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散热啊!
光杯是花瓣状的 看来光斑应该挺集中的~!
中心熱管搞定!
本帖最后由 spick 于 2012-3-29 00:47 编辑
是spark的?这个图我见过,当时推断是用热管散热,唯一担心的是热管的的最佳散热温度是否已经超过led结温。
aku1979 发表于 2012-3-20 2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不会也像KING那样等下又删除了,据说侵权了~
我说king的帖子怎么找不到了。
muscel 发表于 2012-3-23 16: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个?不三不四的设计
3个足够了,5个的话难保证散热,电流也就不能做大,聚光差 ...
5个估计是弥补近距离黑心,3个比较理想,但是肯定会黑心。
目前看工厂用热管技术的可能性极小,不太积极
外观就无爱了。
Beamshots
似乎也不怎么聚光啊
很有M6的神韵啊,不知SF会不会找上门来告侵权~~
本帖最后由 bai46612184 于 2012-3-30 01:22 编辑
muscel 发表于 2012-3-29 23: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个led
每个才吃到光杯这么小一部分,不聚光是必然的
怎么叫" 每个led吃到光杯一小部分...."?
从光的反射角度来讲,发光源面对光杯反射效率是最高的,侧对光杯次之。
CPF上面讨论到本来顶上的那个led本来就不是为了聚光的,而是为了泛光
目前市场的多头基本都采用XML,XML本身的发光体面积就比较大,相对光杯的反射面积来讲,发光面积与反射面积的比例相比XPG,XPE来讲反而更低,所以在受限的尺寸范围内远射效果肯定更不如XPG,XPE。在模拟反射效果,从而确定反射曲线的时候,光源越小,越容易计算出理想的反射曲线,如果是点光源,那是最理想的。但XML偏偏就不是。除非把光杯放大,但是在手提设备上,显然不可能。
spark的这个led分布方案,不知道换成5颗XPE或者XPG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当然要看他们的供电方案了,超过2A以上就抓瞎了,看以后那个用户买回来改一下。
直接做个钛合金M6吧
外型融合了多家的设计…
严重怀疑可行性
严重怀疑可行性
本帖最后由 bai46612184 于 2012-3-30 10:28 编辑
muscel 发表于 2012-3-30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光杯就这么点大
焦点只有一个,你现在塞了5个进去
看现在SPark的这个光杯设计, 每个led的反射面都有考虑到, 那就很有可能侧面4颗每个焦点都有考虑, 也就是说4个反射面的焦点是不同的. 如果焦点是相同的, 那么光杯肯定是圆的, 而不是分成4瓣的.那中间灯柱的定位精度和安装精度就要求比较高了. 可能灯柱偏个几度,出来的光斑就大不一样.
根据cree的data sheet, led的80%的光输出集中在60~80度角的范围内, 果冻起到的作用吧. 那么如果led侧放的话, 1/4的反光杯已经起到大部分反射的作用了. 当然如果是全光杯那是最好了.
看图片,顶上的那个led肯定不是聚焦,用来远射的, 光杯那么小,想聚焦反射也不可能, 那么有可能就是负责泛光的. 那么焦点不焦点已经无所谓了, 就是想设计焦点不可能, 光杯反射面积那么小, 在狭小范围内, 不可能对5个焦点都面面俱到.
从CPF转贴的图:
大家来猜价格吧,我猜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