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四哥

LED为什么一直没有大的技术突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28 10:10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7-1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xp-g上市初,零售价格估计要7-80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5-22 18:58
  • 签到天数: 32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7-1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耐心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耐心等待。
    突破性技术一出来,就会引发一场电筒洗牌的风波,就如DVD取代VCD,高清取代DVD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0-4 22:4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7-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89c51 于 2009-7-12 23:54 编辑

    日亚应很快涉足大功率LED照明领域,国际LED巨头都努力研发高光效LED产品,现时大功率白光LED
    荧光粉大部份都是涂装技术生产,实验室所产的高光效LED,荧光粉很多都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成,据说达277LM/W,但成本极高难商品化,还是等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0-27 10:18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1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LED 似乎沒有很大突破,不過手電筒的玩法(操作方式)就有很多不同的玩法產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7-1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7-1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制备白光LED方法的流明效率进行了理论计算.根据光度学原理,我们考虑到视觉函数V(λ)的修正,以色坐标为x=0.325,y=0.332,显色指数为81.5,色温为5 914 K的白光LED发光光谱为依据,计算了白光LED流明效率的理论极限:得出每瓦白光LED辐射光功率产生的光通量为298.7 lm,白光LED发射的总光子数为2.7×1018.在理想情况下,注入一个电子-孔穴对产生一个蓝光光子,设荧光粉的量子效率为1,因此,注入的电子-孔穴对数亦等于白光光子数,进而计算出白光LED每辐射1 W的光功率所需的电功率为1.51 W,上述白光LED发光光谱对应的白光LED的电-光转换的理论极限流明效率为197.8 lm/W.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gxb200901016.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19 15:1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7-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制备白光LED方法的流明效率进行了理论计算.根据光度学原理,我们考虑到视觉函数V(λ)的修正,以色坐标为x=0.325,y=0.332,显色指数为81.5,色温为5 914 K的白光LED发光光谱为依据,计算了白光LED流 ...
    laomao0000 发表于 2009-7-13 09:21



    如果光谱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个理论极限也会发生变化的。

    问题是,如果达到了某种光谱下的理论极限,这时候是否就不会发热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仍然有,只是会以辐射方式射出,类似灯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CPU的主频一直无法突破4GHz, 其实和手电一样,有太多太多的用途是目前的CPU远远不能满足的。

    人工智能? 俺们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起,就被许诺在10年20年后电脑就有接近人的智能,结果过了60年后还是遥遥无期。看看网上的所谓聊天机器人chatbot吧,还是一个“假”字。

    实时地,和照片一样清晰流畅的游戏画面?看了farcry也不过如此,一看还就是个游戏。

    再实际些的,有哪台电脑实现开机零等待?运行零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仍然有,只是会以辐射方式射出,类似灯泡。
    funder 发表于 2009-7-13 11:22


    你指的是红外光吗?

    发光效率的定义难道不是:可见光波段内的功率/led的输入功率*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LZ去开发 我们买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2 20:4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1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总是慢慢进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8-2 15:29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7-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cpu同样到了瓶颈 主频4g有三四年了始终无法真正规模化突破 搞了个多核理论上也不过相当于把几个单核绑一起 对于只能顺序执行的算法彻底无效 10g的神器 光的量子的超神器都一直遥遥无期 ...
    rc5 发表于 2009-7-12 21:19


    然,硅芯片快到速度极限了。再往上需要新材料、新工艺的支持。
    intel P4 频率到3.8G就是坎。到了65nm、45nm 采用应变硅,引入锗元素拉开硅原子间距从而提高频率上限。
    采用高K值电介质减少漏电流控制发热。再往后就需要高漂移率半导体材料。

    GaInN材料由于内部缺陷非常多,内量子效率达不到100%。内量子效率提高非常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8-2 15:29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7-1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光谱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个理论极限也会发生变化的。

    问题是,如果达到了某种光谱下的理论极限,这时候是否就不会发热了呢?
    riva 发表于 2009-7-13 11:15


    对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制备白光LED方法的流明效率进行了理论计算.根据光度学原理,我们考虑到视觉函数V(λ)的修正,以色坐标为x=0.325,y=0.332,显色指数为81.5,色温为5 914 K的白光LED发光光谱为依据,计算了白光LED流明效率的理论极限:得出每瓦白光LED辐射光功率产生的光通量为298.7 lm,白光LED发射的总光子数为2.7×1018.在理想情况下,注入一个电子-孔穴对产生一个蓝光光子,设荧光粉的量子效率为1,因此,注入的电子-孔穴对数亦等于白光光子数,进而计算出白光LED每辐射1 W的光功率所需的电功率为1.51 W,上述白光LED发光光谱对应的白光LED的电-光转换的理论极限流明效率为197.8 lm/W.

    色温不同,白光LED的流明效率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8-2 15:29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7-1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你没发现
    1。奔四的性能实际不如奔三,只能靠疯狂拔高频率实现相对的高性能。
    2。双核、四核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很多年前就有了,只不过intel没有而已。
    3。酷睿说白了,应该是奔三的直系后代,融入了小部分奔 ...
    itspig 发表于 2009-7-13 10:13


    看看Fritz Chess Benchmark:   以1G Pentium 3作为基准 1.  这个测试中分支指令频繁。
    P4 性能只相当于同频Pentium 3的 60%。Netburst 是个糟糕的架构。高频高功耗低能。
    评测 Atom,和 tulatin 持平。
    Amd K8 只相当于Core 架构 80% 左右水平。Amd K10比Amd K8 能提高10%。仍不是 Core 架构对手,更别提Core i7。

    刚有人说 Amd 3000+ 够用。不然。看你用电脑做什么。
    软解压看高清大片:720p    需要 Cpu得分 1.6 以上。
                            1080p  需要 Cpu得分 6 以上。
    而单核心最高成绩,我个人测试,E8400 单核心 达到 4.49.双核心 9.48.
    网上单核心最高成绩是 4.
    因此单核心就别指望 软解压看高清大片1080p .

    超频是个性价比最高的办法。E2140 超频到 3.2G 可达 9.12分。{:1_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8-2 15:29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7-1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Core 架构基于 Pentium M,后者脱胎于tulatin.
    引入了 Netburst架构的 QDB 总线技术。增加了x86解码单元、128bit SSE执行单元。
    执行效率强于 K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9-6 17:52 , Processed in 0.134512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