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治豪 于 2018-6-14 08:59 编辑
二、细节 1、筒身 先从最有特色的地方说起吧。M1T周身采用黑色三级硬氧,触感柔和细腻,筒身采用类似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条很宽、一条较窄,通过宽窄的变化作为轴向的防滑,每条螺纹上还轴向地刻有多道细密的条纹,形成径向防滑。
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无论戴不戴手套,只要手指处于双螺旋结构之上,确实既不会滚动也不会滑动。
值得一说的是,螺纹的起点并不是直接刻下去的,而是有一段顺滑的过渡,这样既保证了视觉的美观,也确保了手感的良好。
2、光学组件 M1T的灯头采用不锈钢镀蓝色PVD的压环,既美观又坚固,压环距离透镜较深,有效保证了透镜不被异物刮碰,提高了耐用性。
M1T采用Luminus SST40冷白LED灯珠,结合TIR光学透镜,形成满满的一杯黄水,与外围的蓝色压环相配,两原色非常漂亮。
M1T的TIR透镜外表面并非平面,而是有弧度的凹陷,灯珠正前方的圆面是平面,这一点与S1 BATON Cu灯珠正前方的凸面太一样。
3、灯头 M1T并没有明显的分段结构,灯头外部一侧用白色印有OLIGHT商标。
另一侧则印有M1T RAIDER以及产品序列号。我的英文水平很差,查了一下字典,raider是袭击者、抢劫者的意思,似乎是反面人物,能不能改成saver拯救者?
印字清晰,而且有所区别,大字体是外凸的,序列号是内凹的,用手触摸可以明显感觉出来区别。
从筒身内侧看灯头部位,是成e字形的正极触点,四周是黑色有机材质,可以构成物理防反接。内壁加工平整,有半镜面效果。
4、尾盖 M1T的尾盖与大多数手电不太一样,它的两圈矩形公螺纹是在尾盖这一侧,其末端是防水胶圈,拧到胶圈位置时,有明显的阻滞感。
与此对应,筒身末端则是母螺纹,另外在螺纹前部是端面导电的接触面,稍拧松尾盖可实现完全断电。
尾盖内部是负极接触面,以及端面导电的另一侧,接触面是一个小的铜柱内部由弹簧压紧,剧烈震动也不会断电。
尾盖外侧是多点凸起胶帽覆盖的尾部按键,整体键程稍长,由于胶帽里面有润滑油,个人感觉按动手感与别的手电不太一样,回弹反馈稍慢一点,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按下的声音也不太清脆。
尾盖外侧一周均匀地刻有细密的条状防滑纹,比筒身的更密,便于拧动尾盖时发力,在末端开有单个手绳孔。
但是这次仍然配的是多年未变的可调节手绳,我手上已经积攒了一大堆了。虽然这款手绳比较结实经典耐用,但也应该与时俱进有些变化吧,woolii toocao。
5、抱夹 这次M1T的抱夹也是值得称道的部分,单卡位双向抱夹能极大拓展手电的夹持使用范围。
抱夹采用宽大的夹持抱臂,更加牢靠,进口处有引导开口,便于夹持和拿取。
双向抱夹可以实现不变换位置的正向、反向夹持安装,夹子弹性较强,而且夹持空隙较厚,极大解放双手,夹在帽檐上又变成了帽灯。
6、与M2R筒身+M2T尾盖对比 可以看出,M系列在灯头、尾盖等部位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筒身花纹和抱夹的抱壁、引导口,M1T做了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