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peng 发表于 2011-4-27 21:05

嘿,胆机那股温润味道,是中低档的石机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所以说lz有点矫枉过正了吧,听感这种感觉是言语无法表述的{:1_246:}

renwd 发表于 2011-4-27 21:13

看到各位大神的讨论,不禁想起了数码相机刚出来的时候

chuanliezeng 发表于 2011-4-27 21:15

不是发烧友,不管多少钱的音箱,听着音质舒服就是好音箱。我以前就在音箱厂干过,什么罗技的,飞利浦的,都在代工。还有就是出口的在国内不销售的。等等。出厂价800以下的音质有好有差,各人喜好。出厂外观检查最严的就属飞利浦了,外观有一点瑕劈就报废。而且是在一般的情况下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我是中国人,个人观点,请勿攻击

howa 发表于 2011-4-27 21:28

不可能的

laomao0000 发表于 2011-4-27 21:50

现在的hifi领域已经有点玄学的味道了,有些是因为无知,有些是为了利益故意夸张神化,不予置评...
theninthlife 发表于 2011-4-27 20:34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让我想起了水电火电与核电的著名段子

秋月朗 发表于 2011-4-27 21:50

如此说来大环牛,大电容都是噱头?

wens 发表于 2011-4-27 21:53


让我想起了水电火电与核电的著名段子
laomao0000 发表于 2011-4-27 21:5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还有就是水的脏与不脏

wens 发表于 2011-4-27 21:57

音响这个东西,说白了看感觉
医学上不是还有个说法,叫做昂贵的假药比便宜的假药更有效么
心理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必须通过双盲测试得出的比较结论才是可靠的
当然,太过低端的肯定会被听出来,当器材能力达到某个级 ...
theninthlife 发表于 2011-4-27 20:34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听说过用一块古城砖压在CD机上,声音会变暖{:1_249:}

jqdx001 发表于 2011-4-27 22:06

flybike007. 发表于 2011-4-27 22:39

还是要盲听,加了心理作用就变了。。

xxxxxxxx 发表于 2011-4-27 22:54

技术不断在进步,不过苹果还没熟~

roling 发表于 2011-4-27 23:01

曾经试过好几种功放和音箱用布挡住,每个功放都记下同一音量时的旋钮位置,使得放音时不同功放的音量都保持一致,然后再让人盲听,很多人其实分不出哪个功放和音箱更好。

flybike007. 发表于 2011-4-28 00:28

盲听才没有偏重,一般耳朵听不出细小的差别,这要有一定的功力.如果不发烧,差不多就可以了。

木水车 发表于 2011-4-28 01:21

这个需要大师评测。

zhuhailiu 发表于 2011-4-28 01:42

我认为,没有功率就没有声压,没有精密电阻电容好喇叭,好的讯源。能出来的是是什么,每个人的收货标准不一样。

fengyuner 发表于 2011-4-28 04:02


现场音乐会没有录音棚好?
kgje 发表于 2011-4-27 13:59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是的,我听过现场的音乐会,真人的演唱效果比不上CD的感觉,甚至一度觉得不是这个本人唱的。
录音棚对真正的原声进行了处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失真了。

真正的wifi是听交响乐的,貌似只有那种场合现场的比录音棚的好。

OICQ 发表于 2011-4-28 08:32

转一个上班族里的回贴:


    这东西靠猜和听说是没谱的。
    我不烧音响,也不搞这玩意,只是几年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找个几篇英文论文让大家学习英文,顺便学习下怎么写论文,其中一篇讲Σ-Δ型AD转换的原理,号称用1位的比较器可达24位的精度,看了有点兴趣,就到网上去查资料,摸到了所谓的T类数字运放,学习了一下,还用Matlab建了个基础的三阶转换的模型仿了下真,觉得这玩意确实比过去的数字功放要强多了,基本上可以用很少的成本,达到中高档模拟功放的效果,但是要超过最顶级的模拟功放,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过去的数字功放,一般是用固定频率(这个频率一般在几十K左右)和幅值的三角波,与输入波进行比较,产生频率固定,占空比变化的PWM波来驱动功率开关管。这种方式的基频是固定的,不会太高,对高频端的失真是很严重的,中频的还原精度也不高,还引入的很大的基频级别的噪声,由于基频不是很高,所以很难滤去。
   T类功放则是用一个很高的频率的方波来积分,再与输入波进行比较,这个频率远比过去的PWM方式的频率高,一般是上M的级别,远高于音频的上限。
   这个转换大致的过程是,有一个频率很高的时钟,产生一个或为1或为0(对于开关管来说就是或为接VCC,或为接地或负VCC)的输出,来驱动开关管。这个输出的1和0的决定,是将以前的输出的1/0序列,输入一个N阶的积分器(N一般为2阶以上,2阶是基础型,原理很好理解,2阶以上的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而且设计的方式比较复杂也多样,阶数越高,量化噪声的频带越高,越好分离),这个N阶的积分器的输出再与输入波形进行比较,如果比输入波形小,那么下一个就输出1,反之则输出0,总之,就是要使通过这个积分器的输出尽量与输入波形一致。
   这个输出的1/0序列,再通过音响(音响实际上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积分器),就会滤掉其中的高频分量,而得到与输入声波很相似的输出。
   这种方式相对于原来PWM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基频大大提高了,从而使引入的由于时间离散化造成的失真大大减小,并且跟随性大大提高(因为每个周期的时间很短),而量化误差带来的噪声的基频非常高,远高于音频范围,所以很容易用低通滤波器滤掉。
   这个方式可以用较便宜的器件,达到很高的声音还原度。因为这种功放的开关管是工作在饱含区,非开即关,而不像修线性功放是工作在线性区,线性放大对管子以及整个电路的性能要求很高,并且功耗也高。开关方式管子要么导通时有电流没压降,要么关闭时有压降没电流,功耗要低得多。
   这个方式的缺点是,要设计一个好的积分器比较难,并且不光是积分器,要设计一整个好的集成电路(包括放大、比较、积分等电路)很难,由于基频高,精度要求高,由电路寄生电容、电阻、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时间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基频也不能太高。另外就是这种电路,电源的品质很重要,因为电源中的噪声基本上是直通的。
总的来说,T类功放完全可以搞定中低档的模拟功放,比较不怎么挑箱子,还原度高,动态响应好,还省电。但是目前距高档的模拟功放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时候烧高档模拟功放的,也不是要追求高保真,而是追求一种“味”了。将来如果理论再有一定的突破,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更好的积分器设计和电路设计,赶超高档模拟功放应该是可能的。

cylaoshu 发表于 2011-4-28 09:06


甲类能达到30%-40%吗?这还是甲类吗?
总冒烟 发表于 2011-4-27 11:3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甲类功放理论最高效率为50%。实际20~30%已不错了。

fifa 发表于 2011-4-28 09:51

烧来烧去烧的还是电源。

小推在线 发表于 2011-4-28 09:58

D类功放的效率是没的说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据说现在几十元的数字功放,比上千元的传统功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