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yi168
发表于 2022-1-10 15:12
zgj 发表于 2022-1-10 13:18
我是电子工程师,不玩音响。
个人觉得纯粹技术上看,黑胶应该没有cd先进。
现在偶尔听听音乐,不挑剔
从技术来看,肯定是cd先进的,从原理来看,模拟肯定是最接近现实的,数字只能无限逼近
__ll_ww__
发表于 2022-1-10 15:16
本帖最后由 __ll_ww__ 于 2022-1-10 15:17 编辑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0 12:24
我不认为cd的信息会超过黑胶,甚至连盒式磁带都不一定比的过,cd是一种落后淘汰的技术,后来的hdcd,dvd- ...
cd本身不是问题,一些人觉得cd音质不好可能是因为这个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1549
个人是发现,不少无损歌曲(应该都是来源于CD)用软件打开,放大音频波形,都或多或少有削顶的现象。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0 16:32
__ll_ww__ 发表于 2022-1-10 15:16
cd本身不是问题,一些人觉得cd音质不好可能是因为这个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1549
个人 ...
你那个是制作的问题,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原理
zgj
发表于 2022-1-10 18:50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0 15:12
从技术来看,肯定是cd先进的,从原理来看,模拟肯定是最接近现实的,数字只能无限逼近
...
问题是,你模拟信号在复制到记录载体上面,由于技术路线缺陷,信号会丢失非常多
阿甲
发表于 2022-1-10 18:51
从原理上说,应该是黑胶好听,相当于把音乐用物理方式刻在上面,然后用琴弦,打击的方式重现,所谓的松香味就是这样来的,原汁原味,没有取样删减
maha
发表于 2022-1-10 18:57
摸拟和数字都只能接近真实而不是就是真实的,不要用理想化的摸拟音频对比现实中的数字音频,这样是不公平的。摸拟音频波形有变形,也会产生失真,用传统测量方式测量,摸拟的失真比数字的更大。数字音频也一样有失真,但起码20KHz以内的正弦波,CD格式音频的失真比LP的小太多。不存在摸拟的就是比数字的更真实,都是有失真,看你喜欢听哪个而已。
maha
发表于 2022-1-10 19:19
CD音频格式的44k采样记录还原20KHz正弦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要比较好的还原音乐中含有丰富谐波分量的高频波型,44K釆样是远不够的。这可能是高级模拟音频和CD音频听感区别的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brianlee
发表于 2022-1-10 20:40
我觉得音质不好,损耗又快。炒豆子是情怀
Hassid
发表于 2022-1-10 21:31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0 09:18
你要这样理解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连续的东西了,你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由一个一个点组成的
...
但黑胶这个点实在是太大太大了,而且歪歪扭扭的,所以信噪比不行。要是以分子级别纳米级重构黑胶唱片(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磁盘、CPU芯片),这样就好多了
Hassid
发表于 2022-1-10 21:35
maha 发表于 2022-1-10 19:19
CD音频格式的44k采样记录还原20KHz正弦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要比较好的还原音乐中含有丰富谐波分量的高 ...
我觉得能盲听出320KMP3和CD区别的,耳朵都很不错了。我反正是没把握盲听出来,反复AB对比能听出点高频泛音的区别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8:53
Hassid 发表于 2022-1-10 21:35
我觉得能盲听出320KMP3和CD区别的,耳朵都很不错了。我反正是没把握盲听出来,反复AB对比能听出点高频 ...
听不出说明你的设备回放能力不行,要不然那些发烧友花几十、上百万买设备干嘛,要知道有钱人都不傻
如果你认为音质好就是高频多,那就大错特错了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9:06
maha 发表于 2022-1-10 18:57
摸拟和数字都只能接近真实而不是就是真实的,不要用理想化的摸拟音频对比现实中的数字音频,这样是不公平的 ...
模拟的再怎么失真它还是模拟的,数字是经过了ADA,最后出来的声音已经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只是像而已。就像双胞胎一样,远看是一样的,仔细看就会发现是2个人(这个比喻有点不恰当,双胞胎至少基因还是一样的,这个数字音频就相当于基因重塑了)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9:08
zgj 发表于 2022-1-10 18:50
问题是,你模拟信号在复制到记录载体上面,由于技术路线缺陷,信号会丢失非常多
...
信号不会丢失,只是失真,如果信号丢失了,那就跟数字没区别了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9:18
brianlee 发表于 2022-1-10 20:40
我觉得音质不好,损耗又快。炒豆子是情怀
你觉得音质不好,那是因为你没听过音质好的
我现在在玩磁带,以前一直觉得这种淘汰的模拟设备肯定音质不行,自从玩了后发现,模拟的真的不比数字的差,这还只是消费级产品,要知道模拟设备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像数字设备
brianlee
发表于 2022-1-11 13:14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9:06
模拟的再怎么失真它还是模拟的,数字是经过了ADA,最后出来的声音已经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只是像而已。就 ...
这个争论是无穷无止的
就好比如胶片拍摄的图片,理论上是无穷的像素,但它还是受限于胶片大小,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局限。以前的影片,数字化后也不会有现在数字机拍摄的水平,就是还有一个介质可靠性问题。
数字化之所以大行其道,还不是因为它克服了很多模拟的诟病,而取样还原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取样频率,取样深度,数据量多少罢了。
假设,一段音频,经过复制,拷贝,使用,存放等程序后,你猜数字和模拟谁还原后更贴近原来的波形呢?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数字的
那么你说的模拟就是原来的样子,很明显也不是了,问题关键就在于,你说的模拟是理想状态,现实你永远是复刻不到当初最理想的情况,而且情况糟糕的很。
这里没有完全否定模拟的意思,而是说说各自区别...
zgj
发表于 2022-1-11 13:41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9:08
信号不会丢失,只是失真,如果信号丢失了,那就跟数字没区别了
任何一个传感器都有一个响应范围,记录黑胶的传感器不可能有现代新技术状态下理想。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一直坚信任何传感器都有一个上下限。在接近的成本限制下,越新的技术越强!
maha
发表于 2022-1-11 14:16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1 09:06
模拟的再怎么失真它还是模拟的,数字是经过了ADA,最后出来的声音已经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只是像而已。就 ...
Lp信噪比低(同CD音频比),弱信号会被噪音淹盖,这是一种丢失,因为频响有限,信号谐波丢失(这个比CD确实好多),怎么会摸拟的没有丢失呢。
xyz123123
发表于 2022-1-11 19:45
PBX2 发表于 2022-1-7 08:42
唉!大名鼎鼎的江门李安,整整建了一栋别墅,全是世界最顶级的各个时代的发烧产物,引得全世界的音响厂家 ...
看这堆放的风格,不像价值亿万的档次阿{:5_599:}
PBX2
发表于 2022-1-11 20:21
xyz123123 发表于 2022-1-11 19:45
看这堆放的风格,不像价值亿万的档次阿
信不信由你,是不是真实的,可以去考证,这又不是我杜撰出来的{:5_616:}
guyi168
发表于 2022-1-14 09:03
Hassid 发表于 2022-1-7 21:35
黑胶不就是为了听炒豆子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f4y1K7P2?spm_id_from=333.788.b_636f6d6d656e74.26
听听看有没有炒豆音{:5_620:}好的黑胶系统应该是很少有炒豆音的,至少被音乐覆盖是听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