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上帝1972

笑谈3XT6电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8 14:53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0-1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的解释不够贴切,但我读到过一个理论。当距离增加一倍,光强降为1/4!所以一把能照100米的手电,想照射距离整加一倍,就得用4把手电。而要照射300米,起码用12把手电。而你说的3把,相差太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相同亮度的台灯同时照一本书,看书的效果还是一样的,不会感到刺眼,只是投射面积大了,同样,如果拿三个LED分开计量加在一起是2400不错,但是如果说做成多头的话,每颗都是800LM那么
    干涉形成,投射面积增大, ...
    85147202 发表于 2011-10-11 14:10

    一塌糊涂的概念,建议回去补课,什么叫光通量,波长,干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光的发散角一样, 100流明能照100米, 200流明绝对照不了200米.

    因为光按距离的平方而分散, 而反射回人眼又是一次分散, 所以至少要16倍的光通量才有可能照远一倍. ...
    rc5 发表于 2011-10-11 14:58

    光源的照度和距离平方成反比,ANSI标准是以照度0.25lux作为阈值。所以射程提高一倍,发光强度需要提高3倍。
    物体的亮度和观测距离无关,比如用测光表(如果测量范围足够窄)测量模特脸蛋的亮度,既可以在远处测量,也可以几乎贴在脸上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WER_RDX  于 2011-10-11 23:36 编辑
    假设光的发散角一样, 100流明能照100米, 200流明绝对照不了200米.

    因为光按距离的平方而分散, 而反射回人眼又是一次分散, 所以至少要16倍的光通量才有可能照远一倍. ...
    rc5 发表于 2011-10-11 14:58


    理论错误,两次分散是线性比例,而不是指数比例

    手电射程100米时反射回来总计200米,射程200米时反射回来总计400米,400方/200方=4,即若想要射程加倍,需要将亮度提高到原来的4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83# kakaruote
    是的,一定补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电照射的距离加一倍流明数理论上应该是增加8倍而不是16倍和4倍。 以手电发散角15度为例照射10米的墙反射到人眼是20米的距离,照射20米的墙反射回来是40米,距离增加了一倍直径也是增加一倍但面积就是增加4倍,理论 ...
    maomaoyu32 发表于 2011-10-11 23:40

    打回重算{:1_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倍,发散角一样,面积增加到原来的4倍。 所以光通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时,目标照度一样。 所以4倍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WER_RDX  于 2011-10-11 23:51 编辑
    手电照射的距离加一倍流明数理论上应该是增加8倍而不是16倍和4倍。 以手电发散角15度为例照射10米的墙反射到人眼是20米的距离,照射20米的墙反射回来是40米,距离增加了一倍直径也是增加一倍但面积就是增加4倍,理论 ...
    maomaoyu32 发表于 2011-10-11 23:40


    一知半解,重算!

    一米长截面4平方的电线铜芯体积为4000立方毫米,两米长1平方的电线铜芯体积为2000立方毫米,小了一半,当然是8倍。如果两者体积相同那么就是4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电阻类比不太合适,电阻是是随着距离增加而损耗的。而光的传播只是扩散,并没有损耗(理想情况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只要干净,对光几乎无损。

    赤道和南北极的热力差异是因为照射角度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考虑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两种损耗,损耗后的剩余能量也不是和距离成线性正比,而是按照指数率来算。 比如,如果通过10米,损耗剩下3分之一,那么通过20米剩下的就是9分之一,30米就是27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知半解,重算!

    一米长截面4平方的电线铜芯体积为4000立方毫米,两米长1平方的电线铜芯体积为2000立方毫米,小了一半,当然是8倍。如果两者体积相同那么就是4倍 ...
    POWER_RDX  发表于 2011-10-11 23:50 http: ...
    maomaoyu32 发表于 2011-10-12 00:08


    所以说你是一知半解,连比喻都打不对。

    假设一只100LM的手电在40米外呈现光斑照度为A,你对它的比喻是一根一米长4平方截面的电线的电阻。
    该手电在80米外呈现光斑照度为B,你对它的比喻是一根两米长1平方截面的电线的电阻。
    很显然,该手电在40米和80米中的光通量是不变的,这对于你的比喻来说,就相当于导线铜芯的总体积。你说有没有关系?
    如果你偏要用导线电阻来类比,那么正确的应该是一米长4平方导线与两米长2平方导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2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倍,发散角一样,面积增加到原来的4倍。 所以光通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时,目标照度一样。 所以4倍即可。”   
    这种情况是两倍距离间无任何介质和异物阻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我们地球上是有空气灰 ...
    maomaoyu32 发表于 2011-10-12 00:02


    你不仅电工学的差,自然科学也很差,数学更差。

    地球南北极太阳照射角度跟赤道一样吗?你不知道算功率的时候还要乘一个sinα吗?而且南北极温度还受到信风及洋流影响,要不你觉得为神马北极圈里夏天都能穿短袖,而南极圈里一年四季天寒地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7-5 11:43 , Processed in 0.142801 second(s), 6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