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an
发表于 2021-1-14 08:08
技术上很看好,实车质量过两年再说~~~
希望过几年,国产车能像现在的国产手机一样香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08:11
qwerasdf 发表于 2021-1-13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混动的一般油箱会小一点吧。
1000公里上下的纯油里程,而且市区拥堵也无妨。
我的混动crv,市区上下班,每次都是跑了800km亮灯才去加油。92油,大概5.5油耗。
跑高速120反而要6.x油耗。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08:12
coolgg 发表于 2021-1-13 21: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暂时没法买,已经买了比亚迪的股票支持了。
哎呀,你这赚大了
白酒股票最牛,byd也狂涨
可惜我不懂股票,没买。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08:39
插电混动才是最适合中国的方案。
增程方式油转电再驱动,能量利用率能有多高?插电式的低速用电池,超过70或80就是发动机直驱。
发动机同时还可以给电池充电,急加速电机还能介入。晚上插电充电。绝对适合中国普通家庭,平时上下班、接孩子,周末、节假日可以远途出游而不担心充电。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08:53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0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插电混动才是最适合中国的方案。
增程方式油转电再驱动,能量利用率能有多高?插电式的低速用电池,超过70 ...
不好意思
这款dmi就是插电+增程式可直驱的变种混动
馈电油耗这硬指标已经表明你的所有疑虑都无需考虑。
能问二次转换效率证明你对燃油车发动机在低车速时低效率没直观感受。
谈油耗不说均速是流氓,是燃油车专属名词
ths/immd/dmi混动车拥堵时的油耗也只是小幅度上升而已。因为发动机一直在中高转速的高效区间。
高速时二次转换确实效率不划算,所以immd和dmi都加了直驱模式。
理想one,车重了,普通发动机,没直连,当然油耗不理想。
比亚迪还是有13年经验的
2008年搞的F3DM
Dr.Z
发表于 2021-1-14 09:04
这个质量没问题的话,比纯电靠谱多了,价格反而不是问题,过去收入水平低,前些年随便啥车都2,30万,不是照样有人买德日车不差钱+省心
半熟蛋
发表于 2021-1-14 09:27
买车第一要点,不要买刚上市的换代车或全新款车,急用也至少要等半年,质量稳定再买到,最好是等小换代再买。
这一条适用所有车厂。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09:34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21-1-14 09:39 编辑
癞宝 发表于 2021-1-13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提了我的老唐1年报出来了,用了差不多1000升油,算下来新款能省2500块,没意思。丰田专利到期后面会有 ...
这个是类似immd方案,电机驱动为主。技术积累可以用到纯电上。(增程式上很容易绕开immd专利)
丰田的行星轮动力分配基本用不上,因为那个只能用油一条路到底,不符合国家将来转电方案。而且齿轮加工精度高(国内连at变速箱都难搞),控制复杂(专利可不暴露这个内容细节)
而比亚迪的阿特金森发动机都研发出来,这个技术肯定也跟刚刚开始跟比亚迪合作的丰田没多大关系。
zzjb
发表于 2021-1-14 09:48
看参数很好,简直是第三家靠谱混动的样子,但是这玩意儿,一是牌子不认可,二是都讲究个二手残值率什么的,三是耐久度未知,还真不太敢吃螃蟹
zhangno2000
发表于 2021-1-14 10:11
未来的发展趋势,下一辆车吧
Dr.Z
发表于 2021-1-14 10:16
zzjb 发表于 2021-1-14 09:48
看参数很好,简直是第三家靠谱混动的样子,但是这玩意儿,一是牌子不认可,二是都讲究个二手残值率什么的, ...
哈哈哈,你说了真正要下手买车前的大多数人心声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10:36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08:53
不好意思
这款dmi就是插电+增程式可直驱的变种混动
馈电油耗这硬指标已经表明你的所有疑虑都无需考虑。
燃油机有最佳转速区间,是效率最高的转速区间。但再转一次电,能量是不是有损耗?
不知道你反驳点是啥,我的观点与你的有冲突吗?来打广告就听不得反面意见?况且我也没反驳你,仅仅发表我对混动的看法而已
莫名其妙!
dqp05
发表于 2021-1-14 10:53
本帖最后由 dqp05 于 2021-1-14 10:54 编辑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08:07
增程式主要是发动机发电的串联模式,选ev模式才是电池驱动啊
串联模式就等于手机插电使用 ,内置1AH和10A ...
温度太低,电池不能充电,也不能大电流放电,强行充放电,会损伤电池寿命;
所以,北方最好不要选用增程式;
增程式本质就是纯电动,再加一个充电器而已;
dqp05
发表于 2021-1-14 11:01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10:36
燃油机有最佳转速区间,是效率最高的转速区间。但再转一次电,能量是不是有损耗?
不知道你反驳点是啥, ...
增程式是串联方式,能量二次转换,效率比并联混动要低些,这也是我不喜欢增程式的原因;
另外1个原因,只能电机驱动,北方冬天太冷时,电池不能正常充放电;
所以,我喜欢并联式混动;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11:18
dqp05 发表于 2021-1-14 11:01
增程式是串联方式,能量二次转换,效率比并联混动要低些,这也是我不喜欢增程式的原因;
另外1个原因, ...
是的,这种应该是最适合当前国情的。市区用电,远途用油,多好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12:24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10:36
燃油机有最佳转速区间,是效率最高的转速区间。但再转一次电,能量是不是有损耗?
不知道你反驳点是啥, ...
因为你根本就不理解这种混动是优化了那部分的效率
按你的说法,空手拿重物岂不是比用扁担箩筐的人聪明?
混动在中低速效率远超燃油车,因为发动机一直在高效区间
而在高速下效率反而下降就是二次转换的原因,所以增加发动机直连。
效果就看馈电油耗。 之前的各种PHEV,包括比亚迪自己的DM都不咋地。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12:35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21-1-14 12:44 编辑
dqp05 发表于 2021-1-14 11:01
增程式是串联方式,能量二次转换,效率比并联混动要低些,这也是我不喜欢增程式的原因;
另外1个原因, ...
纯电车在东北发不动车子? 加拿大不也很多混动车,纯电车。白皮碰到产品出了问题索赔可是狮子大开口的。
DMI增程式的发动机是81/102kw ,immd也差不多 ,算上损耗降一部分,请问哪个车子这个功率用电机跑不起来?
这电池就水塘,等同于并在电源线上的大电容,不需要电池提供全部动力,削峰填谷。
这冬天容量下降不影响系统效率
这也是ths的那个小电池能支持超长寿命,系统效率也没怎么下降的原因。
DMI上手就是大电池,同样的充放电容量折合电池循环周期就更低了。
dqp05
发表于 2021-1-14 12:44
本帖最后由 dqp05 于 2021-1-14 12:52 编辑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12:35
纯电车在东北发不动车子?
DMI增程式的发动机是81/10kw ,immd也差不多 ,算上损耗,请问哪个车子这个 ...
电池低温性能不好,是公认的;
温度太低,不能立刻充电,要先加热电池才行;
低温放电性能也下降,温度特别低,要先加热才能大电流输出; 以前苹果手机,冬天温度低时,直接关机;
增程式本质就是纯电动+外挂充电器,看看目前纯电动车的冬天实际情况吧。
气温特别低时,发电机只有断开电池连线,直接给电动机供电,才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没有断开电池,要先预热电池才行;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13:09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12:24
因为你根本就不理解这种混动是优化了那部分的效率
按你的说法,空手拿重物岂不是比用扁担箩筐的人聪明? ...
行,你还知道二次转换效率低。
L555T_007
发表于 2021-1-14 13:17
海盗杰克 发表于 2021-1-14 13: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行,你还知道二次转换效率低。
这个简单问题,还需要讨论,那这是科普任重道远了
但效率区间都不懂,就别讨论发动机和混动了