蛋,隐身几年,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结果还是惯性的跟人扯蛋扯个没完。 L555T_007 发表于 2012-1-13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这个帖子,斑竹居然没来加精,我都有点失望。
难道是因为本人太扯蛋,隐身几年,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结 ...
我再从井底爬起来驳LZ一下下
2节电池并联环流1mah也好、10mah也好、100mah也好或许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问题是2节电池一个放电周期环流现象出现了1000次、1W次、甚至更多次,每次可能只有小到几个μAh,但是这样高频率小电流的充放电对电池的寿命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xmasjacky 发表于 2012-1-13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再从井底爬起来驳LZ一下下
2节电池并联环流1mah也好、10mah也好、100mah也好或许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问 ...
无语
第一 电流脉动在没令端电压在电动势上下波动时,电池都是在一直放电/充电。
在输出接了电容的情况下,即使PWM电源在0A~10A波动时,实际电池电流是在电流平均值波动,不可能导致环流的出现
希望你反驳时,自己计算一下。
特殊情况是PWM通断负载且无电容,大功率负载/电源设计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第二 即使是那么特殊的情况,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支持大电流的电池,微小电流充放会导致电池早衰?
MAGLITE 发表于 2012-1-13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精确到mV,这个基本上很难。电压,内阻,容量都要匹配。数百串后再并联,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先并后串就没那 ...
配对的电池再精确、几十个充放后也会有差别
这只能说明电池的生产工艺和品控水平有待提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
xmasjacky 发表于 2012-1-13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再从井底爬起来驳LZ一下下
2节电池并联环流1mah也好、10mah也好、100mah也好或许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问 ...
问题是2节电池一个放电周期环流现象出现了1000次、1W次、甚至更多次,每次可能只有小到几个μAh,但是这样高频率小电流的充放电对电池的寿命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请问这个“一个放电周期环流现象出现了1000次、1W次、甚至更多次”现象,是否有存在的根据?是实验观察到现象还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啊?一直并在一起的两个电池,根据欧姆定律,电势差一直为0,为何会出现这许多次的环流?即使其中一个电池内部有漏电,那就仅是相当于一个大容量电池(并联后)对这个漏电负载放电,这N多次的环流是怎么产生的?{:4_322:}
本帖最后由 xmasjacky 于 2012-1-14 00:06 编辑
L555T_007 发表于 2012-1-13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无语
第一 电流脉动在没令端电压在电动势上下波动时,电池都是在一直放电/充电。
在输出接了电容 ...
充电或者放电之后,端电压总会有所波动,或大或小的区别而已,但是波动不可能消除。
如果是最傻的傻充来充电,以50HZ的交流电变成100HZ的半波型充电每一个波就可能造成一次环流,1个小时就是可能出现36万次环流。实际的情况会更复杂一点,可能会多元36万次也可能会少于36万次。
fat 发表于 2012-1-13 2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2节电池一个放电周期环流现象出现了1000次、1W次、甚至更多次,每次可能只有小到几个μAh,但是这 ...
借用LZ的图,红圈圈出来的就是环流。
xmasjacky 发表于 2012-1-13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借用LZ的图,红圈圈出来的就是环流。
两个充上电的电池,第一次并联,是会有环流,因为有电势差存在,但并联以后,两个电池的两端就一直是同电位,电池组的两个电池之间没有电压差,ΔV=0,I=V/R,哪里来的电流?更不用说什么千次万次的环流了,这是基本的欧姆定律,你不是准备推翻它吧{:1_301:} 又来了,容量低的电池会先放完,然后容量高的给低的充电,等等
实际使用差个100mv也很快就被拉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