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icebird_lulu

懂光杯的朋友帮我解决个疑惑!苦恼。。。想通了点疑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8 01:37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6-1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如果抛物线不变的话,过度加深光杯会造成光杯损耗吧,如果过度加深的部分不按照抛物线曲线来设计的话,长出来的部分反而会将已经变为远射光的一部分给反射成范光,可以这么理解吧~

    光斑好不好看抛之一边,如果 ...
    icebird_lulu 发表于 2009-6-18 08:39

       我认为,对LED来说,加深光杯会减弱泛光,而增加中心光斑亮度,这是确定的。只是加深的程度受抛物线方程的限制,不能无限加深,另外就是加工精度问题,径深比越小,对加工精度要求越高,如果超过设备精度极限,那么实际加工出来就不是想要的抛物线了,就会适得其反,聚光反而会变差。变差的原因是因为实际的截面曲线偏离了抛物线,另外,径深比减小后,镀膜造成的曲线的变化也变得明显起来,镀膜也是有厚度的,而这些参数都是很难精确控制的。就算你是按抛物线设计,实际作出来是否真是抛物线,恐怕由不得你,所以,有时需要反复修正加工设备程序,直到曲线拟合程度最佳,且能够补偿镀膜带来的影响。还有,大量生产后,还要考虑刀具磨损造成加工精度的偏差,甚至车若干杯后就要及时更换刀具才能保证精度。
       径深比:杯口直径与深度的比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反光效率和加工精度的问题,哪怕反光率是100%,加工精度足够高,过深的反光碗仍然有问题。表现就是光斑变软,变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泛光/聚光比例,反光效率这样的单维问题(单参数)。如果需要深入探究反光碗的性能,必须考虑光斑构成这样比较深入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光体形状真的很重要
    比如虎头的灯泡是在光杯里面的,和LED的不好比较
    光杯不要走极端,自己画图慢慢研究
    据美国统计, 能在1分钟内看出这两副图不同之处者,智商在200以上
    2分钟 180
    3分钟 150
    4分钟 120
    5分钟  ...
    1996 发表于 2009-6-17 22:23


    打开后没看,继续看帖,等回去看只有海绵宝宝了,一想,10成是之前的鬼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5 14:3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光杯越深就越好  光杯的大小与发光体的有直接关系  没有发光体还设定光杯的抛物线是空话 ,,,,,,,,单论反光杯的大小 深浅    好像是无稽之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1_270:}不懂,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10-21 08: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来的码这么多字,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5 09:45
  • 签到天数: 24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6-18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10-21 08: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银行办事回来
    简单说一下解释,可能仍然不是很好理解:
    考虑一个深径比极大的光杯,比如深度20cm,口径5cm,由于任何抛物线都是互为相似形。
    这个光杯的底部实际就是一个更浅,口径更小的光杯。由于深径比已经达到了非常极端的地步,光杯的前面十几公分其实都是非常陡峭的近似直线。这部分对LED所形成的包络角非常之小,换言之只有非常少的能量射在这段光杯上。大部分能量反射在下半部那个“小光杯”上,实际聚焦效果可能接近一个“小光杯”,故而光斑比较散。

    画个图会比较容易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深的光杯不符合抛物线的反射规律,会无法设计抛物线 ...
    icebird_lulu 发表于 2009-6-17 21:12

    理论上,任意的口径/深度组合都可以构成抛物线的,初中数学

    光杯的深度除以口径的值决定了有多少角度范围内的光线成为泛光(其余的被光杯反射成近似平行光,即主光斑),这个值越大,说明泛光光通量越低,主光斑的光通量越高

    同时,发光体到离它最近的反射面的距离除以发光体的大小(就是LED核心的大小)的值决定了主光斑的光线发散角,这个值越大,主光斑的发散角越小,主光束的质量越好

    30mm深度,20mm口径的光杯也有问题的
    主光斑的光通大了,没错,但是,后一个指标必然减小,也就是说是有量无质,远射也不会太好的(基本上和其他的20mm口径的光杯一致,最多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光体形状真的很重要
    比如虎头的灯泡是在光杯里面的,和LED的不好比较
    光杯不要走极端,自己画图慢慢研究
    据美国统计, 能在1分钟内看出这两副图不同之处者,智商在200以上
    2分钟 180
    3分钟 150
    4分钟 120
    5分钟  ...
    1996 发表于 2009-6-17 22:23

    经鉴定,楼主弱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反光碗来说,严格来讲是没有确定光斑大小的(这也是光斑质量好的原因之一),光斑的形成,实际是各种不同发散角光束的叠加,或者说是无数大小不同同心光斑的叠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XR-E,很大深径比的光杯也是可以做出来的,比如口径35mm,深度100mm左右,但是光杯过深一样会降低远射能力,表现在光斑变散,变柔和。funder 发表于 2009-6-17 22:50

    没错,在近LED处反射的光线的发散角要明显大于光杯口部的发散角,也就是,光斑不实,发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任何深径比都有对应抛物线。工程上一定大小的光杯,深径比有极限,这个极限取决于LED的封装大小和形状。因为光杯的曲面无论如何也不能伸到一次透镜的里面去。对于XR-E,XP-E,他们的深径比极限都是很大的,实际中除了一些超小光杯,很少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口径下光杯加深,远射反而变差
    这个理论有什么依据吗?想探讨一下
    海天 发表于 2009-6-18 08:39

    光通量上去了,发散角也大了,的确可能变得更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际中,一个深径比很大的光杯,和一个大小相仿,但是深径比很小的光杯(假设都是光面),光斑会呈现如下特征:

    1. 前者中心会有一个很小的亮斑,周围被一团柔和的次级光斑所包围,向外逐渐过渡到泛光,边界不明显。
    2.后者光斑像个圆盘,视觉上的感觉:边界相对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理解很快啊
    同口径下光杯加深,远射反而变差,这其实不容易理解。
    funder 发表于 2009-6-17 23:11

    发个图,口径不变,改变深径比
    [localimg=1024,768]1[/localimg]
    gb.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18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际中,一个深径比很大的光杯,和一个大小相仿,但是深径比很小的光杯(假设都是光面),光斑会呈现如下特征:

    1. 前者中心会有一个很小的亮斑,周围被一团柔和的次级光斑所包围,向外逐渐过渡到泛光,边界不明显。
    2.后者光斑像个圆盘,视觉上的感觉:边界相对明显。
    funder 发表于 2009-6-18 12:32

    前两天不是有倒装LED的UF买吗,就是这个2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9-6 17:37 , Processed in 0.145175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