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太阳神

今天休息,去买棵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树在当天已种好,一共运了2.5车泥,总重约5-6吨的原产地的十多亩地里的泥,根上的泥球300多斤,树一定是会活的。
    刚结果的一丁丁大的树要3000元左右一棵,我这棵的大小一年可以结果30-50斤的级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树在当天已种好,一共运了2.5车泥,总重约5-6吨的原产地的十多亩地里的泥,根上的泥球300多斤,树一定是会活的。
    刚结果的一丁丁大的树要3000元左右一棵,我这棵的大小一年可以结果30-50斤的级别。 ...
    太阳神 发表于 2011-5-21 22:22


    這樣還不夠,如果是因為特殊區域才能結果,那很有可能是因為該區域的土壤某些中、微量元素特別高,所以才會有在其他區域無法結果的現象;今天讓你運了5~6T原產地的土壤過來,過個一陣子,難保這些中、微量元素不會流失,到時還是一樣陷入無法結果的窘境。

    要嘛就分別採集兩地土壤樣本送去化驗,就針對植物所需的16元素去分析即可,這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也是揭開異地不結果之謎的基本作法。 摳.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办法~
    神坛人才辈出,有人愿意帮分析不?我寄500克泥土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办法~
    神坛人才辈出,有人愿意帮分析不?我寄500克泥土来
    太阳神 发表于 2011-5-21 23:05


    分析的儀器很難為個人擁有,我常在進出的某單位土壤實驗室,他們那套離析儀器耗資約nt$ 30M,也只能粗步分析到鉅量、中量元素共10種,要真正能分析到16元素的單位,tw這恐怕也找不出5個。

    這個應該可以投書給一些農學院的教授、專家,或是專業的農政單位,他們才有足夠的資源搞這種分析,以現在的農業技術來看,光是異地不結果這個梗,就足夠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了。 摳.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地,我在90年搞回8棵,种在10公里多远的地方,实际种活6棵左右,只有三棵结果,每棵结1-10个不等,味道比2块钱一斤的难吃太多了。
    听说年年大量的人买苗去种的,不是不结果,就是结出的不好吃。

    现在当地的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在十来年前找到了一种结果量可以大一倍以上的李子树,在这个地上种上后,前几年开始结果了,味道也有正宗的味的一部份,用来冒充正宗的,但是价格要低,大约村里卖出的价在100元一斤左右,实际能买到的都是这种不正宗的了。
    正宗的在提供给北京,省里后,市里的冒号就只能一部份吃正宗挑剩下的,一部份吃100块的。等轮到局长级的时,能吃到100块挑剩下的就不错了。比如去年局长都是占位在村长办公室里排队等的,去的迟的都是轮不到的。
    还有某局请的省领导来的一个会,讲好要100份果子,结果只凑了60份,另40份只好用几块钱一斤的来充数才搞成了100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神器的果果。真相去尝尝。日神家在哪里。我查查机票多少米。下午旅游就计划去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最快的培养本地的李树的方法,最快要7年开始结果,第一年结的只有几个。
    有高瞻远瞩者于N年前包下最好的地边上的50亩来种李树,至今未到7年,每年投入NN万元,传说快卖血养树了,园子里面有本地李也有100元一斤的李。
    不过等他的树全结果后,他每年能收入至少能达NNN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想起来个嫁接的方法。朋友有个农学院的。经常搞一些比较难成活。或特别娇贵的品种树。搞嫁接。建议日神参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发个图
    9a1151c29d4bac26e5dd3b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总政兄有心了。
    其实这个地方的确奇怪,别人的桃子卖 几块钱一斤,这个地上产的桃子卖30块一斤,特好吃。而且这个价连我们住在十公里外的人都不知道,或是连三公里外的人就可能不知道了,因为桃子一直有人来收购的,本地人很少有人吃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周边好多人种的葡萄,但是葡萄的价格和别处是一样的,但是还是有好多人种。。。。。。但那是周边,可能种不了李子。
    可是,李子地的边上,大片的油菜花地和养蚕的桑地,就是不种李子,而李子又是这样的高价和供不应求。。。。。。问了村长,回答是李子树太难管理,连用的肥料都必须用进口的XX复合肥,国产的肥料一用就玩完。。。。。树上要用的东西都很贵,成本太大鸟。。。。。而且种树的前七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但是有无尽的支出,所以没钱的农民种不起树,有钱的才种,种树的家中只要有几棵能结果 上百斤的果树就顶一个公 务 员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2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嫁接做高接式可以縮短結果年份,不過得先嘗試用哪個品種作枮木,這環節是可以壓縮7年結果的時間成本,當然,也是可以在豐產這環節有所突破。

    但是日神有提到,在該區域其他品種的李,可以種出類似的味道,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這部分我更肯定該區域的先天環境有不同於其他區域的地方,土壤分析是基本的。 等.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村长同时也是村里鉴别李子是不是正宗的最公认的专家,专家也有专家的烦恼,就是每年结果的季节,他对可疑的李子抽样鉴别就是拿一个咬一小口就扔,但是还是每天吃的太多而吃不下饭而且还吃的拉肚子,据说是苦不堪言。
    鉴定的原因是太多人找村长要果子,而村民又会买5块钱一斤的一些混进去充数。最麻烦的是最近有附近的专业人员种出了味道相近(实际相差很远),外形几乎一样,但是只卖25元一斤的李子,那个用来混进100块的里面那是麻烦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2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周边好多人种的葡萄,但是葡萄的价格和别处是一样的,但是还是有好多人种。。。。。。但那是周边,可能种不了李子。
    可是,李子地的边上,大片的油菜花地和养蚕的桑地,就是不种李子,而李 ...
    太阳神 发表于 2011-5-22 00:19


    當然啦,箇中門道還沒挖掘出來前,有幾個人敢這樣不斷投入,水果種類何止千萬,可吃來吃去就那幾種。

    就如同其他產業,能掙到大錢的就兩類,一是開發出新商品的,二是能用比別人更低廉的成本大量生產出一般商品的,這條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 摳.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嫁接做高接式可以縮短結果年份,不過得先嘗試用哪個品種作枮木,這環節是可以壓縮7年結果的時間成本,當然,也是可以在豐產這環節有所突破。

    但是日神有提到,在該區域其他品種的李,可以種出類似的味道,從營養 ...
    xg3c 发表于 2011-5-22 00:23


    嫁接的环节,所有农民都是科学家,都试过太多方法了。
    现在的情况,都已到了在什么时候施肥,精确到前后误差也就是三四天,而这个树也真是金贵,如果施肥早了几天,那果子立马大量减产。如果迟了几天那倒还好,仅是长的差一点而已。不过我个人估计,那个肥可能施的比较足?也就是施太多引起施早了落果??

    希望本帖为神坛的农业化转化而作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图了,其实,这个图上的李子没有正宗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外层的白色,一碰就没的白色。
    我转一个也是网上的图吧“

    111.jpg
    这个图上的白色才是特征之一,看上去这么硬朗的李子,摸上去也不是很软的,但是,可以直接插一个吸管上去,象吃酸奶一样把这个果子一饮而尽,只留下果皮和核,这个吃法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槜李属蔷薇科梅属,是中国李的古老良种。
    槜李于3 月下旬至4 月初开花,4 月上旬萌芽出叶,花多色白,果实于5月中旬核硬化,7月中旬成熟。 槜李果实硕大,色泽鲜艳,成扁园,形似苹果,其果皮底色黄绿,有暗红彩色,密布大小不等黄褐色斑点。表面光滑,薄皮白色果彩,鲜亮夺目。其果顶微凹之处,常有一条形似指甲掐过的爪痕,据传这是西施美女留下的印记。槜李果大色艳,风味独特,品质极佳为群李之首,檇李熟透时,红晕透项,皮内果肉色黄,鲜润如琥珀,化成浆液状。果肉在成熟时是否化浆,前人以为这是区别檇李真伪的主要根据;采摘和食用都要掌握这一时机,太生则未化浆体、口感仅仅甘跪,过熟则浆液流失。考究的吃法是,先轻轻拭去果粉,在皮上剥开一个小口,肉浆可一吸而尽,仅余一条果筋,如金色的丝缕,连结果核。果味甘美绝伦,并有微微酒香。古今吃过真种檇李的人,无不赞不绝口,称之为“琼浆玉液”,“如甘露醴泉”,评价在各种水果之上,在古代是献给帝王的“贡品”珍果。
    与槜李有关的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西施进入吴宫以后,吴王为博取西施的欢心,总是迎合她的需要。各地送来的贡品,首先要让西施挑选。这年暑夏,越国向吴王进献了一批槜李。西施一见故国之物,顿生思乡之情,提出要亲往李园品尝槜李。于是吴王选派一批宫女,陪伴西施来到槜李城。西施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信步漫游李园。那成熟的李子,青里透红,密缀黄点,外披白粉,其味诱人。西施随手采了一颗,用指甲在李子底部轻轻一掐,顿时果汁横溢,香气入鼻,放到嘴边一吸,李汁犹如甜酒。西施连吃数颗,微生醉意。说也奇怪,自从西施来过李园之后,这里所生槜李之顶部,便有一条形似爪痕的瘢纹。人们都说,这是西施留下的指甲印,称它为“西施爪痕”。清朱竹姹曾在《鸳鸯湖棹歌》中写道:“闻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犹如牡丹有贵妃指痕一样,流传千古,引为美谈。
    槜李产于何处?何处又是槜李城?
    桐乡人考证: 槜李一词始见于《春秋》。周儆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败越兵于槜李,大掠而还”。这里的槜李为地名。然地以果名,可见槜李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五百年余年了。关于槜李地名所属,至今学术界仍有争论。一说古槜李郡在嘉兴,一说在桐乡。《春秋》杜预注日:“吴郡嘉兴县西南有槜李城,其地产佳李故名”。《大清一统志》则说:“槜李城在秀水县西南七十里,为吴越战地”。今屠甸桃园村一带是槜李原产地。该地区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前属嘉兴县,故也有槜李在嘉兴县之说。
    1937年屠甸朱梦仙所著《槜李谱》中记述:“按槜李城系嘉兴府属。春秋吴越三战,越陈兵在石门以拒吴,即今之崇德县也。迤东筑土城五:曰晏城、曰槜李城、曰何城、曰管城、曰宣城,今城址均已湮没,然其村落,往往依城为名。而产李之中心区,曰槜李乡。槜李城之故址也。”今桐乡市百桃乡桃园村为古之槜李乡地域,可见这里乃槜李的原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2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標記一下,下回表妹婿問我想托他帶點什麼時,就帶這個吧 摳.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29 10: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22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底槜李成熟了,有想来的兄弟不?
    太阳神 发表于 2011-5-18 02:03

    日神:真的是可以过去你那吃这神果!{:1_218:}
    我可能下个月去杭州给一MM做导游,到时我来了就可不客气了哦!{:1_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嫁接的环节,所有农民都是科学家,都试过太多方法了。
    现在的情况,都已到了在什么时候施肥,精确到前后误差也就是三四天,而这个树也真是金贵,如果施肥早了几天,那果子立马大量减产。如果迟了几天那倒还好,仅 ...
    太阳神 发表于 2011-5-22 00:33


    基本上,絕大多數第一線的農民的實驗精神,是很多本科出身的學術理論者難以望其項背的,不可諱言,很多新產物也都是在這種不受傳統理論的拘束下而有所進展,但相對的,在基礎理論相對是較欠缺,往往一個很基本的東西,問10個農民,可能會得到起碼8套不同的說法,在tw這樣,我相信在你們那的情況也不會差太多。

    舉個例子,多年生果樹,每年為什麼要不斷整枝修剪,就理論來說,就很單純的就是營養控制和頂芽優勢的運用,讓務農多年的農民來說,可以有很多"神奇"、"不可言喻"的各種說法,究其本意,是基礎理論的欠缺??還是在隱藏其理??這個就得費心思去反覆對證查考了,所以在很多農民間的對談、交流間,沒有些許基本"底子"去聽,其實很難聽出什麼門道。
    剛剛在書房找出去年讓土壤實驗室幫我分析的土壤數據,讓日神參考看看 看報.gif

    20110522139.jpg

    201105221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 23:4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兄弟!


    但相對的,在基礎理論相對是較欠缺
    这个说的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2-9 02:09 , Processed in 0.130924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