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niufenlan

我知道为什么三洋和松下的电池技术为啥都比较nb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告诉你三洋创始人是松下创始人老婆的弟弟。你会不会觉得更理所当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团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9 08:22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3-26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NOKIA以前是做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3 10:1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3-26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松下也就没有三洋,本就一直在松下的扶植下成长的,现在实在混不下去了,松下只能收来自己管了,说白了都是一个财团下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16 22: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22# 616xd

    这个我知道{:1_2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0 22:0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3-2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9 01:3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3-27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下收购三洋总价约64亿美元 创始人曾是亲戚 2008年12月20日08:41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尽管其间经历了波折,但日本家电行业最大一桩并购案——松下电器对三洋电机的股权收购仍然在松下当初预期的期限内完成。昨天,松下电器正式表示,将以每股131日元的价格向三洋电机发出收购要约。


    根据松下电器发布的消息,公司计划通过要约收购方式从高盛集团、三井住友银行、大和证券SMBC集团以及个人股东手中收购三洋股权。其中前三大股东持有4.3亿股三洋电机特别股,占三洋流通股票的70%,这部分特别股将于明年初转化为普通股。收购成功后,松下将绝对控股三洋。上月初松下首次发布这一收购意向时,预计本月底前甚至更早就可完成交易,但高盛集团在上月底突然表示,因松下的收购报价过低,因此已中止有关谈判。据当时媒体透露,松下开出的收购价格是每股120日元,而高盛则提出每股250日元。


    不过目前看来,在松下电器社长大坪文雄前天与高盛高层的会谈中,高盛最终同意了松下提出的每股131日元报价。据悉,松下此次支付的收购总金额将超过5600亿日元,约合64亿美元,这成为日本家电行业最大的一桩并购案。松下电器也将由此成为日本最大、全球第二的家电制造商。


    其实,松下和三洋两大日资家电巨头一直渊源颇深,三洋创始人井植岁男是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妻弟。而在松下幸之助创立松下电器时,井植岁男也是合伙创办人之一,后来其才另起炉灶创立三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9 01:3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3-2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企业 后面就是日本6大财团  说白就是国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7-17 15:32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3-2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fan1881 于 2011-3-29 23:00 编辑

    人民接触的东西最强是三菱 其次东芝 然后是富士 在然后才是松下 三洋根本就排不上名
    SONY跟以上集团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sony对日本国是可有可无可替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9:34
  • 签到天数: 138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3-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行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下除了上面2个牌子外,当年还有一个细分牌子叫T什么什么NX的,专门是音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松下的P当年是空调,N是电视,T是音响,这样分牌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7-17 15:32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3-2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企业 后面就是日本6大财团  说白就是国企
    越静的海港 发表于 2011-3-27 19:43
    日本国的权利是掌握在有钱人手里的 ZF只是摆设 维持日本现状的就是这些财团 所以日本没有国企 也不存在形成国有制的环境
    现在的日本和明治之前的其实没什么区别 还是划分区域自治 这个区域的意思已经不是土地 而是维持国家运转的分工 就和番邦制度一样 一个充当幕府的ZF约束着这些番邦 但这个幕府根本就控制不了 天皇还是个吉祥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3 10:1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3-2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侵华战争前后真正的推手就是这些财团的前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1 10:2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3-30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al是松下当年最早使用的品牌,现在大部份松下的产品都直接使用Panasonic品牌。

    松下的产品品牌很多,我们常见的有这些

    national.jpg
    techincs.jpg
    rasonic.jpg


    这个标牌最经典,七、八十年代的电饭煲、电视机、电冰箱常见。

    national标牌.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30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接触的东西最强是三菱 其次东芝 然后是富士 在然后才是松下 三洋根本就排不上名
    SONY跟以上集团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sony对日本国是可有可无可替代的 ...
    Yifan1881 发表于 2011-3-29 22:55

    日本研发实力最强的是日立和东芝,在电子电气这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30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洋、松下都远了。近的同道中人,那个国美黄什么的不原来也那个,还不是修电视机的吗,比我们玩手电还差好几级呢。有机会的,一不小心你就发了。告你一个秘密,关键是上市。。。{:1_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2-7 15:07 , Processed in 0.143189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